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繼堯:安排黃種舊山河

2021-08-16 14:51夏雙刃
名作欣賞 2021年8期
關鍵詞:詩歌創作

夏雙刃

摘要:唐繼堯與蔡鍔一同參加過倒袁護國運動,但大眾多知蔡鍔而不知唐繼堯。詩歌方面,相較蔡鍔,唐繼堯的佳作不少,在民國武人中獨樹一幟。唐繼堯大半生戎馬倥傯,其很多詩歌也跳出了拘泥聲病、矜伐學問的文人詩藩籬。

關鍵詞:唐繼堯 詩歌創作 護國運動

蔡鍔與唐繼堯,同為倒袁護國的民國偉人。但普羅大眾多知蔡鍔而不知唐繼堯,歷史學家則對蔡、唐的功業及二人之間的關系頗多分歧,褒蔡貶唐者甚多,同褒二人者亦不少,認為唐在護國運動中的貢獻更勝于蔡者亦不少見。平心而論,護國運動是唐、蔡乃至梁啟超、李烈鈞等共同發起的,雖然李烈鈞與唐、蔡并稱“護國三杰”,實際上唐、蔡才是中流砥柱,同聲同氣、唇亡齒寒、肝膽相照,正如唐繼堯在蔡鍔逝世后的講話“蔡即是我,我即是蔡”“一生一死,乃見交情”,若非要分個軒輊,反倒是替古人擔憂,辜負了人家的英雄本色。

其實護國運動有一個巨大的偶然因素,其策動者梁啟超曾流亡日本,而領導者“護國三杰”都曾留學日本,蔡鍔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唐繼堯、李烈鈞以及后來曾擔任四川督軍的羅佩金是第六期,蔡畢業回國之年,唐、李恰好入學,是師兄弟的關系。而蔡鍔在云南新軍任協統時,羅佩金是其部下標統,唐繼堯只是一名管帶,但師兄弟援引之跡甚明。至于梁啟超,他和蔡鍔早在湖南時務學堂就是師生關系,蔡鍔赴日就是去投奔梁的,梁流亡日本時因主辦《新民叢報》等改良刊物,成為一代中國人的國民導師,雖有革命黨的分流,但對在日本的留學生影響還是極為深巨??梢哉f,護國運動就是由這個有留日背景的小集團策劃發動的,與幾大反袁陣營的領袖孫中山、岑春煊、康有為等,最初都沒什么關系,孫、岑都是后來才乘勢加入的。

梁啟超策劃護國運動的動機,很難說公心私欲各占多少。不過,他在民國元年十月,挾國民導師的巨大聲望,結束流亡自海外返回時,在北京引發萬人空巷,比孫中山和黃興入京的影響力要大得多。但大總統袁世凱并未給他足夠的重視,在熊希齡的“第一流人才內閣”中,他沒有得到心儀已久的財政總長的位置,屈居司法總長,已頗為不滿。待這個“一流內閣”倒臺,袁世凱安撫他,也只給了他一個幣制局總裁的閑職,這更讓他牢騷滿腹。而梁在政黨政治方面一度風生水起,組建了進步黨與國民黨對抗,但袁世凱打壓政黨政治,直至取消國會,便極大地壓縮了梁的生存空間。繼之,在日本以主編《游學譯編》,聲望可與梁啟超分庭抗禮的楊度,向袁世凱獻上《君憲救國論》,要順應中國國情和君主國居多的世界潮流,實行君主立憲,洪憲帝制的歷史大劇隨即上演。此時的梁啟超蟄居天津,他以不甘寂寞、恥居人下的心態,祭出《異哉所謂國體論者》的雄文,同時加緊與蔡鍔、唐繼堯等策劃反袁事宜,此即護國運動之由來。

