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電商直播生態體系建設研究
——以網紅經濟賦能為例

2021-09-04 03:09白悅華
品牌研究 2021年8期
關鍵詞:網紅農產品電商

文/白悅華

(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一、發展現狀分析

(一)電商平臺掀起助農熱,公益直播逐漸壯大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然而新冠疫情的暴發導致大量農產品滯銷,為防止疫情擴散,部分物流停運。3月起,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復工復產后,農產品滯銷成了各地村干部亟待解決的難題,明星、網紅,乃至縣長、村主任披掛上陣,成為直播帶貨主播,大量滯銷的農副產品通過網絡直播走進千家萬戶[1]。

即便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各地生產已經恢復,農產品滯銷、中間商壓價、市場價格波動劇烈等因素仍是農民實現增收過程中的巨大阻礙。過去因交通不便、網絡不暢,處于山村深處的農產品經常處于無人問津的境地。2020年,5G基站廣泛建立,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帶來直播賣貨的東風,助力鄉村百姓搭上電商時代的數字快車。

(二)發展困境

1.名人效應不具有持續性,本地村播同質化明顯

自“戰‘疫’助農”直播活動開展以來,名人效應幫助積壓產品找到銷路,然而依靠外力并非長久之計。以薇婭直播助農為例,直播助農不是一次性的買賣,而是通過直播間,將“電商+直播”的賣貨理念傳播到鄉村,避免貨物擠壓的情況再次出現。隨著電子商務不斷下沉,“淘寶村”如雨后春筍迅速出現,但由于缺乏市場營銷相關知識,得不到專業化培訓,本地村播缺乏趣味性,直播間氣氛低迷,同質化明顯,難以吸引大眾。

2.農產品難以塑造品牌形象

當前大部分農村電商主營產品均為農產品。就產品性質來看,各地同質化明顯,極易被取代,單次購買無法在消費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線上購買果蔬、谷物更多是一次性的消費行為,復購率較低。

3.第三方帶貨導致質量難以把控

農產品并非工廠流水線上產出的商品,自生產初期就缺乏標準化。不同散戶生產的農產品質量不同,消費者收到的商品與直播間展示的貨物存在差異。此外,由于生鮮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極易腐爛、冷鏈運輸價格昂貴,買家收到的貨物通常不如在直播間看到的那么誘人,導致了農產品差評率高、復購率低下的結果。

4.政策扶持難落地

為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當地政府出臺多項支農政策,在農村電商基地建設進程中通過免費開展直播課程、減免稅費、提供無息貸款、吸引外來人才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然而,受限于農村傳統觀念,部分村民拒絕在直播中露面,從事線上直播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因此盡管支農政策相對健全,改變廣大村民的刻板印象、尋找合適的“帶貨推薦官”依舊任重道遠。

(三)發展建議

1.結合短視頻平臺打造本地網紅IP

僅僅依靠直播賣貨并不能帶來流量,短視頻引流打造網紅IP才能帶動一方經濟發展。例如B站鄉村網紅“華農兄弟”從拍攝竹鼠養殖開始,分享每日鄉村生活,其淳樸、樂觀的生活方式吸引了眾多粉絲。[2]短短幾個月,B站賬號粉絲破500萬,且B站粉絲在視頻平臺中商業價值和活躍度較高,“華農兄弟”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開店售賣全南縣盛產的眾多農產品,包括臍橙、百花蜜等,帶動當地經濟蓬勃發展。

2.做好農產品分級,作物種植標準化

即便在完全相同的環境下生長,不同果樹的產出也可能差異明顯,然而農產品標準化直接影響了消費者購買感受。在兼顧消費者權益和農民收益的情況下,可以將農產品或畜牧產品按照色澤和個頭進行分級,操作簡單。同時,為了避免農田或養殖場產出質量不好導致收益較差,各鄉村成立生產合作社,利用政府專項政策批下來的資金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統一生產標準。農產品從新品種選育到播種、收獲、加工整理、包裝上市都應該有一套標準作為參考,但不應像工業品一樣絕對和刻板。

