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人物五題

2021-07-29 11:02周天紅
短篇小說(原創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五爺三爺張家

周天紅

焊? 接

要說到焊接,半邊山整個村子里,張家旺的技術那是叫得響當當的。

一個莊稼人不好好研究莊稼活,你研究什么焊接技術呀。那也是沒辦法,山里人種的那些莊稼,都是好東西??山煌ㄩ]塞,再好的東西運不出去,賣不成錢,那就是個問題。再說,村子里隔三岔五的,還天干一回,莊稼干得沒有收成,日子就更難過了。

山里人的日子窮呀。人窮志不窮。不是山里人生來就該受窮的。要改變窮日子,那就得想辦法。想什么辦法呢,進城打工唄。

張家旺在城里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師傅說,你娃敢搞焊接不?敢呀,你敢教我就敢學。你懂電不?不太懂。你懂材料不?不懂。你懂氧炔不?沒聽說過。你娃啥都不懂,還想學焊接呢。我懂老家那句俗話,當官都是人學的。沒有誰生下來就是當官的材料嘛,還不是一步一步學的。當官都能學會,還怕焊接。

其實,張家旺學東西那是有點天賦的。小學,初中,他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班上還算是好學生。要是家里有錢供著他上學,說不定現在干啥,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太陽曬不著,那多好呀。

人就要有不認命的精神,否則,活著也白活。張家旺就不認命。不就是焊接嘛,學就學唄。再說,焊接還是技術活,學會了就是技術工。張家旺成天跟在師傅的屁股后面,學技術,當徒弟,打下手。白天學焊接的技術,晚上半夜里爬起來看書,周末還去那些書攤兒上轉轉,翻著那些關于焊接技術的書,張家旺的腳像沾著什么膠水一樣,走都走不動。還是讀書好。

張家旺又想起白合場那所學校里老師經常講的這句話。張家旺讀著書當著徒弟,焊接技術一天天就干起來了。管道、鋼梁、腳手架,張家旺焊接起來都不是個問題。就是那些比較細致的鋼板縫、鋼筋頭及鍋爐眼,張家旺焊接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師傅都要給他舉大拇指。技術好,省時間,還節約材料,技術員見了高興,經理見了放心,就是老板見了也要給張家旺拍巴掌。

張家旺的焊接技術,在半個城的建筑工地上,少有人不服的。少有,不是沒有。先二喜就不服。先二喜說,都是一個村出來的,都是一起進城干活的,都是一個師傅教的,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張嘴的人呢,誰怕誰呀。不服,那就比一比吧。張家旺和先二喜比焊接的技術,那在工地上不知是比了多少回了?;ㄩ_兩朵,不相上下。

老板們就是喜歡舉辦比賽技術的活動。說明白了,那是節約資金成本的事兒。說大了,那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兒。不要小看焊接呢,有時要是一根鋼筋沒焊接好,腳手架垮了,那就牽扯到人命。誰比賽贏了,活就承包給誰干。張家旺和先二喜比賽焊接的技術,一年總有那么好幾場,各有輸贏,誰也不服誰。

張家旺和先二喜比賽焊接的事兒,在城里的建筑工地上搞得熱鬧,在半邊山一個村子里大家都知道。張家旺是前村的,先二喜是后村的。兩個人都帶著一幫子人在工地上干活。前村和后村的人,都憋著一肚子氣,誰服誰呀。半邊山呀,前村的人和后村的人,一直都憋著一肚子的氣。二爺一句話,把張家旺說愣了。

張家旺正在給二爺說著自己在城里跟先二喜比拼焊接搶著接工程的事兒呢。二爺突然說了一句,讓張家旺心里吸了一口涼氣。張家旺知道,二爺是有話要說。二爺是何許人呀?二爺是半邊山村子里出了名的明白人。哪家哪戶有個大事小情的,都得請二爺上座發話。

