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教學法在公安院?!拔墨I檢索”課程中的應用
——以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為例

2021-08-15 00:52戴偉茜
森林公安 2021年6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檢索數據庫

戴偉茜 周 萍

一、信息素質與科技興警

“信息素質”一詞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國信息工業協會的會長保羅·澤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的,常被理解為信息素養和信息素質。教育部在2015年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三十一條中規定:“圖書館應重視開展信息素質教育,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信息素質課程體系建設……”同年,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發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框架》則改變了傳統信息素質學習目標,將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了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認知、情感和元認知等方面的培養,信息素質的內涵和教學范疇自此有了實質性突破和擴展。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對公安機關提出“科技興警”的要求。為更好地落實這項要求,2021年2月公安部與科學技術部共同簽署“科技興警”協同工作機制合作協議,力爭形成“科技興警”創新示范一體化發展格局,培育公安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在科技興警的背景下,公安民警自身的信息素質對公安大數據戰略實施過程等方面的促進作用越發重要,作為公安院校學生也是未來的公安隊伍的一員,信息素質的培養不容忽視。

高校圖書館通常是通過開設“文獻檢索”課程來實現信息素質教育,通過讓學生掌握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方法提高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進而提升其信息素質,以滿足論文寫作、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課外實踐活動以及畢業設計的需要。傳統的信息檢索課程教學內容一般由概念、檢索原理、檢索方法和上機操作組成。但是,目前在教學中普遍存在老師講得累而學生不愿意聽的情況。課程教學方法作為傳播課程內容的直接途徑,如何找到適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文獻檢索”課教學效果的關鍵?,F有研究中有許多關于案例教學法的成功經驗,比如將與專業相關的熱點新聞作為“文獻檢索”課程的案例進行教學實踐,在提升學生信息素質的同時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但鮮見在公安院校中的實踐。本文將借鑒這些經驗,以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為例,研究案例教學法在公安院?!拔墨I檢索”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以及教學效果。

二、基于案例教學法的課前調查問卷分析

案例教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為依據,組織學生對教師預備的典型案例閱讀分析和討論交流,從而使得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始終是主角而教師擔任更多的是課堂組織、引導討論的配角角色。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比如學生的興趣方向和學習習慣,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知識儲備,尋找合適案例,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

本研究首先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學生信息與意見,隨后根據回收問卷信息進行學生使用習慣分析以及學生需求分析。通過問卷星向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學生共計發放問卷545份并全部回收,其中有效問卷529份,問卷有效率達97%以上。在人數分布上,大一學生18人,大二學生64人,大三學生288人,大四學生159人;其中476人未選修過“文獻檢索”課,占比接近90%。問卷主體內容則不僅包括學生常用的數據庫、電子書平臺、搜索引擎以及獲取學術文獻的主要途徑,而且也包括學生信息需求類型、希望通過“文獻檢索”課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形式和內容設置的需求以及感興趣的課程內容。

(一)學生使用習慣調查分析

在下載論文時優先使用的數據庫第一順位選擇中,471人選擇中國知網,遠遠多于17人選擇的萬方數據和14人選擇的KRS警察資源檢索系統;在第二順位選擇中,186人選擇萬方數據,多于47人選擇的維普資訊和44人選擇的KRS警察資源檢索系統;在第三順位選擇中,105人選擇維普資訊,多于28人選擇的萬方數據和22人選擇的KRS警察資源檢索系統??梢娔暇┥志鞂W院學生除了知網、萬方和維普之外,較常使用KRS警察資源檢索系統,這也符合我校學生的專業特點。

在查看電子書的平臺排序中,338人選擇超星為第一順位,112人選擇“書香中國”為第二順位,都遠遠領先其他選項,值得注意的是,有91人選擇其他作為第一順位,其中有一部分同學使用百度、豆瓣等網站查看電子書,還有一部分同學是不看電子書故而選擇了“其他”選項。

而常用的搜索引擎選擇中,494人選擇百度,275人選擇谷歌,遠多于選擇必應的86人和選擇雅虎的57人。通過交叉表分析,各個年級中均為選擇百度的人數最多,選擇谷歌的人數次之。

在獲取學術文獻的途徑選擇中,選擇搜索引擎的人數最多,達到470人;其次是選擇論壇和網站的349人和選擇專業數據庫的有272人。通過交叉表分析,未選修過“文獻檢索”課程的同學中選擇搜索引擎的比例高于選修過“文獻檢索”課程的同學,選修過“文獻檢索”課程的同學中選擇專業數據庫和紙質文獻的比例高于未選修過“文獻檢索”課程的同學,說明“文獻檢索”課程對于同學們利用專業數據庫和紙質文獻的提升較為明顯。

各個年級的學生均為多數選擇通過搜索引擎、論壇和網站來獲取學術文獻,而在選擇人數第三多的選項上出現了差異,大一的學生會選擇紙質文獻、大三的學生選擇從同學或導師獲取,大二和大四的學生則選擇專業數據庫作為獲取學術文獻的途徑。

(二)學生需求調查分析

在主要信息類型的選擇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學術信息(約占77.7%),教育學習信息(約占64.5%)以及數據和統計信息(約占60.7%)。通過交叉表分析,發現大二的學生選擇學術信息的人數為49人,選擇教育學習信息、技術信息、數據和統計信息的人數均為42人,各選項之間差距最小,可見大二的學生信息需求類型最為廣泛。