3.吸引專業人才進行IP定位,抓住熱點創梗

打造熱點話題,就必須了解市場需求,需要專業化人才。帶動當地經濟的網紅是否能引發粉絲共鳴將取決于定位是否準確?!叭A農兄弟”在視頻爆火后,利用流量宣傳全南縣的各類農產品,展現了淳樸的鄉村日常,帶領觀眾看到全南縣純綠色無污染的農產品,引發了公眾的親切感[3]。

二、商業模式創新

(一)商業模式概述

在孵化網紅IP賦能鄉村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中,主要分為引流和變現兩個主要任務。

1.“短視頻+直播”引流

B站作為引流平臺。在國內現有視頻平臺中,粉絲互動性較強,變現價值較高。其通過利用視頻彈幕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的互動性,UP主的粉絲質量和忠誠度全網最高,付費意愿強。但由于農產品售賣與其發展定位不符,不能大規模上線農產品銷售專區,因此可以通過制作有關農村勞作、生活記錄的短視頻吸引觀眾,達成一定粉絲規模后,在評論區置頂鏈接,引流到抖音賬號和淘寶店鋪。

直播使用店鋪賬號在淘寶直播直接售賣商品,在直播鏈接中贈送贈品或發放折扣,促進用戶關注店鋪,養成每日定時觀看直播的習慣,提高用戶黏性。

2.“跳轉鏈接+店鋪”助力流量變現

抖音作為流量變現平臺。視頻經過剪輯后直接投放抖音,由于時長更短,需要將精華部分展現,并附上櫥窗鏈接,主頁標注每日直播時間,吸引粉絲關注并消費。[4]該投放是在成品投稿基礎上的二次創作,節省了運營的時間成本。

3.O2O+預售模式

“O2O+預售”模式即先通過線上互聯網平臺進行預售,消費者下訂單后,線下按訂單組織采摘或將最近采摘的果實送出。在短視頻引流模式下,客戶及粉絲對于鄉村農產品生長狀態有了基本了解,愿意預付款項以較低價格購買商品。這種模式更能夠確保農產品的品質,減少庫存損耗,降低庫存成本,促進現金回流。

本文將站在農戶角度,利用B站投稿和淘寶直播間引流,淘寶店鋪和抖音的購買櫥窗將高質量粉絲變現。在農產品銷售上建立分級機制,根據色澤和單位重量進行分級。在村內建立生產合作社,引入外來先進技術將農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標準化,保證農產品產出質量,實現生產標準化。

(二)商業模式構成要素

客戶細分:主要針對視頻平臺上的粉絲群體。該商業模式一端連接進行生產的農戶,另一端連接關注鄉村生活的視頻觀眾。該客戶群體的畫像為平均年齡25歲的城市青年,對安逸的鄉村生活較為向往,可推廣綠色無污染的有機農產品或自制農副產品。

價值主張:對于農戶,通過成立生產合作社進行農業機械集體租賃,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實現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對于農產品可進行精細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渠道通路:主要通過不含商業元素的視頻發布吸引年輕粉絲,展示當地風光和特色企業,在評論區放置置頂店鋪鏈接;其次通過傳統的電商直播引流年紀較大的群體。在此基礎上進行視頻再剪輯,投放抖音,達成“引流+變現”一體化。

關鍵業務:抖音櫥窗和淘寶店鋪經營賣貨,及鄉村特色產業視頻創作。

核心資源:鄉村的特色產業經營,標準化生產,B站等視頻平臺的粉絲忠誠度,高消費能力,相關農業產品可通過視頻展示生產狀態,獲取客戶信任度,達成農產品預售提前回流現金的目的。

收入來源:B站視頻平臺獲得的創作收益;抖音獲得短視頻和直播收益,櫥窗賣貨收入;淘寶直播賣貨收益。相對于傳統銷售減少了中間環節,規避了采購商壓價,實現了農戶和消費者的雙贏。