二爺喝了一口茶,發話了。二爺說,娃呀,你知道我們村子為什么叫半邊山嗎?只知道名字,不知道來歷,張家旺只能搖頭。半邊山,以前叫半邊干。為什么叫半邊干呢?前村和后村共用一溝溪水澆灌莊稼地。那溪水呀,前村和后村就靠一根鐵管子連接著。鐵管子斷了,水就放不過去了。鐵管子還真斷了。

為什么斷的呢?那年大天旱,就為了搶水,半夜里,鐵管子被人鋸斷了。你知道那鐵管子是被哪個鋸斷的嗎?張家旺看了一眼二爺,一邊倒茶水,一邊搖頭。我和先二喜的爺賭氣,一氣之下鋸斷的。鐵管子鋸斷了,天干時候,前村或后村,總有半個村子要吃天干的苦頭。半邊干,就是這么來的。

后來,村里人覺得半邊干這個名字不好聽,就改口叫半邊山了。好多年,村里人出去,一聽說是半邊山村子里出來的,人家就發笑呀。大家都知道半邊山村子里鐵管子的事兒,讓人笑話。二爺求你一個事兒。你和先二喜的焊接技術那么好,能把那鋸斷的鐵管子焊接通嗎?二爺一句話,說得張家旺臉一下發燙。二爺說,自從那根鐵管子鋸斷后,前村和后村人心里都一直堵著氣呢。

這么多年,人情也不往來了,有事也不商量了,兒女結婚開親家門都不干了。一想起這些事兒,我心里就堵得慌呀。二爺說完,大一口小一口地喝著茶水。

張家旺看了二爺一眼,站起身來就往后山走。二爺說,你娃,干啥事兒去?張家旺說,找先二喜,焊接鐵管子。二爺說,焊接鐵管子事兒小,關鍵是要把人心焊接在一起。沒等小半天的工夫,張家旺和先二喜就把鐵管子焊接通了。有人說,張家旺和先二喜的焊接技術,真是一對一的高手。

筑? 巢

尖山子,草坡上,邱發才剛放下背簍,看見燕子的影子,背起背簍上氣不接下氣地就往家里跑。邱發才把割牛草的事兒拋在腦后,忘得一干二凈。

邱發才足足等了一個冬季。春天露頭時節,邱發才最想見到的事兒,就是燕子在屋檐下筑巢。

筑巢熱鬧呀。先是一只燕子飛來,后來是兩只燕子雙雙飛進飛出,再后來就是一窩大大小小的燕子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燕子筑巢,那是春天里多么歡快的事兒。那叫聲,是美妙的音樂,入耳入心,至少比課堂上老師嘴里翻來覆去地講的那些詞語或是數學題要好聽得多。

一根稻草,兩根稻草,橫七豎八地放著一些雜草一層一層堆著碼著。一個燕子窩慢慢地就筑起來了。草桿子的外面,一嘴一嘴地叼著泥巴抹上,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燕子窩先是一丁點兒,然后是大半個,最后就成了一個又結實又寬大的圓圓的窩。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煙熏不著,那就是一個牢固的家呀。邱發才在屋檐下的石臺階石梯子上坐著躺著或是彎著腰,看著燕子筑巢,那是小半天都不動一下,看得眼睛都要掉在地上了。

爹說:你這娃,一喊讀書做作業就打瞌睡,看著燕子筑巢就有精神,干脆送你去后山趙四叔趙木匠那里學手藝當徒弟,行不?