辛亥革命中,云南雖然反正,但主持大局的蔡鍔并非同盟會員,而是立憲派,也是梁啟超最忠實的信徒。因此,云南新政府的革命色彩并不如其他省份那么濃厚,所以當云南革命成功后,蔡鍔將云貴總督李經羲禮送出境,未予加害,這種做法比別的省份要懷柔得多。且蔡鍔素持軍國主義的政治理念,故不久后就響應袁世凱的召喚,進京供職,臨行將云南的軍政大權交給唐繼堯。唐繼堯在日本留學時就加入了同盟會,但云南政權的革命色彩仍不鮮明。不過,到護國運動時,唐繼堯拉上了士官第六期的同學李烈鈞一起。李烈鈞是孫中山的信徒,此前擔任江西都督,在宋教仁遇刺后率先發動“二次革命”,擔任討袁總司令,不久戰敗,流亡國內。李烈鈞已失敗過一次,唐繼堯卻愿意和他再次起事,冒著巨大風險,以云南一隅挑戰強大的北洋,與其同學之誼不無關系,而云南也終于加重了革命色彩。

唐繼堯、李烈鈞和羅佩金這幾位同屆同學,在日本時喜歡同作狎邪之游,俗話叫“一起扛過槍的”。就是他們以品德見稱的蔡鍔,也未能免俗,后來小鳳仙的事情天下皆知,蔡死于喉疾,外界就多有由花柳病引發的說法。唐繼堯主政云南時,曾冒天下之大不韙,種煙土、賣毒品也就罷了,更為軍政人士專門開設公娼,且加強衛生管理以防性病傳播,為當時全國孤例,這也是他們同學們冶游經歷的某種延續。辛亥革命前,李烈鈞搞革命串聯,先到云南又去四川,唐繼堯寫詩為他餞行:

蓋世雄才誰與儔,只應砥柱作中流。

登高一笑昆明水,江海蛟龍貯得不。

肝膽交情贈寶刀,偕行舊誼詠同袍。

龍驤虎踞山河壯,留與他年說二豪。

蒼生涂炭最堪憐,淚灑天涯又七年。

寶劍同磨江戶水,聯床夜夜話中原。

不必臨歧作嘆嗟,滇池蜀道盡中華。

曠懷舉世皆兄弟,處處江山總是家。

詩中回憶了他們在東京的同學時光,所謂“寶劍同磨江戶水,聯床夜夜話中原”,可知還是學生時,便有聞雞之志,以救國互相砥礪。從這幾首絕句來看,唐繼堯的詩力就比蔡鍔強得多,蔡鍔最好的一首詩《登岳麓山》:

蒼蒼云樹直參天,萬水千山拜眼前。

環顧中原誰是主,從容騎馬上峰巔。

此首尚可,但有“山大王氣”,載于《蔡松坡先生遺集》卷八,但唐繼堯的詩集《東大陸主人言志錄》中有一首《永寧》:

森森云樹直參天,萬水千山拜眼前。

識透人情聊玩世,睡醒塵夢漫談禪。

漢相莫諱三分國,吳治寧須二十年。

縱覽中原誰是主,從容策馬到峰巔。

據《蔡松坡先生遺集》,蔡鍔這首詩作于1905年,當時蔡鍔任湖南教練處幫辦,遂有暇登岳麓山。不久他便調任廣西,爾后云南,不曾再到長沙。唐繼堯這首詩卻作于1918年左右,如此看來,他應是將蔡鍔的七絕拓展開來,成為一首七律。但如此拓展后,由于中間二聯工對,“山大王氣”便不見了。但我反復對比唐、蔡的其他詩作,覺得這幾句詩與蔡鍔的人品和詩風大相徑庭,卻與唐繼堯很多酷肖,只怕有張冠李戴之嫌。當然,唐繼堯這首詩寫得不好,在他詩集中屬下乘之作。

蔡鍔的詩整體水平不高,如率護國軍打四川時所寫的《軍中雜詩》:

蜀道崎嶇也可行,人心奸險最難平。

揮刀殺賊男兒事,指日觀兵白帝城。

絕壁荒山二月寒,風尖如刃月如丸。

軍中夜半披衣起,熱血填胸睡不安。

遣詞造句,就不如唐繼堯上引四首絕句之運用自如、詩家本色了。王揖唐《今傳是樓詩話》有一則“唐繼堯詩有生氣”說唐繼堯與徐樹錚是他士官生同學中的“錚錚者”,而唐和自己“同時入金澤聯隊中,眠食與共,交期尤切”,又說唐“初不以詩名,而詩卻如其為人,虎虎有生氣”,并舉唐繼堯詩數首為例:

