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科背景下卓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2021-08-23 23:22李思靚趙君彥薛寶穎戴芳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13期
關鍵詞:新農科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李思靚 趙君彥 薛寶穎 戴芳

摘 要: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卓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勢在必行。河北農業大學卓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依托國家一流專業建設,不斷探索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建一流課程,探索啟發式、研究式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新農科;卓越農林人才;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3-0186-03

1 新農科育人新理念

2018年12月,由中國農業大學牽頭發起召開了“新農科”建設啟動會。2019年,教育部通過新農科建設三部曲——“安吉共識”“北大倉行動”“北京指南”,在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吹響了全面推進新農科建設的集結號。

新農科是高等農林教育為適應和引領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革命的快速發展,面向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新生態,緊扣國家發展需求,主動適應教育新變革和新的產業革命,依據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美麗中國等國家產業重大戰略需求,著力優化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開展課堂革命,引領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方向。

積極探索實踐融合發展、多元發展、協同發展新路,構建“農業+”“+農業”“互聯網+”的新型課程體系,創新探究式、討論式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方法,推進農林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提升農林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高標準建設一批農林類一流課程。

2 新農科背景下河北農大卓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2.1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師資結構特點

2.1.1 師資隊伍專業水準高,人才結構較為合理 截至2021年,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共有25名專業教師。年齡結構分布情況如下:35歲及以下2人、36~45歲12人、46~55歲8人、56~60歲3人;職稱結構情況:教授9人、副教授12人、講師4人;學歷結構情況:博士研究生18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5人、大學本科1人。具體人才結構分布圖如圖1~3所示。根據統計顯示:青年教師較為短缺,80%教師為中年教師,青年教師僅占8%;職稱結構較為合理,教授占比36%、副教授占比48%;學歷結構展現出人才的高階性,有72%的教師取得博士學位。

2.1.2 “內陪+外引”,師資學歷水平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不斷激發教師的內在動力,52%的教師入職后繼續深造提升學歷水平,36%的教師有出國訪學經歷。2015年后,大力引進優秀教師,先后從國內外引進5名優秀博士畢業生、太行學者和青年拔尖人才,補充到一線教師隊伍中。

2.1.3 參與眾多相關會議交流 多次參加校內外相關會議交流,比如2020年參加新財經人才培養改革研討會,分析“四新”教育新形勢,了解其他高校課程建設的新進展及取得的經驗,運用于河北農業大學卓越人才培養的實踐中。

2.2 依托國家一流專業,構建有農業特色的立體課程新體系 根據“寬口徑、厚基礎、有特色、廣適應”的課程體系設計思路,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能夠適應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新需要,構建以核心基礎能力為根本、“農業+”為融和、創新創業能力為支點的課程體系。以河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堂“農業經濟學”、校級認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土地經濟學”和翻轉課堂“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為核心,以“林業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農業企業經營管理學”“農產品運銷學”“農業政策與法規”為依托,以“園藝學概論”“畜牧學概論”“農村發展學”為拓展,以“農業經濟專題”“管理學專題”“數量研究方法”“現代農業創新與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合作經濟專題”為本碩貫通課程,以“農村調查研究方法”“三農問題調研”為實踐教學鋪墊,以“教學實習”“畢業實習”為實踐教學環節的載體,構建出系統科學的、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專業課程體系框架。實現了人才培養方案的模塊化、專業教學多元化、本碩貫通課程學術化的目標,充分發揮立體的課程體系融合,推動卓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為鄉村振興戰略輸出高質量人才提供了可靠保障。

2.3 實行導師制管理,實現科研與教學協同育人 改革教學方法,實行導師制管理,開展學術素養、科研能力培養。導師均為具有培養研究生資格的教師,主要負責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規劃,掌握學生學業完成情況,讓學生跟項目、進課題組,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本專業相關領域的能力,建立學術研究思想,確定研究方向,進而推動高質量的完成學位論文。

2.4 強化軟、硬件建設,提升保障水平

2.4.1 設置專項培養經費 河北農業大學每年核撥10萬元卓越農林人才專項建設經費,主要用于卓越班的人才培養。主要用于卓越班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團隊建設、專題研討、教學能力提升、項目建設、相關的論文發表、在線課程等教學資源建設、開展專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訓練等費用,為卓越班的人才培養與專業實踐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

2.4.2 開放性教學實習基地建設和實驗實訓中心 學校文管實驗實訓中心、各級各類校外實習基地等向卓越班學生開放。通過到實習基地實習鍛煉、短期學習,比如在農經系老師的帶領下,卓越班學生到優秀校友石嫣創辦的分享收獲農場,參加為期30d的暑期教學實習活動;到承德養殖基地、食用菌培養地、龍頭企業等實習基地參觀調研,使學生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生基本認識。積極組織卓越班學生,充分利用學校平臺參加各種學科競賽、虛擬仿真實驗等平臺,為學生創造各種學習鍛煉的機會,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3 卓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效果

卓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于2014年9月獲批,從2017級開始進行試點分類培養,具體采用學生自愿申請、學院審核的方式確定人選的“擇優選拔制”方式,在1年級第2學期進行,政治素質過關、品行優良且專業排名前50%的學生可以申請。2017級通過嚴格審核后,有29名學生進入卓越班學習,選拔人數占專業總人數的43.28%。經過1學年的培養,從其2018—2019學年2學期分別選擇4門和3門學科基礎課和核心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與同專業復合應用班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對比分析結果顯示,2018—2019學年卓越班所有課程的平均分均高于復合應用班,成績優秀率除英語3外其余課程成績優秀率也高于復合應用班,不及格率低于復合應用班。因此,卓越班學生的成績普遍優于符合應用班。

4 新農科背景下提升卓越農林經濟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選擇

4.1 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深化農林經濟管理人才供給側改革 加快構建“農業+”“+農業”“互聯網+”的新型專業課程體系,培育一批省級及以上的一流課程群,大力發展線上線下混合課程,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優勢,拓展學生專業水平和視野,培養一批懂現代農業經濟、善管理、會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現代鄉村治理等鄉村振興人才。

4.2 以“新基建”為目標,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通過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和各類學科競賽活動開展創新教育,引導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年級組建團隊,協同學校創新創業中心,以項目、課題、各種大賽等為支點,翹動學生投入實踐創新動力,團隊協作提升成果轉化率。比如,依托“調研河北”“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實訓大賽”等,鼓勵學生發表高水平論文,提高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培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有華,王嬋.“四新”背景下農林經濟管理卓越人才培養創新[J].西部學刊,2020(14):53-55.

[2]蔡海生,趙小敏.加快培養農林卓越人才,精準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新時代江西農業大學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的“四新”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20(5):8-11.

[3]包軍.推進新農科建設培育卓越農林新人才——以東北農業大學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21(2):9-14.

[4]胡瑞,劉薇.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基于“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實證分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8(01):12-18.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新農科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基于新農科建設背景下的《動物生理學》課程思政建設初探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