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例子”作用 落實訓練要點

2021-08-23 04:59李銀英
考試周刊 2021年63期
關鍵詞:語文要素例子作用

李銀英

摘 要: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增加了語文要素這一元素,每個單元安排必要的語文知識,優化學習的策略,這樣更有利于發揮教材的“例子”作用,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發展。本篇文章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為例,緊扣語文要素,從整體解讀、重組教材、強化自學、輻射勾連四個方面入手,充分發揮教材“例子”作用,讓學生學會依例學習,觸類旁通,真正落實語文訓練要點,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為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奠基。

關鍵詞:小學語文;“例子”作用;語文要素

學生在平常說話和習作時,常常說著說著就跑題了,或者說得沒有條理,或者不能圍繞一個意思來表達。部編版教材在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提出了“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和習作時,能圍繞一個意思寫”的讀寫語文要素。教學中,教師要緊扣這一語文要素,充分發揮教材“例子”作用,落實好訓練點,引導學生在感知、體悟的基礎上進行實踐運用,內化知識點,為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 整體解讀,明確從單元到每課的訓練目標

單元導讀上明明白白寫著“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習作的時候,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合在一起,就是“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的讀寫。第一句是“閱讀”訓練目標,第二句是“習作”訓練目標?!白x”和“寫”之間關系很密切:一段話中的某個關鍵語句往往就是這段話的中心句,也就是習作時圍繞著寫的“一個意思”。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中“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這句,就是這一段的關鍵語句,即中心句,同時,這段話也是圍繞這“一個意思”寫的。

本單元的第一課的三首古詩《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以及園地編排的《早發白帝城》,詩的題目就告訴了學生詩的內容是寫哪里的景物,或者是與什么景物有緊密聯系。學生可以這樣理解,這幾首詩的題目,就等于一篇文章中的“關鍵語句”。讀懂了詩題,就能借助詩題大概地理解整首詩的意思了。如,《望天門山》中,“望”就是看見,本詩描寫的正是詩人李白乘舟出川,經過天門山江段時所“望”見的壯麗景象。詩人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此,即使是古詩,在讀法和寫法上,也有幫助學生理解詩意的普遍性方法。這其實就是古詩閱讀教學與單元語文要素之間的聯系。

本單元余下的三篇課文,分別是《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三篇課文無論在整體結構上,還是一些具體段落的寫法上,都具有相同之處,在語文要素的落實上,能夠形成合力?!陡火埖奈魃橙簫u》從全篇看,采用的是總分總的構篇方式,全文圍繞“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來寫的,這句話是理解全文的關鍵語句。文章中,很多段落也有關鍵語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整個自然段寫了什么意思,如第二自然段的“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第四自然段“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第六自然段的“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逗I小城》先寫了街道盡頭的大海,接著寫了海灘,然后描寫了小城中的庭院、公園和街道,最后在篇末總結“這座海濱小城真是又美麗又整潔”,是全文的中心句、關鍵句。最典型的是第4、5、6自然段的關鍵語句“小城的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小城的公園更美”“小城的街道也美”,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各段的意思?!睹利惖男∨d安嶺》一文也是總分總的結構,具體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向學生展現了小興安嶺誘人的景色。文章開頭,簡潔明了地概括了小興安嶺的特點:樹多,這一句話也奠定了行文的線索,每個季節都是圍繞樹來寫的,抓住每個自然段開頭寫樹的句子,也就很自然地隨著文字走進了小興安嶺的那個季節。三篇課文后面的思考練習題,基本都是圍繞單元語文要素來設計的。

這樣對整個單元進行整體解讀,教師就能明確從單元到每篇課文的訓練目標,教學時就能依托教材的例子作用,采用“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落實單元讀寫訓練要點。

二、 巧妙重組,實現從篇章到板塊的訓練過程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教材內容的安排,應避免煩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睘榱烁行У匕l揮教材的例子作用,為了更好地在教學中落實單元語文要素,提高學習效率,備課組在研讀教材時,融合了集體的智慧,對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按以下板塊進行教學。板塊一:單元篇章頁+《18 富饒的西沙群島》+語文園地六“詞句段運用”;板塊二:《19 海濱小城》+《20 美麗的小興安嶺》;板塊三:語文園地六“交流平臺”(口語交際)+習作《這兒真美》;板塊四:《17 古詩三首》+《早發白帝城》+默寫《望天門山》。

這里,備課組對教材進行了四處改變重組:一是把單元第一篇課文《古詩三首》移到最后教學,相比現代文,古詩對學生來說更加抽象,理解體悟起來更難,把最難的放到最后,體現了從具體形象到抽象概括的訓練過程;二是把“語文園地六”的“詞句段運用”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有機結合,組成一個更加有層次的訓練單元,體現了“學語文是為了用語文”的教學理念;三是把《19 海濱小城》+《20 美麗的小興安嶺》組成一個板塊,意在引導學生遷移實踐,讓學生運用在板塊二中學到的方法,繼續練習并鞏固“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的讀寫訓練要點;四是把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合成一個板塊,學生經歷先說后寫,從說到寫,以寫促讀的過程,體現說與寫結合、讀與寫互促的教學思想。

這樣進行重組后,使教材的例子作用達到最優化,融聽、說、讀、寫為一體,讓學生在相似或不同學習內容中,持續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學習方法,實現了從篇章到板塊的訓練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反復不斷地閱讀理解、積累運用、內化提升,教學就取得了“1+1大于2”的價值。

三、 強化自學,彰顯從“扶”到“放”的訓練思維

統編教材按雙線結構組文,每一組課文的教學都應該緊扣語文要素逐步地、有層次地、有梯度地落實訓練點,本單元的訓練點可以融合為“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的讀寫。閱讀課文,筆者發現與這一主題相關的課文語段有很多,教學中是無法面面俱到的,所以在學習中就應有所側重,可以采取這樣的教學策略:

猜你喜歡
語文要素例子作用
《團圓之后》:“戲改”的“一個鮮明的例子”
淺談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基于語文要素優化教學路徑策略的研究
正確解讀課后習題 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在“雙線并進”中落實“雙線組元”思想
初中英語課堂妙用“舉例子”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縮宮素聯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