十載浮名誤赤松,無端平地起英雄。

大江流月波翻白,老樹凌霜葉吐紅。

放眼以觀塵世小,開襟一笑海天空。

滄桑棋局知多少,又看旌旗在眼中。

(《西江舟中》)

擾攘頻年任未終,瘡痍不定慚元戎。

樂憂有意分先后,造化無心問拙工。

云樹漫忘歸倦鳥,漁磯猶忘起飛熊。

凱歌春酒香仍洌,共醉華山翠海中。

(《和鄭炳然元旦感事韻》)

驅癘但憑三尺劍,救民都仗一驊騮。

(《步鄭炳然游柳侯祠韻》)

橫槊江流望八荒,澄清依舊仔肩當。

社城狐鼠應須伏,山澤龍蛇漫久藏。

(《象州夜泊》)

蔡鍔存詩不過十首左右,難登大雅。唐繼堯《東大陸主人言志錄》存詩一百多首,由唐繼堯手書上板,佳作不少,在民國武人中獨樹一幟。雖然蔡、唐都上過私塾、中過秀才,但蔡出身于貧寒的裁縫家庭,唐則出身于書香門第,衣食無憂,且有家學淵源。從小接受的教育體現在詩中,差距是明顯的。而唐繼堯大半生戎馬倥傯,其詩又跳出了拘泥聲病、矜伐學問的文人詩藩籬,多能直抒胸臆、痛澆塊壘,好一派英雄氣概。如:

莫對青天喚奈何,掃開憂憤且狂歌。

壯心百煉鋤群丑,寶劍雙飛碎眾魔。

鑄造蒼生新模范,安排黃種舊山河。

澄清事業尋常舉,歐亞風云亦太和。

(《乙巳夏日偶成》)

救亡多半屬青年,痛苦投閑萬里天。

默禱神州多豪俊,暗鋤心地少塵緣。

癡情皓齒歌長恨,抱痛蒼生哭倒懸。

寶劍光芒征馬壯,馳驅大地快揚鞭。

(《有感》)

縱酒狂歌百丈樓。江山滿眼盡中秋。

才湔舊恥三千載,人是中原第一流。

紅袖有心添我恨,黃花無語助人游。

欲窮曠世男兒眼,立馬昆侖頂上頭。

(《初度步琴山韻》)

萬種憂愁暫掃開,漢家何代無雄才。

使君與我都年少,好把江山扶轉來。

(《九日步古霞志恨原韻》)

嫖姚博望未為功,浩浩披襟賦大風。

試向昆侖頂上望,群山低首拜英雄。

(《除夕》)

狂笑城夸萬里長,何教列國拜冠裳。

胸襟欲化今歐亞,眼孔直卑古帝王。

東土霸權原泛泛,中天揖讓自堂堂。

蒼天畢竟無偏倚,到眼江山總向陽。

(《夏日感事用己酉中秋韻》)

如此江山畫不成,萬家燈火勢縱橫。

艱難國步行猶易,溷濁人心洗要清。

豈是池龍甘水淺,寧知天馬視山平。

縱觀一線邊城小,眼底浮名未足爭。

(《游華亭寺時甲寅十二月》)

刁斗聲寒玉漏遲,平生事業問良知。

模王范帝何堪羨,侵水略山未足奇。

庭院有花應有月,屯營無事自無為。

神州大局憑誰挽,涂炭蒼生太不宜。

戰馬嘶風意氣豪,自將流水壯磨刀。

英雄西漢夸三杰,兒女東吳說二喬。

過眼風光都泛泛,驚心歲月去滔滔。

年來誓滌江山垢,要卷滄溟萬頃濤。

(《又六月行軍自感》)

襟懷皎潔月同清,不為秋來分外明。

瞰破塵寰九萬里,但憑肝膽照蒼生。

(《中秋》)

江山放眼誰為主,大地茫茫任我行。

事業英雄寧有種,功名王霸總無情。

千章老樹饒生意,百尺寒潭訂舊盟。

舉世由來平等看,誓憑肝膽照蒼生。

秋來何事有龍鳴,小視神州削要平。

亞陸風云原是幻,歐洲波浪不須驚。

他年放膽重經國,此日開誠且治兵。

日馭回天鞭有力,問心吾自勵吾生。

(《七月黑龍潭養疴》)

