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鏡輔助小切口在慢性包裹性結核性膿胸手術中的應用

2021-08-23 19:19林震宇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創傷微創

林震宇

摘要:目的 主要為分析慢性包裹性結核性膿胸經過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治療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30例慢性包裹性結核性膿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抽樣法分參照組(15例)、實驗組(15例依次給予傳統開胸手術和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治療,時間2020年6月~2021年6月,針對手術各項指標和并發癥進行對比。結果 和參照組相較,實驗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與拔管時間均較短,并且,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且少,和參照組具有鮮明差異(P<0.05),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兩組P<0.05,其中,實驗組高出參照組20.00%。結論 胸腔鏡輔助小切口對患者造成創傷小,并且有效縮短了住院治療時間,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關鍵詞:創傷;微創;慢性結合包裹性膿胸;胸腔鏡輔助小切口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160-01

慢性結合包裹性膿胸為結核患者延誤了疾病治療的嚴重并發癥,結核性膿胸常來源于結核性胸膜炎,因急性滲出期治療措施欠佳,致使胸膜腔積液局限、遷延、包裹所造成,該類患者治療較為困難,藥物難以治愈,并且極易復發,主要常見原因是存在殘腔[1]。故選取恰當的外科治療手段與時機為治療的關鍵。目前對于該病治療方式眾多,比如,顯示胸腔鏡包裹性膿胸引流及纖維膜剝脫、胸腔纖維板剝脫術、纖維板剝脫術等[2-3]。隨著胸腔鏡手術的不斷改進與手術技術的成熟,將微創治療用于慢性結合包裹性膿胸治療中,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0例慢性包裹性結核性膿胸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符合手術指征,對本次研究目的了解,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存在血液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同時參與其他研究者。其中,參照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齡21~57歲,平均(39.20±1.47)歲,實驗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齡22~57歲,平均(39.24±1.61)歲,兩組納入慢性包裹性結核性膿胸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開胸手術,術前應用B超定位標記出病灶膿腔的范圍,常規后外側開胸,從膿腔范圍上緣肋間進胸,游離增厚壁層胸膜,分離間隙,開胸器撐開肋骨,之后穿刺抽吸膿液,定位病灶與留取標本,吸盡膿液并用刮除肉芽組織,隨后使用碘伏紗布擦拭膿腔。應用電刀打開增厚臟層胸膜將肺組織暴露,若臟層胸膜與肺粘連緊密致完全剝離困難,用尖刀作十字切口使肺組織盡量復張。之后縫合和常規留置引流管。

實驗組給予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治療,全身麻醉后使用雙腔氣管插管,取健側臥位。在腋前線、腋后線間沿著肋間隙切開,主要依據術前通過B超檢查、胸片、CT掃描等影像學所見結果確定位置。再依據上述定位取第5、6或第7肋間做一切口,約4cm小切口作為基本操作口,另外,術中視需要決定是否進一步延長或加輔助孔。于胸大肌后緣和背闊肌前緣之間沿前鋸肌纖維分開,單側肺通氣后切開肋間肌及壁層胸膜進入胸腔。

1.3 觀察指標

對比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各項檢查指標。

(1)患者經治療后不適癥狀均消失,未見全身癥狀,通過影像學檢查示肺組織完全復張,胸膜未見或僅有輕微增厚,即為顯效;有效則指經治療后肺復張功能基本恢復,但仍存在復張不全癥狀;手術后各類不適癥狀均未得到改善,即為無效。

(2)各項手術指標含住院時間、拔管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文章所得數據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項手術指標結果

和參照組相較,實驗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與拔管時間均較短,并且,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且少,和參照組具有鮮明差異(P<0.05),見表1:

2.2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兩組P<0.05,其中,實驗組高出參照組20.00%,見表2:

3 討論

結核性膿胸多來源結核性胸膜炎急性滲出期,因忽略了積極抽胸腔積液這一措施,再者因耐藥結合桿菌感染者過多,長期抗結核治療效果欠佳,導致病情進展播散至胸膜與肺部空洞破潰污染胸腔而致[4]。臨床主要以胸膜纖維板剝脫術為首選方法,并且無論是常規胸外科切口還是采用胸腔鏡行微創手術,既能有效解決纖維板對肺組織的束縛,又恢復了胸廓和膈肌運動,同時對肺功能改善也有重要作用[5]。

王成[6]通過對164例患者通過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施行胸膜剝脫術治療,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均經一次手術治愈,無圍手術期死亡患者,可見對慢性包裹性結核性膿胸的行使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治療是一種較為合理的手術方式。文章依據上述優勢現將慢性包裹性結核性膿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開胸手術和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的效果,本文所實施的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是將電視胸腔鏡手術和小切口開胸術相結合,取長補短,從而更易完成胸膜剝脫術,主要在胸腔鏡輔助下做一個肋間小切口[7]。該手術開口小,縮短了開關胸時間,并在分離胸腔致密粘連時可于直視下完成手術,并且可完成死角位置的操作,相比傳統手術,其盲區、死角暴露更為充分,由于手術視野好故手術操作精確無誤。另外,其避免了常規開胸對背闊肌、前鋸肌等肌群的損傷,保持了胸壁肌肉的完整性,同時克服了開胸手術帶來的損傷和肩關節活動障礙等缺點[8]。行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雖可導致肋骨牽開程度受限,但相比傳統開胸手術,患者術后恢復程度更好。由本研究結果可知,通過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治療的患者總有效率達到100.00%,相比傳統開胸手術顯著較優,另外,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與拔管時間短,并且,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且少,和參照組具有鮮明對比(P<0.05)。

綜上所述,證實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可行性,并且對患者造成傷害小,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永. 胸膜纖維板剝脫術治療慢性結核包裹性膿胸患者的臨床觀察[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2):181-182.

[2] 陳穎葦,張正,廖永德,等. 帶血管蒂肌瓣填充殘腔治療慢性結核包裹性膿胸的探討[J]. 臨床肺科雜志,2014,19(10):1835-1837.

[3] 馮勇,梁洪斌,丁衛忠. 慢性巨大結核性膿胸的手術治療方式探討[J]. 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2018,7(4):305-310.

[4] 高華,孟景玲,張曉英,等. 慢性結核性包裹性膿胸行纖維板剝脫術的護理[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6):104-105.

[5] 和進堂. CT定位下行局限性結核性膿胸胸膜外定點清除術的療效分析[J]. 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2017,6(4):345-347.

[6] 王成,金鋒. 胸腔鏡輔助小切口在慢性包裹性結核性膿胸手術中的應用[J]. 中國防癆雜志,2018,40(12):1267-1270.

[7]LIU, ZHAO, CAO, SIZHE, ZHU, CHANGSH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Thoracoscopic Hybrid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II Tuberculous Empyema[J]. Annals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s of Asia,2015,21(6):523-528.

[8] 石錦輝. 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早期干預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療效觀察[J]. 吉林醫學,2013,34(25):5169-5170.

猜你喜歡
創傷微創
分析微創無痛治療齲齒的效果
微創拔牙術對下頜復雜阻生齒患者治療效果及術后疼痛的影響
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
不翻瓣微創口腔種植的臨床研究
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創傷性脾破裂療效觀察
低位竇道傷口2例治療經驗及文獻復習
格羅瑞創傷后的女性自我
淺析《儀式》中塔尤創傷的根源
兩種麻醉方法對老年創傷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胰腺微創手術,第二天可下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