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價中醫針灸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優勢

2021-08-23 00:23楊志軍羅威
健康之家 2021年4期
關鍵詞: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醫治療效果

楊志軍 羅威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針灸療法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效果,并分析其優勢。方法:抽選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共5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為分組方法,將其分別納入對照組、研究組,各25例。對照組采取西醫治療,研究組加行中醫針灸治療。將臨床療效、治療后的VAS疼痛評分和5-羥色胺水平納入組間對比。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2%,比對照組的64%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VAS疼痛評分、5-羥色胺水平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行中醫針灸治療可獲得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不僅可以更有效地減輕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疼痛程度,還能抑制神經遞質,達到鎮痛目的。

關鍵詞: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醫;針灸;治療效果

帶狀皰疹是一種急性皮膚病,這種傳染性皮膚病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以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特別是頑固性、劇烈、長時間持續、呈撕裂樣或燒灼樣的神經痛,更是帶狀皰疹最為典型的特征[1]。臨床需要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進行積極的治療,以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旨在觀察中醫針灸療法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效果?,F報道如下:

1方法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間收治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共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各25例。組間年齡、性別分布等,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可采取對比。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西醫治療,涉及的藥物及用法用量為:布洛芬緩釋片,口服,1次/d,0.2 g/次;阿昔洛韋凝膠:適量涂抹在皰疹所在處,每3小時涂抹一次,6次/d;維生素B1片,口服,2次/d,10 mg/次;維生素B6片,口服,2次/d,5 mg/次。療程為1個月。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行中醫針灸治療:基于夾脊穴神經的支配特點,于皰疹所在側取曲池穴、華佗夾脊穴、合谷穴、陽陵泉穴、太沖穴等穴位,以毫針進行直刺,方法為提插捻轉瀉法,留針半小時后拔針,每日1次,連續1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將臨床療效、治療后的VAS疼痛評分和5-羥色胺水平納入組間對比。VAS即視覺模擬評分法,可用于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醫護人員仔細觀察患者神情表現,與VAS評分標準進行對照,給出0~10分的評分,對應從無痛到劇痛的不同疼痛程度。5-羥色胺為神經遞質,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其水平高低可用于反映鎮痛效果,即5-羥色胺水平越低,鎮痛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均以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對比數據的差異性。

2結果

2.1 臨床療效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治療后兩組VAS評分和5-羥色胺水平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的VAS疼痛評分、5-羥色胺水平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3討論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西醫治療方法是以阿昔洛韋進行抗病毒治療,以非甾體類抗炎藥布洛芬鎮痛、抗炎,以維生素B1和B6營養神經,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由于西醫并無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特效藥物,故部分患者會因為療效欠佳,而存在疼痛得不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可歸屬“蜘蛛瘡、串腰龍”等范疇,認為外感邪毒、內傷情志、肝脾蘊熱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原因,治療原則應以祛濕化瘀和疏經通脈為主。而針灸既可以阻滯局部神經,使痛覺無法正常經由神經傳導至大腦,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也可以通過對合谷穴等穴位的針灸,達到調節臟腑氣血、通經活絡、清熱解表、疏肝利膽、祛濕散熱的目的;同時,針刺還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抑制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的產生,從而實現理想的鎮痛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療效遠優于對照組(92%vs64%),治療后VAS疼痛評分、5-羥色胺水平均比對照組低(P<0.05)。體現了中醫針灸療法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黃麗,姬小莉.針灸聯合臭氧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療效[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30(18):46-47.

猜你喜歡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醫治療效果
普瑞巴林膠囊聯合疏肝解郁膠囊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觀察
三合三蟲湯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中醫英譯的誤譯現象探析
芻議中醫養生理念在瑜伽教學中的融入
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增生病38例臨床觀察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