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服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教學研究

2021-08-31 21:57葉曉晴
錦繡·中旬刊 2021年9期
關鍵詞:漢服教學方法

摘要:近幾年,隨著服飾的改良,漢服中夾雜一些刺繡等文化元素再次流行起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而漢服所帶有的特定的文化內涵,單靠學生自己理解是很困難的,教師系統地講解也不能讓漢語學習者全面掌握漢服文化知識。本文旨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提出相關的課程類型以及相應的教學方法,幫助漢語學習者充分掌握漢服所傳達的中華文化的內涵。

關鍵詞:漢服;跨文化教學;教學方法;課程類型

一、跨文化交際及跨文化教學

(一)跨文化交際

胡文仲先生在他的《跨文化交際概論》一書中提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從事交際的過程就是跨文化交際”;祖曉梅也在她的《跨文化交際》一書中歸納了跨文化交際的幾個重要特點:“跨文化交際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流;跨文化交際是通過象征符號來實現的;跨文化交際是一種動態的過程;跨文化交際是一種雙向的互動;跨文化交際的目標是創建共享的意義”。說到底,跨文化交際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文化差異是跨文化交際研究的主要內容,而文化差異的存在會導致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際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阻礙。因此,我們要注意其中常出現的問題并設計相應的解決方案。

(二)跨文化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跨文化交際,國際中文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漢語學習者的漢語交際能力和跨文化意識。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教學,而文化的內容又紛繁復雜,廣義上講,文化包括歷史、地理、文學作品、藝術及社會制度等多方面的內容。對于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來說,如果不了解所處國家的文化因素,像詞匯的文化內涵、語言表達的文化規則等,就一定會因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信息的傳遞不準確和交際的障礙而產生刻板印象。因此,對外漢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時刻注意到種族、性別、階層、宗教等隱含的文化信息,要采取尊重、包容的態度,培養自身的多元文化意識;同時,教師要針對接觸到的文化差異,對漢語學習者進行細心地引導,幫助他們真正地認識、了解并適應新的文化環境。

二、漢服跨文化教學的課程類型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同中華文化一樣,它大量吸收來自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最終形成了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服飾文化。關于對中國傳統服飾的介紹多圍繞旗袍和少數民族服飾,而漢服文化大多是作為知識拓展,很少對有詳細地介紹和系統性的課程安排。因此,漢服文化要想在海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需要更系統、更專業的指導,所以在海外學??梢蚤_設一門漢服文化課程。我們可以將漢服文化課設置成以下三種課型:

(一)文化必修課

必修課一般都是學校直接規定好的,這些課程必須要修完,因為它重點強調知識技能的基礎性、系統性與完整性,內容也相對清晰、穩定。因此,海外學??稍O置與漢服文化相關的基礎課程,以教師講解為主,向學生講授漢服文化的基本知識,讓漢語學習者對漢服文化有基本的了解,能基本掌握漢服的起源與發展、結構、配飾以及相關詞匯等。

(二)文化選修課

選修課一般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的,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用來開闊視野的,選修課一般關注較深、較廣、較新的知識技能,有較大的彈性,也必須隨時代變化及學生的要求進行及時調整。因此,海外學??梢哉髑鬂h語學者的學習意愿與學習訴求,設置相應的文化課程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將服飾的某些特點作為教學任務,通過分小組討論及展示來檢驗學習者的學習成果;教師也可以播放漢服的穿戴視頻或者與漢服相關的影視片段,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漢服并對其產生興趣,為接下來的文化實踐課做準備。

(三)文化實踐課

本處所說的“文化實踐課”是在課堂之外進行的文化教學實踐,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因為這是一種體驗式教學,所以學習者能接觸到與漢服文化相關的真實環境。在本科階段,我所在學校的教師與其他高校教師聯合舉辦了類似的文化活動,為留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實踐環境,學生對那次的活動也非常感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在活動結束后,他們還談到對那次活動的心得體會。民俗文化最重要的是親身體驗,因此,漢服文化可以同中國傳統節日、禮儀等相結合。

三、漢服跨文化的教學方法

漢服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可以更加直觀地傳遞文字符號難以表達的信息,也可以使中華文化的內涵被表達、學習和傳授。當漢服被穿戴時,所展現的服飾的形態美、色彩紋飾之美與穿著者的儀態美都可以被觀察到。漢服在國際交流場合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非語言傳播符號之一。因此,漢服文化知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系統地講解:

(1)常規講授法。漢服及其文化知識中有許多生僻詞語及文化詞匯,如:“襦裙、衽、裾、簪子、禮儀之邦”等,對于漢語學習者來說,這些相對于其他詞匯來說較難,因此在漢語學習者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講解為主,幫助學生慢慢理解。

(2)直觀形象法。在文化課程的學習中,很多抽象且生僻的詞讓漢語學習者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如果通過圖片、視頻,亦或者是實物給學生展示相關內容,比語言解說更有效果。因此,適當地采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激發漢語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也能緩解他們對中國服飾文化的畏難情緒。

(3)語境體驗法。漢服是衣服的一個分類,可以被穿在身上,既好看又能輕易辨認民族身份。無論何時何地,教師都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堂以外的真實的漢服文化環境,讓漢語學習者通過相關的漢服文化講座、中國的傳統節日、禮儀文化以及各學校的漢服社團等聯合舉辦活動,方便他們親自體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學習漢服文化知識。

四、結語

漢服消失幾百年后的再次興起,正體現了當代社會對精神文明的新追求,更是中華文化頑強生命力的體現。本文闡述了跨文化背景下的漢服文化教學,最好的途徑就是在體驗中感受,在感受中領悟。通過漢服跨文化教學課程的設置及教學方法的提出,可以讓漢語學習者親身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但必修課一味地講解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效率相對較低;選修課又僅限于課堂實踐,沒有真實的體驗環境,漢語學習者也不能全面地了解漢服,因此,通過語境教學法彌補前兩個課型的不足之處,希望能對對外漢語漢服文化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蔣玉秋等.漢服[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7.

[2]楊淑慧.中國服飾文化的國際傳播[D].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3]吳少偉.對外漢語古代服飾文化教學研究[D].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4]許彩云.漢服運動發展及其跨文化教學研究[D].山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

[5]何志攀,楊夢醒.漢服選修課的理想與現實[J].中國民族教育,2017(02):39-42.

作者簡介:葉曉晴(1997—),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單位:黑龍江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猜你喜歡
漢服教學方法
Viral Revival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院校音樂選修課信息化教學方法與實踐探索
留學生創辦漢服社讓外國人愛上漢服
同袍異路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上臺說漢服
時光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