?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有效策略

2021-07-28 01:15玉春萍
學習與科普 2021年12期
關鍵詞:閱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玉春萍

摘要:閱讀在語文教學當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很好地理解課本知識,也可以了解大千世界,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語文知識,培養文學素養,也可以提高綜合能力。閱讀的教學設計,是語文教師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通過對閱讀教學的現狀研究以及策略分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閱讀教學設計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

一、引言

閱讀不僅僅在語文學習中至關重要,對于之后的各科學習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汲取知識,同時也能更好的理解內容。閱讀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也說明現如今的教學策略更加傾向于讓學生做到全面發展,這對于教師就有極高的要求,不僅要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熟讀課文,也要讓學生在課外有充足的閱讀時間,要求教師授予學生閱讀技巧,以及自主閱讀的能力。

二、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課堂效率低下

語文課堂是學習相關知識的主要來源,許多教師都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讓學生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但是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不相同,很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文章的敏感度都極為有限,這就使得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的效率極低,無法做到對文章完全理解。再加上很多教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喜歡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學生的切身感受。這種教育觀念會使得學生喪失閱讀積極性,無法長久持續地對閱讀產生興趣,當閱讀成為一種負擔時,學生便不愿意繼續付出時間成本,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能夠從閱讀中感受到樂趣,這才是最好結果。

(二)學生產生依賴心理

一些教師會在課堂上開展閱讀訓練,但這些閱讀訓練并沒有讓學生做到完全自主閱讀,教師引導學生做閱讀無可厚非,但教師不能一直站在主體地位,長期以往學生會產生較為強烈的依賴心理,同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也較為不利?,F階段許多教師的訓練模式十分常規,這與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大相徑庭,語文工作者應該以新時代的教育理念為基準,通過創新方法來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

(三)教學內容沒有新意

教學內容沒有新意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嚴重的問題,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總是使用已經用了很多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思路展開教學,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無法從教學內容中找到學習的興趣點,就導致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對于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來說非常不利。

三、閱讀教學設計思路

(一)循序漸進,從課本出發

培養閱讀習慣并不是一天能夠做到的,要讓學生養成對課本的閱讀習慣,首先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氛圍,也需要鼓勵學生不斷的進行閱讀實踐,通過老師的鼓勵以及引導學生的閱讀效率能夠獲得有效提升,當閱讀成為每個學生的習慣時,課堂上的教學效率也會有所提升。新時代的教育觀念更加強調素質教育,這就要求語文課堂必須開展和素質教育相關的教學行動,開展閱讀訓練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熟讀課本,也要讓學生能夠從課本中獲得有用的信息,提高閱讀的樂趣。

例如在教授三年級下冊第2單元《守株待兔》一文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理解這則寓言的深刻內涵,而且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發散性的開放問題讓學生組成小組討論,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當中深刻理解文章內容,也可以和其他同學分享心得體會。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字歸納能力,中心思想提取能力。

(二)課外閱讀同等重要

除了課內文本外,課外書籍也是閱讀訓練中的重中之重,豐富的課外書籍為學生培養閱讀習慣提供了廣闊天地,而且文學名著和中外經典都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文字的敏感度,而且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字審美。課本中的文章雖然經過精挑細選,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從課本走向課外,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授三年級下冊第3單元《趙州橋》一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趙州橋的文字介紹,一些描寫趙州橋歷史和建筑風格的文章,都能夠促進學生對趙州橋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有關中國古代建筑史和橋梁發展史的相應文章。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難易結合,不能讓小學生接觸較為復雜的文獻內容,要盡量選擇通俗易懂的課外讀物,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策劃活動激發興趣

教師在進行閱讀訓練的同時,可以策劃個性化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體會到大千世界的美麗。不同學生喜歡的文學作品不盡相同,教師不應該強迫學生去閱讀同一內容,個性化差異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針對不同學生的閱讀風格,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通過小組互動或者班級內部分享,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獲得成就感。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獲取獨特的閱讀感受,也可以提取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的效果遠比教師枯燥的講解更為印象深刻。

例如在教授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一文時,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寓言故事,并且將其中的中心思想和所包含的寓意提取出來,在下一節課進行小組分享,這樣的作業布置可以讓學生主動閱讀寓言故事,也可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全做到自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結語

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情感體驗和閱讀能力的關鍵階段,教師的引導決定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水平,教師應該結合當下對語文教學的要求,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培養閱讀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喜愛閱讀,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黨春春.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2):117-117.

[2]宋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8):49-50.

[3]李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研究[J].學周刊,2021(9):11-12.

猜你喜歡
閱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