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下校園貸款發展前路探析

2021-08-14 19:52陳曦余冉江澤潤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22期
關鍵詞:校園貸規制

陳曦 余冉 江澤潤

摘 要:目前,市場上的非法校園貸平臺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整治,然而大學生的資金需求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類似職業培訓等套路貸案例頻現。本文以具體案例為立足點,從大學生資金需求的本身的正當性與社會現實的矛盾性兩個角度出發,圍繞政府監管、學校教育、綜合信用擔保體系的建立等方面給出根治套路貸風險的相關規制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校園貸;法律權益;規制

中圖分類號:D9?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54

1 概述

近年來,隨著就業市場人才競爭的愈發激烈,大學生群體在學習、就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資金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由于經濟實力較弱的學生群體缺乏足夠的財產擔保,傳統的抵押貸款模式無法滿足該群體的要求。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信貸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豐富多樣的網絡信用貸款產品服務,但由于法律監督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導致以大學生群體為受害主體的套路貸新聞頻頻見報,使有資金需求的大學生群體陷入購買金融服務產品招致的風險之中。

2 具體案例分析

2.1 案例介紹

據新聞報道,2020年1月,數名山東濟南大學生在應聘一家網絡科技公司時,被要求與濟南市歷下區簽署約定價款23800元的培訓協議。對于缺乏資金的大學生,該公司則建議其從網貸平臺借款。部分學生在事后試圖與培訓公司解除協議時不僅遭到拒絕,好學教育培訓學校甚至以“違法學校管理制度”為由向求職者索賠23800元。這種案例在生活中時有發生,根據此類案例總結研究發現,一些網貸平臺會以無抵押無擔保,急速放款為宣傳點吸引大學生群體向其借貸。在審核放款資質時除了身份證、手機號等信息還要求貸款人提供大量正規金融借貸機構不要求提供的信息,諸如手機通訊錄聯系人號碼清單等個人隱私信息。審核通過后即要求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利息往往會超過我國民間借貸規定中的約定利息上限。在逾期貸款達到一定數額后,又要求借款人向其推薦的其他貸款平臺再借高額貸款,以貸養貸,否則即對借款人提交的通訊錄聯系人進行電話騷擾毀其聲譽。通過系列手段的施壓,最終使借款人無奈承擔高額本息債務負擔。

2.2 法律權益受侵害風險分析

與正規的貸款機構相比,該類套路貸產品通過建立一整套專門針對大學生群體更便捷簡單的信息審核系統,使借貸門檻大大降低,同時也為后期的暴力催收大開方便之門。在這過程中,大學生的法律權益極易受到侵害。在套路貸案例中,借款人名譽權和隱私權受侵害較為典型。借貸方提交資質審核的資料中包含了大量如個人的身份證號碼、手機通訊錄聯系人的號碼等私人信息。若信貸平臺對此信息進行售賣則會侵害當事人及其親屬的隱私權,甚至通過對借款人的親朋好友撥打騷擾電話,發送騷擾短信等方式給借款人造成社會壓力逼迫償還高額債務,這可能同時導致當事人名譽權受損。

3 大學生群體資金需求現狀分析

3.1 現實性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行為受需要的支配和驅使。當人的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成為群體的普遍現象,其中部分缺少社會經驗的學生于是尋求消費貸款平臺的幫助來滿足需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經濟的發展,社會商品活動的豐富程度較之以往已經極大提高。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當市場出現某些消費需要時,往往會隨之發展出與之相適應的產品,目前市場上出現了眾多幫助完善發展個人技能培訓,增強職業競爭力的教育產品。而在社會交往活動以及追求自我專業技能與職業能力提高的各項培訓中,資金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校學生群體對資金的需求確實存在一定的現實性。

3.2 矛盾性

校園貸亂象問題歸根結底是當代在校學生的消費需求增長與無法得到充足的消費資金之間的矛盾。這些年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也顯著提高,但在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尚未建設完善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群眾貧富差距問題。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居民溫飽型消費與發展享受型消費的比例尚未達到國際標準的平衡狀態,并且城鄉居民消費比重達到3.5倍左右。這說明我國依然存在居民消費結構不合理,區域性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這直接影響了來源廣泛的尚無穩定收入來源的學生群體的經濟消費能力。根據《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顯示,中國的城鎮家庭人均財產是農村的三倍多。在我國重點大學中,來自收入中低階層的生源比例占全部生源的60%以上,在非重點大學中,比例則會超過60%。從以上調查數據中可以得出,學生之間存在經濟消費水平差距較大的現象。在同一個學校的社群中,當大學生群體產生多樣的資金需求,而數額有限的生活費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時,大學生群體容易落入非法套路貸機構的陷阱,不僅沒有得到資金援助,甚至為此承擔了不合理的債務負擔。

4 規制與解決思路建議

規范校園貸款市場,需要正視大學生合理消費需求,發揮大數據網絡技術優勢,充分借鑒國內外治理經驗,從嚴格政府監管,加強學校教育,完善信貸擔保機制等方面聯合并進,協同治理,共同促進合法規范的信用借貸市場的建立,為大學生得到及時合理的經濟援助提供健康的市場條件。

4.1 強化政府監管,規范信貸行業發展

在建立合法規范校園借貸市場過程中,政府作為社會活動的直接管理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金融管理部門要嚴格防范信貸平臺為借貸方設立不合理的非法高額利息,防止表面合規暗地違法的空殼信貸平臺進入市場。構建合理的利率定價機制,建立監測和預警機制,從根本上杜絕“套路貸”亂象。同時,嚴格審查經營者的經營資質與運營管理,嚴厲打擊無資質而非法從事“套路貸”業務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并且,應當聯合監管工作的牽頭部門和協調部門,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配合聯系。并且及時提高網絡技術能力,對網貸平臺進行安全有效的防控監督,保障借貸人員信息安全。

猜你喜歡
校園貸規制
主動退市規制的德國經驗與啟示
保護與規制:關于文學的刑法
用法律紅線整治不良“校園網貸”
從眾心理對大學生“校園貸”的影響淺析
論《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范疇
厘清“校園貸”潛在風險:大學生當心跌入人生陷阱
論我國“校園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大二學生被“校園貸”奪命
內容規制
知識產品搭售及其反壟斷規制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