成本結構:除了包含傳統勞作中的人工費用、機械費用和農資購買費用外,還有直播設備購買費用,由于成立了生產合作社,機械費用和人工費用大幅下降。

重要伙伴:與當地農機租賃公司合作,引入當地政府,為生產提供擔保和補貼,實現批量租賃和長期租約降低租金[5];與直播平臺合作,簡化認證程序,提供直播培訓課程;與視頻平臺合作,獲得助農推廣,獲取更多流量和曝光度,短時間內收獲更多粉絲。

客戶關系:與消費者關系密切,通過評論、彈幕或私信互動,并在短視頻中植入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生產流程,滿足觀眾要求,培養粉絲忠誠度。

三、生態體系建設

在商業生態的形成中,各方主體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為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最終達成多方共贏。

在“短視頻+直播=網紅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的模式下,眾多參與者共同構建生態體系。傳統鄉村電商直播模式中,人們普遍認為主播是該模式的主體、提升銷售能力的關鍵。隨著鄉村電商直播數量爆發式增長,直播同質化明顯,部分直播不惜借助民眾獵奇的心理在直播中盡顯丑態。[6]良性引流志在必行,在鄉村正能量網紅經濟賦能下,以網紅IP打造為核心,使得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打造忠誠度高、消費能力高的粉絲效應。

圖1 網紅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生態體系建設流程圖

對于鄉村而言,在建立網紅經濟的同時,需要用心經營運營賬號和店鋪,培養特色產業,利用助農專項資金購買所需專業設備,制作出高質量的文化產物。

政府啟動支農政策,尋求成功范例的幫助,作為指揮者和協調者引導鄉村在“互聯網+”的環境中前行,網紅經濟落戶農村將帶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樹立IP引導消費者關注當地自然環境,注冊店鋪幫助銷售該地區的主要農產品,提升就業率,吸引離鄉務工人員返鄉發展。

本地成立生產合作社實現機械化生產,與當地農業機械租賃企業簽訂契約。統一耕作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也能促進產品標準化。最后環節按照合作社制定的分級標準將產品分類,統一售賣,提高客戶滿意度。視頻平臺應針對部分貧困鄉村采取注冊流程精簡化等措施,同時對農產品資質進行審核,確定其為“助農項目”才可享受優惠政策,杜絕魚目混珠,幫助鄉村維權舉證。

網紅經濟落戶鄉村能夠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提升就業率。粉絲效應不僅能幫助電商賣貨,更能幫助鄉村提升知名度,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村民能獲得更多農業和非農收入,促進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活環境;農業機械租賃企業能簽訂長期、穩定的租賃合同,更好地協調機械租賃合約,將難以預測的市場需求具象化,有助于該企業解放現金流,制定固定資產購買計劃;對于視頻及電商平臺,開展專項助農政策幫助其申請退稅補貼,提升企業商譽,吸引眾多商家入駐,平臺孵化出的鄉村網紅也能為該企業帶來更多流量和收益。

四、結語

盡管鄉村電商直播在“戰‘疫’助農”期間打開滯銷農產品的效果顯著,但由于第三方帶貨具有不可持續性、假冒助農產品、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直播同質化明顯等問題存在,導致直播難以真正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

通過結合粉絲效應明顯、用戶忠誠度高的視頻平臺打造高質量田園生活實錄,激發用戶信任,引流至店鋪進行銷售,并利用抖音這一平臺進行簡單二次創作,吸引年紀較長的用戶直接購買,打造“短視頻+直播”客戶引流、“跳轉鏈接+店鋪”助力流量變現的商業模式。

利用5G基站和基礎設施建設讓農民坐上電商直播這一增收快車,助力農村脫貧工作開展,實現鄉村振興。

猜你喜歡
網紅農產品電商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電商助力“種得好”也“賣得火”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電商贏了,經濟輸了
我要當網紅
加快農村電商全覆蓋
“網紅”數學課
當網紅遇上“網紅” 國外網紅們都拒絕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