好呀。邱發才一聽,樂得差點一腳從屋檐下的梯沿坎石頭上跳到了曬壩的中間,沒站穩,一屁股坐在了石曬壩里,“啪”的一聲響。

摔得再痛,邱發才緊咬著嘴也不哭不吱一聲。能夠跟著趙木匠學手藝,那是破了天荒的大好事呀。

誰不知道,趙木匠在尖山子一帶的木匠手藝,那是做絕了的。做床做桌椅板凳,修豬圈修牛欄修馬房,安門安窗安房梁,趙木匠都是在行的事。哪家哪戶修房造屋,都是想方設法請趙木匠當掌墨師。掌墨師,那不是一般人能當的。手提墨斗,房屋要修造成什么樣式,幾進幾出,幾個天井,幾間大屋幾間小屋,主人家安排了,掌墨師就得一一照辦,還得修造出來讓主人家滿意。修房造屋是大活,沒有五六年的功力和經驗,不要說接活干了,一般人聽了都心發慌。

趙木匠心不慌。一邊聽說主人家的打算和安排,一邊用筆和墨寫寫畫畫,再給主人家交代一番,趙木匠就敢接活了。主人家看好吉利日子趙木匠提著墨斗背著家伙就上了門。開工,動屋基,準備木料,趙木匠都能順順當當地進行著。雕門雕窗安房梁,立柱隔墻上木板,主人家的房屋一層一間地就筑起來立起來蓋起來了。門上窗上檐上,雕花雕朵,雕鳥雕獸,游的飛的跑的,那些家伙都是活靈活現的,讓主人家歡喜,讓來往的客人看了也不得不伸大拇指。住新房子,喜慶呀。好,趙木匠的手藝真是好。

邱發才跟著趙木匠學修房造屋的手藝,那是一門心思的,就像看燕子筑巢那樣認真上心??粗切┗ɑǘ涠滹w鳥蟲魚梁呀柱的圖案,邱發才眼里就跟看著活的一樣,瞄幾眼,動手做,學著學著就會了。學著木匠的手藝活,好呀,比讀書安逸多了。在課堂上,聽著老師講解那些詩呀詞呀句的,邱發才一聽就腦袋瓜子嗡嗡嗡地發痛。趙木匠比比畫畫動刀動斧,邱發才心中就有山有水有魚有蟲的,沒幾下功夫就比畫得有模有樣了。修房造屋那些大小尺寸長長短短方的扁的圓的,邱發才學著學著,建造出來的房屋,讓主人滿意,也讓師傅點頭微笑。

邱發才真是天生就是干修房造屋的料,怪不得邱發才從小就對燕子筑巢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呢。

爹說:娃呀,你手藝再好,也不適合干修房造屋的事。

邱發才一聽,愣住了。

爹的這句話,不知是第幾次給邱發才說了。爹是見邱發才一次就說一次。

木匠活干得好好的呢,雕點刻點,改點擴點,修點建點,那是隨手就來的小事。就是修房造屋,邱發才也不在話下。爹不相信邱發才的手藝,邱發才偏要干,而且要干出個樣子干出個頭來給爹看看。邱發才在尖山子村子里干著干著就不干了,直接進城里去干。城里天地寬著呀。邱發才在城里干修房造屋的事,那是干得風風火火風生水起。邱發才從木匠干起,干施工員,干包工頭,干項目經理,干成了老板。邱發才在城西頭包著工地蓋著大樓呢。

爹說:活干得再大,我說你不適合修房造屋你就是不適合。你看,出事兒了沒?出大事兒了。

邱發才明白,雖然自己在城里干著,但自己的那些事兒,爹在村子里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樓歪了,樓跨了,生意黃了,自己進去了,老婆也沒了。見過生,見過死,見過生生死死,進進出出。城里,邱發才是再也待不下去了。

爹說:待不下去好呀,村子里就不能讓人活了?何處黃土不埋人呢。

邱發才聽著爹一句一句說著話,自己一口一口喝著水。

爹說:娃呀,那年出師時,你知道趙木匠為什么不準你叫他師傅嗎?

