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后縣域電商的新機遇

2021-08-03 09:48魏延安
農家參謀 2021年6期
關鍵詞:縣城縣域小鎮

魏延安

危機來臨的時候,不光是危險的逼近,也有機遇的來臨。在全民宅家戰“疫”的日子,網絡辦公、生活和學習卻異?;钴S,其中就有用戶和訂單猛增的生鮮電商。

然而,如果把目光僅僅對準大城市,還不足以看到這場疫情帶來的新機遇,那些因為小鎮青年回歸而迎來在線生活新潮流的縣域同樣有新的商機。

疫情中的縣城:跑腿送藥、網上買菜、城鄉直購

美團、餓了么等生活類電商下沉縣域已經有幾年時間,從初期的你爭我搶到后來的相安無事,慢慢分享著逐漸起來的縣域市場。但疫情期間,市場再起波瀾,那些還沒有來得及在線化的領域也跟著起來。

疫情期間,雖然封閉了小區,人員不再流動,但慢性病人依然需要吃藥,也有其他身體不適的人需要買藥,美團、餓了么的騎手于是有了新使命,從送飯延伸到送藥。

而在這之前,小縣本不需要這樣。是誰推動了這一轉變?當然是還宅在家里的小鎮青年。

疫情帶來的影響可能超乎想象,原來與父母沒有多少話的年輕人,在百無聊賴之下,竟也拉起了家常;甚至準備離婚的年輕夫妻,也可能在疫情時期真正敞開了心扉,和好如初;當然,“租”來的女友,也有可能弄假成真。

中國人是離不了菜的,水果可以不吃,但沒有菜就做不了飯。在不好出門的日子,縣城的超市快速上線了配送服務,一些員工則迅速地轉型為配送人員。在線化的方法也多簡單粗暴,往往是一個朋友圈傳播的二維碼,或者再用心一些,制作一個可以點擊的鏈接。一批跳多了廣場舞的大媽,在孩子們的輔導下,又多學了一門手機新技巧。

春江水暖鴨先知。疫情期間,趕街旗下的村貨門店已經感受到了縣城的新變化。他們發起生鮮應急宅配,還與好大夫在線、建行龍支付、淘寶直播等線上平臺進行異業合作,訂單爆棚,好評不斷。

他們發現,本地用戶對本地菜、本地特產、本地姓“土”的肉類、禽蛋等農產品需求更為旺盛,一頭土豬上線,分分鐘就能被搶完。而此前他們沉淀的本地化在線服務體系完全派上了用場。

在疫情期間,還出現了商超與社區、城鄉之間直接對接的情形。一種是政府組成工作隊,打通小區與超市的鏈接,大家在微信群報需求,工作隊員把需求反饋給超市,超市分裝好后派送到小區門口,大家再分別領取。

還有一種是居民們自發建起社群,與鄉下的農民直接對接,每天負責把新鮮的農產品按需求送到縣城的居民小區,農村又呈現電商“父子兵”“夫妻店”的熟悉場景。

雖然不能確定這種形式會持續多久,但在城市流行一時的社群經濟由于疫情也在縣城悄然形成,很有可能順延成常態化的社區支持農業或者社區拼團。

縣域電商機遇:下沉市場、小鎮青年、生活在線化

回顧這幾年的互聯網市場,大中城市的互聯網人口紅利幾近終結,無論是淘寶、京東這樣的傳統電商平臺,還是新興的拼多多社交電商,還有正在風頭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甚至還有微信等社交軟件,年度報告均顯示是以縣城為主的下沉市場支撐了用戶的繼續增長,其中小鎮青年是最活躍的群體,而中老年人群的生活也正在加速在線化。

變化是逐漸開始的,2010年風起云涌的團購業“千團大戰”并沒有把戰火燒到縣城,但2015年決戰結束之后的在線生活平臺卻不約而同地開始下沉,送餐是最初的推廣業務,電影院隨即跟上,網上的旅游和票務自然不在話下,拼多多則通過微信生態把縣城的社交加速商業化,“幫忙砍一刀”之類的鏈接從此在廣場舞大媽的微信中開始蔓延。