唐繼堯于1913—1927年主政云南,期間1921—1922年下野一年多,雖得以第二次上臺,但控制力大不如前,最終遭龍云等部下兵諫,失去權柄,憂憤而死,享年才44歲。他一生功業,自有史家評說,我文不贅。不過他有幾件軼事,頗值一記。他和民國四大名僧之首虛云老和尚有交集,他應唐繼堯之情,將已近廢棄之碧雞山華亭寺重修擴建為云棲寺,至今都是名剎。有關虛云的神奇傳說很多,滇軍軍長李根源滅佛,被他只身前往一番宣教,就讓李放棄主張,轉而信佛。此番他從雞足山來見唐繼堯的路上,被土匪所劫,他也只消一番言語,便為唐繼堯將土匪招安,確是高人,不枉唐繼堯對他如此禮遇。1920年虛云邀請唐繼堯游覽華亭寺時,唐有詩云:

咫尺禪門何事尋,五云開處路平平。

松篁秋老節仍勁,湖海風號浪不生。

天下從來輕敝屣,人間無故重長城。

相邀共玩山頭月,塵世蒼茫入望明。

少為人知的是,唐繼堯在韓國享有很高榮譽,是榮膺大韓民國建國勛章的88位外國人之一。1945年韓國宣告獨立時,總理李范奭在演講中特地感謝唐繼堯,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大韓民國。李范奭年輕時在云南講武堂學習,待他回國投身反日運動,唐繼堯贈他兩萬支步槍和五萬大洋,并承諾鼎力支持。實際上,唐繼堯在從日本回國時,便曾游歷韓國,很為韓國被日本吞并而感慨,當時有詩云:

悲水愁山幾斷腸,天公何獨罪東方。

蒼生苦惱人相食,猶自笙歌?;⒗?。

衣冠猶是漢威儀,對此如何不淚垂。

大陸龍騰三萬里,快分霖雨潤藩籬。

(《游韓感賦》)

宮花苑草不成春,慘淡當年舊血痕。

龍劍橫飛歐亞日,仇人肝膽慰英魂。

(《漢城感閔妃事》)

唐繼堯對韓國獨立運動的支持是不遺余力的,絕不止對李范奭一人。他的云南陸軍航空學校就培養了不少韓國空軍飛行員,其中包括號稱韓國“空軍之母”的權基玉。

我曾在中國香港淘到左舜生簽贈唐筱蓂的《近三十年見聞雜記》。唐筱蓂即唐繼堯之子,步父親后塵,也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唐繼堯下野時曾寓居香港,在港布局資產,故他去世后,后人多有居香港者。且唐繼堯在港時頗得陳炯明支持,故后來陳炯明下野后,在港組建中國致公黨,自任黨魁,而唐雖已重新主政云南,卻甘愿為其副魁。唐筱蓂也步父親后塵,后來也投身政黨運動,為中國民主同盟的締造者之一。

唐繼堯的內侄女施慶仙從小養在唐家,與唐筱蓂一起長大,二人在日本留學時相愛,但礙于近親關系,且受到家庭反對,未能結合。施慶仙后改名施莉俠,是云南第一個女博士,更是一代詩媛,在日本出版有詩集《唐人曲》。她終生未婚,迭遭運動沖擊,作品大多隨風而逝,詩名也不為人知,令人惋惜。她之所以成為詩人,一是她少時曾得到狀元袁嘉谷的指點,二應是她成長在唐家,有這樣一個雄姿英發又意興遄飛的姑父,潛移默化所致吧。當年,她從巴黎大學學成回國,在上海大夏大學任教,時人便有詩稱羨:

春生秋老話南施,昔日花都第一枝。

六載歐游驚碧眼,半生漂泊盡成詩。

猜你喜歡
詩歌創作
論道教對劉禹錫詩歌的影響
談徐志摩詩歌創作的藝術特色
戴望舒詩歌創作的獨特性略析
偏愛這不息的變幻
淺論龔自珍詩歌中的愛國主義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響的比較分析
送學生一方舞臺,展學生多方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