邱發才搖搖頭,喝著水。一壺水都快要喝干了。

爹說:趙木匠掌墨準,看事也準。他發現你修房造屋偷工減料呀。手藝再好,品行不好,早晚要出事兒。房子呢,那是人住的,垮了,那就是驚天動地人命關天的大事。你還記得那年屋檐下燕子窩塌了,掉下來打著人的事兒嗎。

邱發才一聽,差點把頭都低到桌子腳下了。

爹說:娃呀,你小的時候不是喜歡看燕子筑巢嗎?燕子把一根根稻草雜草銜著筑巢,那都是想好了計劃好了設計好了的,多一根不行,少一根不行。一根稻草也能弄垮一個巢呀。

邱發才聽著聽著,臉紅了耳熱了心也咚咚跳得慌。

爹站起來,指了指屋檐下的燕子窩,轉身進了里屋。

據說,那晚,邱發才一直看著那個燕子窩,一夜未睡。

烙粑不能粘手

合面鋪可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腰花兒小店鋪子。

合面鋪上走十里是響水壩,下走二十里是三江口。響水壩和三江口都是馬河邊的場鎮子。水陸碼頭嘛,整天人來人往的,熱鬧得很。因這地界,合面鋪也就熱鬧了。

合面鋪熱鬧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烙粑了,要不怎么能叫“合面鋪”呢,肯定與面食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關系了。

合面鋪不大,早年就是二三十戶人家的山間小鎮。兩山之中,一條小溪流水中出,沿溪河兩邊有兩條街道,全是清一水的立材木質結構建筑,古香古色的。那里的烙粑散發著古老香醇的味道。那味道,真是不錯啊,多少人聞著甚至聽著都要往肚皮里吞口水。

三爺的烙粑,更是吃得讓人撐破肚皮都還想吃。

三爺的烙粑鋪子就一間屋,門前一個灶臺,右手邊一個爐子上燒著一大鍋清湯,里面規規矩矩地擺著四張八仙桌。

那生意,火呀。每天吃烙粑的商客,過路的,那是排著長長的隊。有的人大清早從響水壩往三江口賣了木材、竹片及肥豬兒等貨,口袋里鼓著呢,寧肯去合面鋪三爺的烙粑店里吃一碗清湯下烙粑,都不肯在三江口下“好客來”的大館子。不是因為錢的事兒,實在是三爺的烙粑,安逸。一口清湯,一口烙粑,再加上二兩老白干,爽。

鄉下人,出門走親戚看朋友的,賣力氣吃飯的,還有那些做著大大小小生意開口被人叫著老板的,就好這一口。

合面鋪十好幾家烙粑鋪子呢,就數三爺的烙粑鋪興旺。

三爺做烙粑,那可是有講究的。米,一律選響水壩的本地優質米。三江口從外地運進來的米不行,有時發霉,有時還有沙子,那怎能要得。水,當然是鎮子口老水井的泉水了。

大清早起來,米面子在老石磨上推磨得細細柔柔的,一吹一口灰。烙粑面粉和著水,前前后后要揉上三四道,再加上炒香的花生米、芝麻粒和瓜子米,放在鍋上反反復復地烙,就成了。

三爺的烙粑,二面黃,焦而不糊,又脆又酥口。一口下去,滿口酥呀,老老少少都愛吃。特別是小娃兒,走過三爺的烙粑鋪,腳桿說走不動就走不動,牽起都走不動,大人不給買上一兩個,那干脆就坐在地上不走了。

三爺做烙粑,動作那個瀟灑。一個烙粑在他手上,翻來覆去地烙,就像翻書一樣,翻過去是一頁,翻過來又是一頁,無論怎么烙,就是不粘著三爺的手。

你知道三爺做烙粑有什么絕招嗎?喜子他爹大清早坐在門前的黃葛樹下,一句話就把喜子給問愣了。

這些日子喜子忙著呢,村里食品廠的事兒,忙得他焦頭爛額的,哪有時間聽老爹說夢話說閑話。

你還是食品廠的廠長呢,關鍵的這點兒都不知道。那你總該知道食品廠是誰搞起來的吧。

當然,幾十里以外都知道是三爺興起來的家呀,何況我這個廠長呢。喜子隨口甩了句。

那你好好想想,三爺有什么絕招?

