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位竇道傷口2例治療經驗及文獻復習

2016-12-13 11:45蔡秋鳳蔡蘊敏肖蘭吳曉鳳
上海醫藥 2016年22期
關鍵詞:創傷竇道

蔡秋鳳+蔡蘊敏+肖蘭+吳曉鳳

關鍵詞 創傷 竇道 潛行 濕性愈合 體位引流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22-0038-02

Experince in treatment of two patients with low sinus wound and literature review

CAI Qiufeng, CAI Yunmin, XIAO Lan, WU Xiaofeng

(Malu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 Shanghai 201800, China)KEY WORDS: wounds; sinus; stealth; wet healing; postural drainage

隨著傷口愈合理念由干性愈合向濕性愈合[1]轉變,臨床應用新型濕性敷料促進傷口愈合逐漸成為新的傷口治療方法,對于存在潛行、竇道等空腔的傷口通常會選用填塞濕性敷料緩解炎癥、填充肉芽組織、促進傷口愈合。但是,臨床一些較深的體表及體腔竇道(特別是低位竇道)、潛行傷口往往因引力、體位等原因致滲出液大量積聚在竇道或潛行底部,使炎癥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炎癥蔓延、浸潤更深、范圍更大。一般醫生會采取如負壓、加壓、切開等治療方式,使竇道保持引流通暢。本文報道分別用切開引流和體位引流處理2例患者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1 病例介紹

病例1:患者男,57歲,有吸煙史和糖尿病史,平時血糖控制在7~9 mmol/L,右下肢外傷血腫致局部感染傷口不愈15 d,傷口位于右下肢脛前,創面面積6 cm×5 cm,6點方向竇道深5 cm,開口0.4 cm,傷口周圍皮膚紅腫痛,伴體溫升高。按照TIME原則對傷口進行評估,得分8分。入院后,內分泌科行規范治療,控制血糖,給予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飲食,下肢抬高減少活動。采用竇道低位向上縱向切開3 cm,形成上下貫通2個傷口,生理鹽水常規沖洗,分別填塞愛康膚銀,覆蓋泡沫敷料,繃帶固定,依據滲出情況決定換藥頻次,病程82 d。

病例2:患者男,38歲,有吸煙史,右下肢外傷血腫致局部感染傷口不愈19 d,傷口位于右下肢脛前,創面面積3 cm×7.5 cm,6點方向竇道深4.5 cm,開口0.3 cm,口小底大形,傷口周圍皮膚紅腫痛,體溫正常。按照TIME原則對傷口進行評估,得分9分。入院后,給予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飲食,下肢抬高減少活動,著重強調抬高過程中關鍵注意點即保持竇道開口位于竇道底部的下方。借助吸痰管連接抽吸生理鹽水注射器反復沖洗竇道,直至沖洗液清晰為止,抽吸竇道內殘余沖洗液,填塞愛康膚銀至竇道底部,覆蓋泡沫敷料,繃帶固定,依據滲出情況決定換藥頻次,病程54 d。

2 討論

本文2例患者的傷口相似,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均達到治愈效果,既減少患者2次切開帶來的痛苦,又達到傷口愈合目的。病例2愈合時間短于病例1,可能是病例1存在糖尿病,且年齡高于病例2,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傷口愈合。

針對竇道、潛行等各類空腔傷口,治療方式有多種,但各有利弊:1擴大創面直接切除竇道,雖有一定的療效,但手術風險高,局部創傷大,且效果難以確定,給后續治療帶來困擾[2]。2在竇道、潛行的低位切開引流或腔隙過大時應做多個對口引流[3],促進分泌物排出,但此舉往往會擴大傷口面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③負壓技術能有效促進竇道傷口愈合[2],但費用較昂貴[3],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承受。④利用壓力療法對竇道、潛行等空腔慢性傷口進行加壓治療,可使空腔快速閉合[4],但操作過程中對操作者要求較高,要掌握壓力治療的時機,壓力大小控制,另外傷口部位對壓力治療有一定影響[4]。體位引流常被用于肺部疾病,借助重力將氣道內的黏膜分泌物和壞死腐敗組織排出體外[5],解除呼吸道梗阻癥狀,效果明顯。因為體位引流不僅有恒定的引流壓力[6],而且方便、經濟、易得。本文借鑒呼吸道排痰經驗,在低位竇道治療中試驗性使用體位引流,通過肌肉收縮擠壓模擬拍背,促進引流液排出,配合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竇道傷口,減少局部微生物含量,濕性敷料填塞竇道底部,吸收部分滲液,多管齊下,治療效果明顯,既避免了切開引流帶來的痛苦、又減少了負壓引流的高額經濟支出。

參考文獻

[1] Woo KY. Health economic benefits of cyanoacrylate skin protecta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superficial skin lesions[J]. Int Wound J, 2014, 11(4): 431-437.

[2] 李中華, 王海琴, 楊波, 等. 不同方法治療患者慢性竇道的效果比較[J]. 中華燒傷雜志, 2014, 30(1): 72-75.

[3] 王威, 李進, 韓春茂, 等. 傷口治療與護理的常見誤區及處理方法[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2, 18(25): 3093-3096.

[4] 張冰燕, 龍小芳, 殷英, 等. 慢性傷口空腔加壓治療的效果觀察[J]. 護理學報, 2015, 22(1): 37-38.

[5] 賈可, 趙軻. 改良式體位引流在治療肺葉切除術后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20): 10-12.

[6] 朱佳福. 引流方式對跟骨骨折手術切口愈合的影響[J].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3(12): 1003-1004.

猜你喜歡
創傷竇道
右脛骨Brodie膿腫急性發作伴軟組織膿腫及竇道形成1例并文獻復習
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創傷性脾破裂療效觀察
腹部手術后腹壁竇道形成原因及處理
格羅瑞創傷后的女性自我
淺析《儀式》中塔尤創傷的根源
兩種麻醉方法對老年創傷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小小少年遭受的心理創傷和遇見的美好
經竇道造影判斷螺旋CT 觀察膽道引流術后T 管竇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結核性竇道合并感染1例
頑固性胸壁切口竇道的外科修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