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遠程監護技術和動態心電圖監測技術在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心電圖監測中的應用效果對比

2021-08-23 19:19胡帆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心血管疾病

胡帆

摘要:目的 研究心臟遠程監護技術和動態心電圖監測技術在對心血管疾病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間收入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法分為兩組均50例,對照組動態心電圖監測,研究組實施心臟遠程監護,觀察兩組心臟事件以及ST段異常檢出情況。 結果 研究組室性心動過速12.00%、ST-T段異常改變16.00%、室性期前收縮20.00%、房性期前收縮18.00%發生率高于對照組0.00%、2.00%、4.00%、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心血管疾病患者經過心臟遠程監護下,能夠準確對患者心電進行檢測,檢出異常率較高,有利于患者及時就診,值得應用。

關鍵詞:心臟遠程監護技術;動態心電圖;心血管疾病

【中圖分類號】R714.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8-174-01

心血管疾病發病存在突發、危險性,常規心電圖檢查在診斷上存在一定難度,容易出現漏診,導致患者無法獲得有效治療[1]。想要防治心血管疾病,需要對患者心臟長期監測,而常規心電圖診斷特異度靈敏度效果較差[2]。近年來隨著臨床開始開展心臟遠程技術、動態心電圖技術,目前均在臨床獲得廣泛應用,為患者爭取了救治時間,降低了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本文通過將兩者監測技術納入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100例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研究,按隨機法分為兩組均50例。納入標準[3]:①均符合心血管疾病診斷標準;②精神正常,認知功能正常;③相關資料均完善;④知曉本文相關研究。排除標準:①精神異常;②無法配合本文研究;③存在嚴重內科疾病者。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為26-76歲,平均(54.74±3.54)歲。研究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為26-75歲,平均(54.22±3.34)歲。上述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可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動態心電圖監測,在患者胸前部位涂抹導電液體,將動態心電圖分析儀的電極貼在胸口位置,使用膠布對電極固定。獎電極片導線與記錄盒連接,患者斜肩跨好記錄盒,以不影響日?;顒訛橐?。實施動態心電圖分析儀,持續記錄患者24h中情況,包括活動、臥位、坐位等情況下心電圖,患者需要在24h內保持平和的狀態,避免進行劇烈運動。發放記錄本,詳細記錄患者24h活動情況,包括日常的行為與感覺情況。

研究組實施心臟遠程監護,使用三導便攜式動態心電圖記錄坐位心電監護終端,監測患者24h心電圖。將心電監護終端與GPRS網絡監護中心聯網,心電監護終端監測數據,可實時傳送到GPRS網絡監護中心,經過計算機記錄與分析數據。將診斷結果與對應的處理措施,通過網絡反饋到心電監護終端。監測期間,需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現心悸、胸悶等癥狀后,需要及時記錄,以及具體感受,通過短信的方式記錄,發送到GPRS網絡監護中心。監測過程中,告知患者注意避免靠近存在電場或者磁場的地方,并定期進行體位更換,同時要避免開展劇烈運動,防止對心電圖監測結果產生負面影響。

1.3 觀察指標

記錄心臟事件以及ST段異常檢出情況[4]。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室性心動過速12.00%、ST-T段異常改變16.00%、室性期前收縮20.00%、房性期前收縮18.00%發生率高于對照組0.00%、2.00%、4.00%、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血液粘稠、高血壓等原因,使得患者心臟出現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對人類健康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發病高且致殘率高[5]。心血管疾病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常規心電圖難以確診,會導致漏診情況出現,使得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救治,導致患者需要長時間對心臟實時檢測。心臟遠程監護技術,能夠使得心血管疾病患者從醫院監護轉移到院外監護,連續對患者心電活動檢測,及時了解異常情況,將信息傳送救治,爭取了患者救治時間,降低諸多疾病的致殘致死率[6]。