喜子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頭,那地方已經快是不毛之地有幾根頭發數都數得清了。喜子仍舊搖了搖頭。

烙粑的關鍵火候就是粑粑不能粘手呀。這點你都忘記了?老爹兩只眼睛直盯著喜子。喜子一臉茫然,不知道大清早的,老爹究竟想說點什么。

老爹又看了喜子兩眼,接著說:那年村子鬧饑荒,村主任組織村里人每天都在村頭的大食堂集體吃飯。吃什么飯喲,一天三頓能有一個烙粑下開水就不錯了。三爺和黃二都被村主任安排在大食堂里上灶臺烙粑粑。每頓,粑粑烙下來,三爺的手干干凈凈的,而黃二的手沾滿了粑粑面。

兩個月下來,村子里好些人都餓得不行了,唯獨黃二長得紅光滿面的。你猜怎么著?黃二就靠每頓手上粘點烙粑粑的面面,倒是養活了自己,而其他人呢,都餓慘了。

老爹看了看喜子,又說:娃啊,烙粑不能粘手,你當廠長自己不能粘手啊。

喜子聽完老爹的話,臉一紅,終于明白了他老人家要說點什么。

老爹說:你們食品廠的賬,敢拿出來當著眾人烙一烙烤一烤嗎?你們幾個廠里面的頭頭兒的手敢拿出來亮一亮,看看粘沒粘東西嗎?娃啊,那廠,可是三爺的心血;那錢,可是村里鄉親們的血汗,粘不得手啊。

喜子聽了,一屁股坐在門前的石凳子上,半天沒起來。

據說,從那以后,喜子又愛和爹聊天擺龍門陣了,有時一聊就是大半夜。

做醬要曬

牛欄壩一條小河繞著村子從西向東而過,九灣十八沱。四面大山梁子圍著,從高處遠遠看去,牛欄壩真像一個醬缸的壇底子,平平整整的一個大壩。

牛欄壩就出產醬。胡豆醬、黃豆醬、豆油醬、豆瓣醬,反正是醬,在牛欄壩都能找得到你要的味道。豆油醬更是當地一絕,當地人叫著“醬油”,那味道,一個村子都滿滿的。有人說,你找不到牛欄壩不要急,只要你順著醬油的味道一路尋去,肯定是一找一個準兒。

從村東頭到村西頭摸著拇指算起,當數五爺是牛欄壩釀醬的第一高手。

那手藝活兒做得好,不管是胡豆、豌豆、黃豆或麥子,只要在五爺手里一出貨,保準是開壇十里香。尤其那做醬油的手藝,村子里就沒有敢給他比高下的。

五爺家的醬油曾是縣太爺的衙門里點名購買的“官貨”,逢年過節,成了專門往上頭派送的禮品。五爺還經常是縣太爺酒席上的座上客。

五爺學那做醬的手藝,也是來之不易呀。

甲午年,五爺十五歲,和后山的二麻子一起去五十里外的醬油廠當學徒。醬油廠的老師傅教徒弟講究得很,成天嘴巴子里滿口道道兒,就是不傳真東西給你。老師傅愛喝幾杯,酒量不大,一喝就醉。

五爺老實,成天跟在老師傅身邊侍候著。老師傅醉了背回家,燒水洗臉洗腳,扶著上茅房,蓋被子打蚊子,老師傅不睡他不睡。這一來二往的,五爺可學到真本事了。那老師傅有個習慣,就是要在喝醉了酒上茅房時,才一點一點地傳授他的秘方,外人不知道的,哪會知道這家伙教徒弟還有這么一手。

