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成大使金紀行詩的心路歷程和家國情懷

2021-08-03 09:29王敏杰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7期
關鍵詞:范成大家國情懷

摘 要:范成大在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記錄了他在淪陷區的見聞感受,描寫了淪陷區山河破碎的景象,書寫了淪陷區百姓盼望收復失地的凄苦之情。他沿途拜謁忠良之墓,表達了他期盼恢復河山的豪情。他用詩歌表達心路歷程,品讀其詩歌,我們能感悟到他悲愴沉郁的家國情懷。

關鍵詞:范成大 使金紀行詩 心路歷程 家國情懷

范成大(1126—1193)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宋平江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生逢亂世,正是金與宋交戰最為頻繁的時期。范成大的詩歌留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憂國愛民是他詩歌的主旋律。范成大在早年讀書時期,就寫下《讀史三首》,敬佩“堂堂列傳冠元公”,發出“我若材堪當世用,他年只應似諸公”的豪情壯志,體現出其積極進取的儒家思想。范成大紹興二十四年(1154)登進士第后,出任各地的地方官,勤政愛民,政績顯著,寫下許多體恤民情的詩篇。出使金國是范成大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他在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記錄了他在淪陷區的見聞感受,描寫了淪陷區山河破碎的景象,書寫了淪陷區百姓盼望收復失地的悲愴心情,他沿途拜謁忠良之墓,表達了期盼恢復河山的豪情。他用詩歌書寫他使金途中的心路歷程,品讀他的使金紀行詩,我們能感悟到他悲愴沉郁的家國情懷。

一、悲故國之淪喪

《范成大年譜》記載,乾道六年(1170)五月,范成大“充祈請國信使,求陵寢地,及更改受書禮”。宋孝宗北伐失利,宋金簽訂了“隆興和議”,簽訂和議時,疏忽了議定接受國書禮儀等事項,孝宗為此感到后悔,欲派泛使到金國,更改和議條款的內容,向金國索求北宋諸帝陵寢之地,并更改受書禮儀。此行是向金國挑釁,充滿兇險,朝中大臣有畏懼不敢出使者,范成大卻慨然受命,于乾道六年(1170)八月渡過淮河出使金國。秦嶺—淮河線是宋金兩國的政治和軍事分界線,當范成大一行渡過淮河,觸目所見都是故國淪喪之景,昔日繁華,今日蕭索,范成大感慨萬千,便以詩歌表達了悲愴的心情。

經過淮河北岸的泗州城,看到汴河自泗州以北都已干涸,一片荒蕪,他在《汴河》中寫道:“指顧枯河五十年,龍舟早晚定疏川?!鞭D瞬之間故土淪喪已有五十年,南宋朝廷何時能奮力北伐,收復失土,疏浚汴河,使龍舟通行無阻,回到舊都呢?作者期盼復國的心情低沉悲抑。

范成大使金紀行詩選取了一些意象來書寫國土淪喪之地的荒涼。當他途經宿州時,聯想到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宋軍北伐,因將帥失和最終符離之戰大敗,導致數萬人葬身宿州城外。范成大途徑此處,頓覺鬼火滿野,他在《宿州》詩中哀悼抗金將士,抒發悲愴情感:“狐鳴鬼嘯夜茫茫,元是官軍舊戰場。土伯不能藏碧燐,三三兩兩照前岡?!迸f戰場的夜景是那樣肅殺凄涼,滿耳是狐貍的悲鳴聲、鬼魂的嘯叫聲。宿州城外到處是鬼火,土地神也無法控制鬼火,三三兩兩,四處跳蕩。詩人渲染舊戰場夜色之凝重、氣氛之愁慘,既痛惜抗金將士,又憤慨故國陷于異族統治,也有對南宋統治者一味求和導致喪權辱國、生靈涂炭的怨憤。