物流快遞完全滲透到縣城,小鎮居民的樓下喧囂中多了來自淘寶、京東的收貨吆喝之聲。

農家樂、鄉村民宿也由過去的不約而同演變為有約客再來,提前叫好下酒菜,提前收一些土雞蛋,留一個向陽的房間,也都在微信上早約好了,數字化的生活一點一點向更深更廣的領域延伸,一個大有前景的縣域在線化市場開始徐徐呈現。

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有農村電商平臺提出縣域自生態的問題,現在來看,以小鎮青年為先導,縣域生活的在線化趨勢愈加明顯,生鮮電商疫情期間的爆發,客戶沉淀的重點還是低線城市。

許多農產品實際并不需要跨過千山萬水,本地化供應最鮮活,也更符合本地人口味,特別是一些土菜土飯,外人本就不知道。

不僅是這樣,在盯著農產品往外賣的同時,其實縣域內還需要大量的農產品,不僅有工業品下行,還有農產品下行。所以,做好縣域電商,也像中國經濟一樣,要在重視縣域內需上多做文章。

縣域電商:從商品的流通到城鄉數字化生活服務

相對于大城市的電商,縣域電商是后知后覺的,但往往也有后發優勢,特別是在城鄉加速一體化的時代,那些城市電商走過的漫長探索路程,可能在縣域一并呈現,縣域電商迅速從PC端過渡到移動端,從傳統電商向社交電商、網紅電商過渡,一批“下里巴人”也成為當紅主播,一批藏在“深閨”的山野土貨成為熱銷產品,一批山清水秀的農家小院成為城里人向往的網紅打卡地。

以縣域內為統計范圍的農村電商在近幾年高速增長,從2014年首次統計的約1800億元迅速增長到2018年的1.37萬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農村電商中生活服務類電商的增速明顯高于城市。據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8)》,2018年全國網絡零售額9.01萬億元,同比增長23.9%。其中,非實物零售額1.99萬億元,同比增長18.7%。

農村電商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為1.09萬億元,同比增長30.9%;非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2733.1億元,同比增長28.4%,同比增速高于全國平均近10個百分點,在線旅游、在線餐飲、在線娛樂是表現最突出的板塊,小鎮也步入有錢有閑的時代。

疫情無疑成為了縣域生活在線化的加速器,無論是縣域內的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還是生活服務的在線化,注定會加速普及,這是農村電商值得關注的新機遇,特別是那些在農村電商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有些彷徨的從業者們,可以把目光對準數字城鄉的未來。

參謀貼士

農村電商良性發展需把好“三大關”

“火眼金睛”選出適合直播的農產品,把好“門檻關”。在選擇直播銷售的農產品時,應充分選擇具有當地特色、適合長途運輸、產量具有一定規模的產品,使得銷售宣傳流量能轉化為直接收益。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把好“品質關”?!爸辈ж洝鞭r產品的品質無法有效保障,成為當前制約直播銷售農產品的重要瓶頸。農產品產地政府應結合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特點,對通過直播銷售的農產品進行先期檢驗,保護消費者權益和自身品牌。做好相關的售后監管和投訴查處工作,對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帶貨”行為,特別是售賣假冒偽劣農產品的行為依法嚴懲。

努力探索“直播帶貨”發展之路,把好“學習合作關”。應組織有關培訓工作,較系統地將直播銷售的各環節技能技巧教授給農民,使其了解產品打包、發貨、售后等一系列基礎操作??梢约訌娕c專業直播公司合作,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能和自有流量,建立完整的適應當地實際特點的網絡銷售模式。

猜你喜歡
縣城縣域小鎮
“回流縣城”是這代年輕人的時代機遇
縣城的“飯碗”
論提升縣域環境質量的現狀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體環境的縣域媒體技術創新
縣城買房:未完成的城市化
縣域高中文科數學生態課堂的“三味”
延津縣榮獲省級衛生縣城稱號
什么也沒有小鎮(1)
小鎮小鎮真熱鬧
國家十項舉措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