不出三年,五爺就可以一人出手做醬了。二麻子呢,做醬的手藝只學到點皮毛,可他腦殼機靈著呢,四處打聽老師傅做醬的秘方在哪里,平日里東拿點西搞點的。

這么說吧,五爺在外學了三年的做醬活兒,家里人連醬油的氣味兒都沒聞到。二麻子學了三年的做醬活兒,每次回去就往家里連摸帶拿地搞點,家里都能開醬油鋪子了。

村里人都說五爺老實得可憐,二麻子機靈得能飛上天。

最終,五爺成了村子里做醬油的第一好手。二麻子沒學成做醬油,就只是開了個賣醬油的鋪子,他還成天東跑西顛地各樣門路都想試試,結果,連醬油鋪子都搞垮了?,F在村東頭第一家就是,風一吹,怕是竹籬笆墻都要倒個干凈。

五爺的手干凈,是香手,不但做醬油香,就是做出來的泡水菜都好吃。二麻子一手臭汗,手腳“不干凈”,能做成好醬嗎?老爹大聲說了句,差點把牛二娃給鎮住了,正要跨出門的一條腿又縮了回來。

牛二娃知道,一大清早的,老爹就愛吃酒??善饺绽锢系跃贫际且粋€人悄悄地吃,不出聲不出氣的,今天是怎么了?

二娃啊,你知道做醬油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什么嗎?老爹喝了一大口酒,把碗放在面前的一個小方桌子上,一對眼睛直直地盯著牛二娃。

我當然知道呀,曬醬,不然我怎么當得了村里醬油廠的廠長呢。牛二娃隨口回答了老爹的問題。

那你知道醬要怎么曬嗎?

放在太陽下曬唄!這個問題,在牛欄壩連三歲的小娃兒都知道的。牛二娃想,太陽還沒露頭呢,老爹是不是喝大了,口水話真是多。

你們的醬都成天搬到太陽下曬,那你們醬油廠的賬敢拿到太陽下曬曬不?老爹一句話像一根悶棒敲在了牛二娃的頭上。牛二娃腦殼一下子就蒙圈了。

老爹看了一眼牛二娃那副熊樣,接著說:你們那個醬油廠,就把電線重新排了一下,還買了幾個大缸子擺著。

魚與漁

要說漁溪壩,就數二先生會打魚了。

一條小溪順山而出,突然就轉了一道拐,形成一個大壩子。站在磨刀嶺上大老遠望去,漁溪壩真如一尾從群山之中游出的魚。

那可是活魚,不是死魚喲!我們漁溪壩這幾十戶人家,早年就都靠著這漁子溪的魚養活著呢。

漁子溪九灣十八沱,沱沱有魚。你胃口不開了,到溪沱里打幾條魚,煮了酸菜湯吃,保你胃口大開,連砣子肉你都能吃幾大碗。你親戚朋友來了,沒有菜下鍋,到溪沱里打一網,拿回家蒸著煮著燉著,幾大盆魚上桌,還怕招待不好客人。家里沒錢買油米鹽巴了,大清早起來到溪沱里打兩網魚,提著到白合場賣了,不要說鹽巴錢,就是喝燒酒的錢都有了。

魚,就是漁溪壩的財神大老爺,就像漁子溪里的水一樣,活著呢,流不盡。

每天大清早,二先生提著網子,背著背筐,手里還拿著一個水桶什么的,嘴里唱著山歌就出門打魚去了。

二先生打魚,那是有講究的。網眼兒有兩個手指拇那么粗,二指以下的小魚小蝦,那是進不了二先生的打魚網筐的。二先生每天只打八網,無論有魚無魚,魚多魚少,他都提著家伙背著背筐,回家掛網休息了。開春時節,魚產仔時,一個月不打;天旱當頭,魚缺水時,不打。二先生這打魚的習慣和脾氣,那是三四十里都是有名氣的。