當范成大一行來到北宋皇家的御花園,詩人看到昔日繁華的東御園滿目荒涼,寫下《宜春苑》:“狐冢獾蹊滿路隅,行人猶作御園呼。連昌尚有花臨砌,斷腸宜春寸草無?!蓖舴比A的宜春苑如今蕭條荒涼,遍布墳墓和狐獾洞穴,生活在金人殘酷統治之下的北宋子民,念念不忘故國,仍把此地稱作“御園”。詩人把北宋的宜春苑與唐代的連昌宮進行對比,安史之亂后,連昌宮雖遭廢棄,但殘花猶存,唐玄宗還能重返連昌宮憑吊。而北宋的宜春苑,昔日繁華氣派,而今滿目凄涼。南宋朝廷茍安一隅,喪失了收復失地的能力,現存的城池疆土,也是風雨飄搖。今昔對比,令人斷腸,詩人借景抒情,用對比手法抒發故國之思和山河恢復無望的痛苦之情。

范成大看到汴京諸市皆荒索,僅有人居,在《市街》詩中寫道:“梳行訛雜馬行殘,藥市蕭騷土市寒。惆悵軟紅佳麗地,黃沙如雨撲征鞍?!便昃S陷后,梳行、馬行、藥市、土市,混雜蕭條,詩人用“殘”“寒”等字寫盡了街市的冷落,昔日繁華的汴京如今撲向行人的是如雨的黃沙。

二、哀民生之多艱

外族入侵使淪陷區遺民承受了深重苦難,范成大使金紀行詩記錄了人民遭受壓迫、盼望光復的情形。范成大的使金詩中既塑造了 “父老”“行人”“漁子”的群體形象,也刻畫了“禿巾髽髻”的老者和“女僮”的個體形象。

經過汴京時,詩人寫下《州橋》:“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州橋橫跨汴河,連接南北街,是當年北宋皇帝車駕行經的御道,“父老”年復一年在此等候,盼望官軍收復失地,見到宋朝使者,忍淚失聲,詢問使者,何時能夠見到宋朝軍隊?詩人以白描的手法,描寫“父老”期盼官軍的心情?!案咐稀笔侨后w典型形象,他們身處宋金兩個時期,懷念故國情深意切,他們朝夕期盼,終于見到宋朝使者,滿腹的話需要傾訴,他們強行忍住委屈的淚水,我們仿佛看到他們顫巍巍詢問使者的形象,感受到他們遭遇的屈辱和盼望官軍到來的迫切心情。

在《相州》詩中,詩人以“禿巾髽髻老扶車,茹痛含辛說亂華”的詩句,刻畫了一個生動的場面,一個頭上不包頭巾,只用麻束發髻的老人,扶住使者的車,傾訴著被異族蹂躪的辛酸。短短兩句詩就塑造了一個老者的個體形象,有人物,有環境,有情節,喪國的痛楚、遺民盼望王師的急切心情,寫得真實感人,語盡意不盡。

《青遠店》則記錄了一個婢女的遭遇:“女僮流汗逐氈軿,云在淮鄉有父兄。屠婢殺奴官不問,大書黥面罰猶輕?!币粋€從淮鄉被搶來淪為奴隸的小婢女,跟在主人氈車后面奔跑著,主人舒適自在,婢女汗流浹背,飽受痛苦創傷,卻不能回家鄉與父兄團聚。詩歌從一個婢女的個體形象,反映了宋代遺民在金人野蠻統治下痛苦屈辱的生活現實。金兵占領中原后,大批無辜百姓淪為金人的奴隸,任人宰割。主人可以任意處死奴婢,官府從不追究過問。詩人用冷靜的語氣,敘述這悲慘的事件,揭露這種慘無人道的行為。平靜壓抑的敘述,流露出的是詩人對遺民的深切同情,對金人野蠻統治的憤慨。詩人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感觸格外深刻,描寫格外真切。

三、悼志士以明志

范成大使金途中,沿途憑吊歷代愛國志士的遺跡并賦詩謳歌。他被歷代忠賢的事跡所感染,激發了誓死報國的決心,也對北宋當權者昏庸誤國深感失望,萌發了功成身退的心愿。

他拜謁了安史之亂時抵抗安祿山軍的唐朝將領雷萬春的“忠勇雷公之墓”,稱頌他是抵抗外族叛亂而舍生的典范。詩人拜謁伊尹墓,賦詩《伊尹墓》:“三尺黃壚直棘邊,此心終古享皇天?!狈Q頌為商朝興盛富強立下汗馬功勞的伊尹。拜謁留侯張良廟,賦詩《留侯廟》:“功成輕舉信良謀,心與鴟夷共一舟。呂媼區區無鳥喙,先生輕負赤松游?!狈Q頌西漢開國功臣張良,憑借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了大漢王朝。晚年效仿“鴟夷子”范蠡,不戀權位,跟隨赤松子云游四海。