本文通過將心臟遠程監護技術和動態心電圖監測納入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室性心動過速12.00%、ST-T段異常改變16.00%、室性期前收縮20.00%、房性期前收縮18.00%發生率高于對照組0.00%、2.00%、4.00%、2.00%,P<0.05。由于心血管疾病是突發性且暫時性的,常規心電圖對疾病診斷會出現難以確診的情況,會造成漏診的情況,對患者救治造成較大的影響[7]。為了避免出現心血管疾病,需要對患者長期進行檢測,其中動態心電圖能夠持續記錄患者的心電活動,獲取長期的心電活動變化趨勢,可更為全面、細致地掌握患者的心電活動記錄患者日?;顒酉录毙园l作的情況,利于對患者病情的評估。動態心電圖主要通過對患者心率變化、晝夜節律等開展24h不間斷動態監測,為臨床后續診斷與治療以及預后評價提供可靠依據[8]。在監測患者心電活動后,通過計算機將所有數據分析處理,避免出現漏診情況,為后期診斷提供重要參考。心臟遠程監護技術,能夠對心血管疾病實現長期監測,從醫院轉移到院外均積極監護,能夠持續的監測患者心電活動,監測期間及時發現患者異常,將癥狀信息傳入心臟遠程監護,使得患者救治效果提升。心臟遠程監護技術下,能夠為患者爭取足夠的救治時間,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致殘率。而且遠程監護無需更換電池,在遠程監護技術在依舊能夠持續監測3天,適合患者長期佩戴,使用范圍較廣,對于部分高危人員的檢測,以及轉運期間的檢測,利用遠程監護技術,均能夠及時診斷患者病情,有利于及時采取治療措施[9]。與常規心電圖患者相比,實施動態心電圖的優勢,在于能夠持續記錄患者24h內不同狀態下心電信號,準確捕捉異常的心電現象。心臟遠程監護技術,主要是監護中心服務器、GPRS 網絡監護中心、心電監護終端組成,其中終端負責收集采集患者心電信號,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心電信號,網絡監護及時對采集到的信號分析,將診斷結果與處理措施,反饋到監護終端,告知患者于醫護人員,有效對患者心電圖實施分析,達到了持續監護的意義[10]。

綜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時采取心臟遠程監護,能夠對患者心電活動及時監測,及時發現患者異常,確?;颊攉@得治療,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洪兵. 心臟遠程監護技術和動態心電圖監測技術在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心電圖監測中的應用效果對比[J]. 當代醫藥論叢,2021,19(5):13-14.

[2] 王露露. 24h動態心電圖監測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判斷價值[J]. 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20,9(2):16.

[3] 張小鵬,王震. 比較分析心臟遠程監護技術和動態心電圖在心臟事件中的應用效果[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12):97-98.

[4] 陳強,楊超,楊法.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動態心電圖聯合動態血壓同步監測的結果及臨床意義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5):27-29.

[5] 劉暉,胡濤. 心臟遠程監護技術、超聲心動圖及動態心電圖診斷無癥狀心肌缺血的準確性[J]. 中國醫學裝備,2017,14(10):90-93.

[6] 劉暉,姚亞利. 心臟遠程監護技術、超聲心動圖及動態心電圖診斷心肌缺血的準確性比較[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11):41-44.

[7] 盧喜烈. 第17屆中國遠程心臟監護技術學術會議暨第8期全國遠程動態心電技術高級培訓班順利召開[J]. 實用心電學雜志,2021,30(2):97.

[8] 胡耀武,張玉蓮. 動態心電圖和動態血壓同步監測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20,26(1):62-66.

[9] 范丹丹. 遠程心電監測與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中的診斷價值比較[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7):69-71.

[10] 沈金鏈,陳穎敏,卜軍,等. Smartpatch長時程動態心電圖對心房顫動消融術后復發的監測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20,34(2):124-127.

猜你喜歡
動態心電圖心血管疾病
動態心電圖及心臟彩超與冠脈造影對冠心病的診斷分析
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對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診斷價值比較
更年期女性動態心電圖ST—T變化的臨床意義
動態心電圖應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診斷中的臨床價值評估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臨床應用
動態心電圖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術后的應用及臨床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