那年,二先生出門打魚,早晨天空還晴朗的,剛走到磨刀嶺下的漁子溪的木魚沱,烏天黑地,風雨大作。往哪里跑呢,前后幾里路都沒得人家。二先生左看右看,徑直跑到磨刀嶺下的巖洞里躲。大雨過后,一場山洪沖著泥石流就來了。那架勢,把二先生都嚇呆了。二先生想,這百八十斤的身體和一把老骨頭,就要交代在這里了。二先生緊縮著身子顫顫悠悠地靠著巖洞的大石頭躺著,差點尿都嚇出來了。怪了,沒得事兒。山洪泥石流把一大坡竹子都沖翻了,巖洞毫發無損。二先生醒過神來,往腳底下一看,驚了一跳,一條小魚在巖洞邊的小水坑里活蹦亂跳的,游得正歡呢。奇了,這地方哪來的魚呀。二先生看了看小魚,搖了搖頭,雙手捧著小魚,放回了漁子溪的木魚沱里。

二先生每次說起這個故事時,一臉的感激之情。二先生說:這漁子溪,這魚呀,不但養活著我全家,還救過我的命呢。這話說起來有些像神話,但人啊,有時還得相信命,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總不是什么壞事兒。

娃啊,你知道這漁溪壩的養魚場是怎么搞起來的嗎?老爹一句話,把于二娃問住了。于二娃正要出門往養魚場走呢,養魚場新來的張老板正要找于二娃談事情。自從干上這村主任以后,于二娃是干得腳板翻呀,哪有時間給老爹細說這些呀。

于二娃隨口答了句:二先生呀,天下人都知道。

你知道二先生為什么不打魚了,要養魚嗎?

漁子溪里無魚可打了呀,所以,只好養魚了。

那你知道漁子溪里為什么無魚了嗎?

于二娃只擺腦殼,說:不知道。

老爹的話還真把于二娃問愣了。漁子溪發生那事兒時,于二娃還沒出生呢。

那年,村里鬧饑荒。上頓接不上下頓了,有十幾戶人家就在夜里下了漁子溪打魚。打什么魚喲,其實就是用電擊魚。漁子溪那九灣十八沱的魚,一夜之間就打得干干凈凈。眼前的饑荒倒是躲過了,來年開春,漁子溪里無魚可打,連個蝦蝦兒都打上來了,生活更是混不下去了??粗乔榫?,二先生是坐在漁子溪的木魚沱邊流了一晚上的淚水。

娃啊,你知道那十幾戶家人領頭的是誰嗎?就是我呀!老爹把話說完,端起一大碗酒就往嘴里灌。于二娃驚呆了,趕緊上前拿下老爹的酒碗。老爹已經干了大半碗。

老爹坐回板凳上,停了停,接著說:娃啊,你們是不是把養魚場當成打魚的家伙事兒了?

于二娃一聽這話,心里只犯糊涂。不知道今天老爹是怎么了,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說了一大堆事兒,最終究竟想說點什么呢?還沒等于二娃想個明白,老爹又把話說開了:你說說,那個養魚場,自從你當上村主任接手后,你們一幫子人換了多少個老板?劉老板來,只承包了半年,你們那個用電的事情不給人家解決,大熱天的開不起增氧機器,一塘子活魚就成了死魚。劉老板走了,換了李老板,用水的事情起了矛盾糾紛,沒了水,魚還是魚嗎?現在張老板來了,你們可要好好地對待人家喲。魚沒養出幾條,養魚老板倒是“喂”死了幾個。你們是養魚呢還是打魚喲?娃啊,你可不要步你老爹我的后塵??!

等老爹把話說完,已是上氣不接下氣了。于二娃趕緊上前扶住老爹坐在板凳上。老爹端起酒碗又要喝酒。于二娃一手拿過老爹的酒碗,一口干了個底朝天。

聽說,那天,于二娃沒去張老板的養魚場,而是去了漁子溪的木魚沱。于二娃在木魚沱邊一坐就是大半天,直到太陽落山才回來。

責任編輯/文媛

猜你喜歡
五爺三爺張家
白五爺
三爺
月亮
秀秀臺
土豆和五爺
攝影家張家讓眼中的錦屏
天價座石
五爺
五爺
留牛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