經過南京北門外,范成大拜謁了張巡、許遠廟,世稱雙廟。詩人在《雙廟》詩中寫道:“平地孤城寇若林,兩公猶解障妖祲。大梁襟帶洪河險,誰遣神州陸地沉?”這首詩吟詠雙廟故地,平地無險可守,孤城外無援兵,敵寇若林,眾寡懸殊,但張巡、許遠合力堅守睢陽,直至矢盡糧絕,城破而死。由張、許二人堅守睢陽的不屈事跡,聯想到北宋當權者昏庸誤國,導致中原地區淪陷,詩人激憤不已。汴京是宋朝京城所在,將廣兵眾,“襟帶洪河”,有黃河天險可做屏障,本可以固守,卻淪陷了。詩人沒有直接指責趙宋朝廷投降誤國,而是以詰問的句式,讓讀者體味思索。詩人詠史以抒發其對國事的憂憤,表達了強烈的愛國精神。

范成大一行來到邯鄲,行程已深入到金占領區。他在古趙國都城的西邊祭掃了藺相如墓?!短A相如墓》寫道:“玉節經行虜障深,馬頭釃酒奠疏林。茲行璧重身如葉,天日應臨慕藺心?!?詩人來到到藺相如墓前,斟酒祭奠,北方的深秋,野曠林疏,滿目蒼涼,籠罩著悲壯肅穆的氣氛。他由藺相如捧璧入秦聯想到自己出使金朝,經歷相似。詩人感慨國勢日下,此番入金,以弱入強,性命輕微,使命重大。藺相如面對強秦,能機智應對,完璧歸趙。詩人對藺相如充滿敬仰之情,他表示要效仿藺相如,不辱使命。此詩通過憑吊愛國志士的遺跡來表達自己誓死報國的決心。

范成大一行一路艱辛,終于抵達金國都城中都燕山,范成大所奉國書僅提及陵寢事,沒有更改受書禮儀的內容。他秘密地草擬奏章,具體論述受書儀式,把它放入懷中。當首次呈進國書時,范成大言詞慷慨,并當堂提出更改受書儀式。金朝群臣用手板打他,他依然跪立不動,一定要把奏章送上。

在金人接待宋朝使節的旅館,當聽到守吏“議留使人者”,范成大以《會同館》一詩表明心志:“萬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漚???提攜漢節同生死,休問羝羊解乳不?”前兩句表明自己作為孤臣出使萬里,早把生命當作水中氣泡,如果被金國扣留,他決計以身殉國。詩人敬慕漢代出使匈奴的蘇武,十九年手不離漢節,他將效仿蘇武,字里行間表現出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范成大的七十二首使金紀行詩,描寫了淪陷區物是人非蕭條荒涼的街景,記錄了遺民在金人統治下苦不堪言的生活,憑吊古跡,借古諷今,對宋王朝當權者的懦弱無能表示極度不滿。范成大經過長途奔波的艱辛,流露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邯鄲道》寫道:“困來也作黃粱夢,不夢封侯夢石湖?!绷髀冻鰧賵龊凸γ膮挆?、對歸隱石湖的向往,但內心強烈的家國情懷使他出使金國能夠不辱使命,保全氣節而歸,他的文韜政略與人格風范將流芳百世,堪稱一代文穆公。

參考文獻:

[1] 〔宋〕范成大著,辛更儒點校.范成大集[M].北京:中華書局,2020.

[2]于北山.范成大年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劉蔚. 范成大:為學為官終成其大[J].群眾, 2018(12).

基金項目: 本文是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基地吳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編號:2018ZDJD-B018)項目成果

作 者: 王敏杰,蘇州市職業大學吳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文化與文學。

編 輯: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歡
范成大家國情懷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的家國情懷
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夏日田園雜興(其一)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抗戰敘述和家國情懷
王文杰的家國正劇
喜晴
天堂口
范成大:文人中的超級能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