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矛盾培養學生問題素養

2021-08-11 04:22王麗霞
下一代 2021年4期
關鍵詞:語文教材生活實際矛盾

摘 ?要: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矛盾伴隨著問題普遍存在,教師要妥善利用矛盾,通過挖掘語文教材、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同伴討論、鼓勵大膽發問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契機,引導學生主動質疑、積極探究,提出有創見性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素養,幫助學生更好地面向未來,迎接挑戰。

關鍵詞:問題素養;矛盾;語文教材;生活實際;同伴討論;教師鼓勵

一、挖掘語文教材,播下發問之種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表面看似矛盾,實為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有時可能是課題,有時可能是一處句子,有時可能涉及文章的謀篇布局……

此外,發現文本的單薄處,適當拓展背景資料,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維度。統編版四年級上冊課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篇》的一小段文言文,通過文字,我們認識了一個從小聰慧過人的王戎。但這僅是王戎的一個側面,真實的王戎又是怎樣的呢?同樣出自《世說新語》,在儉吝篇中,還有這樣的記載:“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后更責之”,同樣是對王戎的描述,我們分明又看到了他極為精明和吝嗇的一面。語文學習需要尊重教材,但也要適時跳出來,畢竟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再者,所謂讀文識人,并不偏信,不正是應有的態度嗎?

古人有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币龑W生學會發現問題,關注文本的內在矛盾,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會發現語文教材中還有更多值得推敲琢磨的地方。他們可以在這里種下發問的種子,釋放出更多的疑問,收獲滿滿的語文智慧。

二、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合理困惑

管建剛老師執教的《愛之鏈》讓人印象深刻。這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的課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寒冷冬夜的關于愛的故事:下崗的喬伊無償幫助無助的老婦人修好汽車,老婦人受到喬伊的感染,在小餐館用餐時,為懷著孕還在辛勞的女店主留下一些錢,悄悄地離去。而這位女店主正是喬伊的妻子。

人和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愛,串起了愛的鏈條。文章十分美好,美好到讓人忘記這樣的事情不符合人情常理。首先,喬伊失業潦倒,妻子懷孕待產,為了貼補家用,身懷八月身孕仍在餐館操勞,在家里經濟這么窘迫的情況下,他幫老婦人修好了車,老婦人要給他錢,他竟然不收!其次,喬伊幫助了老婦人,老婦人沒有幫助路人甲乙丙丁,正好就幫助了喬伊的妻子,這般巧合在生活中發生的概率也未免太低。

管老師在執教這課時,挖掘到這些與生活實際脫節的點,把故事轉化為現實,啟發孩子們進行思考。假設15年后,你遇到了同樣的處境,作為丈夫你會作出怎樣的選擇,或者作為妻子你又希望丈夫如何選擇?

孩子們提供了故事的不同版本,現實往往要比美好的故事殘酷一些。那這樣的文學創作意義何在?在有過質疑、有過思考、有過糾結后,相信孩子們也更能理解,文學創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內涵。小說為我們創造了最溫暖的世界,讓我們感受了人世間最美的天意。

語文課不做道德說教,但這樣的道德教育應當而且必須滲透在對于文本的深入考量中。通過上述聯系生活實際的一番詰難,同學們會對小小說十分重視構思,一般以巧合取勝的特點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開展同伴討論,深化思維品質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事實只有一個,但只要換一個思考的角度,可以表達的觀點有無數。求知是人的天性,而辯證是通向智慧的橋梁。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觀點之別,為學生提供討論、爭辯的機會,讓觀點碰撞觀點,集思廣益,從而形成更深刻的見解。

課堂作為動態的過程,教師要關注它有價值的生成。一位教師在補充課外閱讀《驚弓之鳥》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天上飛的大雁射了下來,你佩服更羸嗎?”本想著佩服聲肯定四起,沒料一學生唱起了反調:“這有什么稀奇的,如果當時我在魏王身邊的話,我也照樣能把這只大雁射下來?!睘椴粨p害更羸的形象,也不損傷學生質疑問難的信心,教師用風趣的話語化解尷尬后,又繼續發問:“更羸的本領只顯示在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來嗎? ”學生再次回歸文本,細品課文,再次交流時,發現更羸的本事可不僅于此:有人認為更羸善于觀察,大雁看似尋常,他能看出它飛得慢,聽出其叫聲凄慘;有人認為更羸善于推理,根據觀察,他能推測出這只大雁受傷未愈、孤單失群;更羸還熟知大雁的心理,知道它聽到弦響,心里定會害怕,而拼命往高處飛,一用力,傷口拉開,便從高空中掉了下來。有了深一層的討論分析,再回到剛才的話題:“你們現在佩不佩服更羸?”這次異口同聲的“佩服”想必出于真心,發自肺腑。

除了抓住課堂生成,提前做好準備,充分預設、精心設計討論,也能增添課堂的活力,激蕩學生的思維。教師要針對容易引起分歧的問題,設計適宜討論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參與討論的習慣,認真傾聽他人、清晰表達自己,以保證討論有序有效開展。

在同伴間的一次次對話討論中,在表達和傾聽中,學生交流觀點、思維碰撞、不斷梳理,不僅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分析能力,也培養了發散性思維,深化了思維品質。

四、鼓勵大膽發問,同尋真理之光

相較于兒童和同伴之間的“水平關系”,美國社會學家哈魯把兒童與成人之間,包括教師之間的關系定義為“垂直關系”。小學階段,教師在學生的成長發展中扮演著重要他人的角色,發揮著主導作用。

新課標倡導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提倡師生間開展平等對話。而教師和學生,似乎一強一弱,包含著天然的“不平等”。在我看來,師生間的“不平等”主要表現為年齡心智之差,閱歷經驗之別,而在教學中、在課堂上,當教師和學生就同一個問題或事物發表不同的見解,這實在正常不過。但目前大多數課堂里的大多數學生,還沒有提出自己滿腹“狐疑”的膽量和勇氣。

這種集體緘默“非一日之功”。所以,教師首先應當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見解。這樣,當二者因為某個知識點各執一端時,學生才敢想、敢說、敢問,甚而愛問、善問。當然,教師作為相對成熟的個體,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全面,在合適的時機予以恰當的補充、點撥,也會幫助學生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果只是學習模仿,沒有創新突破,又如何“勝于藍”?“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在師生關系之外,教師和學生更是同道中人,共同在追求知識、探尋真理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孫春成.語文課堂問題教學策略[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33-38.

[2]毛澤東.矛盾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胡君.基于新課標的語文教學[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106-110.

[4]朱小蔓.中國教師新百科小學教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144.

[5]核心素養課題研究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3.

[6]徐秋菊.精心預設精彩生成[J],科學大眾,2014(12),45-46.

作者簡介: 王麗霞(1991.12),女,江蘇蘇州人,本科,小學語文。單位: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

猜你喜歡
語文教材生活實際矛盾
矛盾的我
“矛盾多發”可怕嗎?
論語文教材中古典詩文吟誦教學方法
語文教材中尋找口語訓練的契機研究
小學語文教材共有課文的詞語編排情況考察
新時代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深究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激發興趣, 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初中語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價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