關于希望通過“文獻檢索”課程提升的能力,各個選項選擇的人數較為平均,最高占比約為28.1%,最低約為20.8%,這說明縮短獲取全文的時間、高效查找想要的文獻、快速檢索網絡信息和形成檢索思維這四項內容都符合學生的需求。

關于“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形式,選擇“線下專題講座+實踐操作”和“網絡專題講座+自主實踐操作”兩個選項的同學約占總數的84.3%,而選擇這兩個選項的人數相差只有6人,說明這兩種教學形式普遍為學生所接受。大一和大三的學生更多的選擇“線下專題講座+實踐操作”,大二和大四的學生更多的選擇“網絡專題講座+自主實踐操作”,未選修過“文獻檢索”課程的學生選擇“線下專題講座+實踐操作”的較多,選修過“文獻檢索”課程的學生選擇“網絡專題講座+自主實踐操作”的較多。

對于“文獻檢索”課的內容設置,相較于以數據庫為單位,一個數據庫一節課,更多的學生(311人)選擇了以實際檢索問題為線索,設計課程內容選項。

無論是否選修過“文獻檢索”課程,選擇以實際檢索問題為線索設計課程內容的學生都比選擇以數據庫為單位,一個數據庫一節課的學生多。

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選擇以實際檢索問題為線索設計課程內容的人數也比選擇以數據庫為單位,一個數據庫一節課的人數多。綜上所述,可見學生們對案例的需求較大,案例教學有實施的必要性。

在學生們感興趣的課程內容方面,各選項選擇人數較為平均。大一的學生選擇排名前三的是實際案例、綜合利用和檢索原理,大二的學生選擇排名前三的是數據庫使用方法、實際案例和檢索原理,大三的學生選擇排名前三的是實際案例、檢索原理和網絡信息資源介紹,大四的學生選擇排名前三的是學術論文撰寫、數據庫使用方法和檢索原理。由此看出,學生對案例作為課程內容都是很感興趣的,這進一步印證了案例教學的適用性和可行性。

三、基于問卷結果分析的課程內容設計

以往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的“文獻檢索”課程作為全校性選修課,課程內容以檢索原理和數據庫介紹為主,教學方式以教師授課為主。通過本次問卷調查,在課程內容設計上有了一些改變。首先,考慮到選擇數據庫作為教學內容的學生不在少數,以及學生在教學方式中自我實踐的需求,教學內容依舊保留部分數據庫的介紹同時加入適量上機和實踐環節。其次,由于學生對案例教學有較高的需求,課程內容在檢索原理、數據庫介紹以及實踐過程中都加入案例部分,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最后,考慮到學校平時采用半封閉式軍事化管理方式,學生日常除了上課之外,還需要進行隊列訓練、內務整理、政治學習。學生空閑時間比較少,作為選修課把大部分實踐環節設計在課堂之上比較合適。

在課程具體內容設計上,主要圍繞論文寫作展開,從選題、學術熱點趨勢分析、館藏查詢、數據庫使用、論文寫作與發表以及畢業論文格式等方面,各個過程都有“文獻檢索”相關案例。關于案例選擇,由于“文獻檢索”課是覆蓋全校范圍,所以選課學生每個年級都有,根據年級高低老師給大一、大二學生設計了目的地旅行攻略,主要激發其興趣;為大三、大三學生設計了查找檢索報告格式的實踐環節,主要提升其專業能力。在案例專業的選擇上主要偏向公安類專業,例如在介紹訂購法律數據資源時,常以如何使用檢索憲法及其修正案為案例。

四、教學實施效果

在進行了兩個學期對比教學之后,筆者發現應用案例教學的實施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活躍課堂氣氛

由于案例的加入,學生在課堂上多了實際操作以及小組交流的過程,課堂氣氛較以往只靠教師講授更加活躍。比如有一次課堂上老師將學生分為10個小組分別選擇兩個案例題,各小組代表逐一上臺演講,案例A小組與案例B小組間彼此互相投票,學生擁有講解與交流時間,此后學習興趣大增,學習專注度也有所提升。

(二)增加學生興趣

學生的興趣不是可以直接觀測得到結果的變量,但是在引入案例教學之后,可以明顯感到課后詢問問題的學生變多了,愿意與老師交流的學生人數也有所增多。此外,信息檢索比賽一直是學校每年讀書節的內容之一,在加入案例教學之后報名參與活動的學生人數也有了明顯增加,這可以從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學生對“文獻檢索”的興趣有所增加。

(三)加深學生與圖書館的聯系

學校圖書館的圖書索書號由分類號和作者四角號組成。在館藏檢索部分加入了四角號碼相關知識,由于知識點較為復雜,于是作為一項加分任務發布,具體內容是學生找出圖書館館藏中錯誤的四角號碼并予以改正,一學期內已收到270余本四角號標注錯誤的圖書,改正率達95%以上。通過這項任務,學生既鞏固了四角號碼相關知識,又對圖書館編目工作有所幫助。

五、結語

“文獻檢索”課程的目的是提升學生信息素質。經過兩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案例教學法在公安院?!拔墨I檢索”課程中具有可行性并起正向作用。通過案例的加入,可以較好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更快地掌握文獻檢索技能;通過貼合專業的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將文獻檢索技能更有效地應用于實踐,對做好工作有所幫助。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檢索數據庫
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日本中學家政課中的勞動教育——基于“技術·家庭”課程內容分析
CNKI檢索模式結合關鍵詞選取在檢索中的應用探討
通過實際案例談如何利用外文庫檢索提高檢索效率
瑞典專利數據庫的檢索技巧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英國知識產權局商標數據庫信息檢索
數據庫
數據庫
數據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