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

2021-08-01 08:13蔣彩芳
教學博覽 2021年7期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方法策略

蔣彩芳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數學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點和發展的需求,無法高效銜接中小學與初中數學。新時期下相關的教育學者提出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高效教學手法,銜接中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以此來為學生日后的初中數學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樹立和增強學生的信心和改變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對中小學數學銜接教育與學生如何高效跨越到初中數學的學習提出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方法策略

引言:我國的教育體制在改革中不斷的完善,新形勢下已經對傳統教育產生了轉變。素質教育的培養方向是著重于學生的學習思維,但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國小學數學銜接教學課堂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十分單一,灌輸式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很被動,時而久之他們就會失去對中學數學的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其次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數學教師過于注重考試技巧和考試知識的講解,忽視了中小學的銜接教學,而且家長和教師也把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他們學習效率的唯一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從而使銜接教學效率有所降低。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改革中小學銜接教學,并致力于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化發展。

一、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做好中小學銜接教學

在過去傳統教學中教師單一的授課模式很少和學生進行互動,課堂上也很少延伸一些中學的數學觀念,這就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逐漸疏遠,學生對中學數學一概不知,無法銜接起中小學數學知識點,甚至出現了一部分學生產生懼怕教師的心理,導致銜接教學效率并不理想。身為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從學生的角度與他們進行合理的交流,并激發學生對于中學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完善師生關系并促進學生的中小學銜接學習效率。例如:在數學教材中會學到“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內容,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將知識點和生活實例以及中學立體幾何的知識點相融合,比方說長方體和教師的門、桌椅板凳相似,教師也應當與學生展開互動,讓學生說一說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還與那些生活中的物體相關,還可以延伸到中學立體集合的平面概念和空間直線等等較為淺層次的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多少少可以感受中學數學的邏輯性,從而建立一個師生和諧相處的教學環境。另外,學生如果回答正確了教師就要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對其表揚,這樣可以起到榜樣效果,不僅能給回答問題的學生最大的鼓勵,還能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對于回答問題錯誤或者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教師也不能批評,應當有耐心的對其講解,并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使學生認為教師并沒有放棄他們,從而重拾學習信心[1]。

二、樹立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強化學生數學學習思維

大部分學生在中學數學學習中所面臨的問題不是不懂數學知識或無法自主思考,學生們容易在一個點里面死鉆,這時老師應當充當引路人的作用,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疏導、加以點撥,促進學生的思維轉折并帶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的發展。學生抓住思維的轉折點,有利于學生們克服進入中學數學學習的思維障礙,如獲新生[5]。要想高效完成中小學數學銜接教學,培養學生的中學數學學習思維,就要讓學生樹立起較強的自信心,利用學生對中學的憧憬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學生才能積極的參與到銜接教學當中,從而促進自身的思維發展。例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分數,小數和整數的倒數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在教師進行正式講課前,先利用多媒體,給同學們先呈現一種這樣的問題:羚羊跑了0.6千米,斑馬跑了7/10千米,問羚羊和斑馬誰跑得更快一些?通過讓學生們思考這個問題,讓學生先從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入手。然后提出倒數的概念,進而引出本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先讓同學們進行自我討論,然后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隨機抽取一些同學,來說出將題目中數字轉換為它的倒數的關鍵,然后再通過老師的幫助,掌握分數和小數互化,再將分子分母互換位置完成倒數的技能,進而完整的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利用這種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授課方式,可以有效鍛煉學生頭腦的活躍度,進而提升教師中小學數學銜接的教學效率。

二、 改變教學方法,做好中小學銜接教學工作

在中小學數學銜接教學中,切忌急功近利,數學的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鍛煉都不可一蹴而就,數學的知識是體系化的、前后銜接的[3]。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體系開始拓展知識面,不可揠苗助長。如果數學教師還是沿用傳統教學方式那般灌輸教學法是不利于學生的中小學銜接學習的,新教育改革下給教師的定位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輔助者,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充分運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創新和改革中小學銜接教學的方法,并給學生足夠的思維展現空間,讓學生知道他們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從而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當中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的理解;還可以加快課堂的進度,延伸中學數學,提高銜接教學課堂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在銜接教學課堂中準備一小段學生感興趣的中學數學動態視頻播放,這樣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銜接教學做好鋪墊。然后用多媒體技術圖片、視頻等多元化的形式向學生初步展示較為淺層次的中學數學知識點。數學銜接學習思維也是學生日后發展的必備品質和能力,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必須具備開放的特性,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教師設定的問題然后展開想象和推理,最終將其有效的解決,做好中小學數學銜接工作[3]。

總結:綜上所述,數學作為一門綜合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對于中小學教育而言至關重要。而作為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師,應當緊跟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以銜接中小學數學,發散學生思維為課堂教學創新的出發點,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全面化發展。不僅如此,教師也要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小升初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妍.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思考[J]. 神州(上旬刊), 2018, 000(017):46.

[2]姚菊香. 科學分組,師生共創小學數學靈動課堂,教育觀察[J]. 學術期刊.

[3]程廣利. 自主學習導向下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 東西南北,2020(05):225.

猜你喜歡
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方法策略
論新課改下如何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
中小學數學教學數字模擬化研究
淺析鉗工銼配技能競賽訓練的方法
新課改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從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討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銜接
數學史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