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元素與高校教育《稅法》課程的融合探討

2021-09-04 01:33吳妙
品牌研究 2021年8期
關鍵詞:稅法專業知識思政

文/吳妙

(廣州商學院會計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教育的論述中曾提出:“要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弊源烁鞯馗咝O破鹆艘粓鲆哉n程思政為主的改革創新之路。課程思政理念強調高校所有課程皆具備育人的功能,所有教職人員都承擔育人的使命,“人人都育人、課課都育人”的任務目標也要求教師在傳遞課程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承擔對學生價值觀引導的責任。本文以《稅法》課程為例,以期通過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實現“教書”“育人”的雙重教學目標。

一、《稅法》課程簡介

(一)課程描述

《稅法》課程是財會類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一般由理論知識部分和實踐模擬部分構成。其中,理論知識部分重點介紹稅收實體法,具體包括各稅種的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稅收優惠、納稅環節、納稅地點等。實踐模擬部分會在后續納稅申報的實驗操作課中完成。在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稅收法定的進程逐步加快,這就決定了《稅法》課程具有復雜性和時效性的特點。同時也對授課老師提出了要求: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理論發展與現實改革的最新動態,不斷進行調整,補充新知識;另外,在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也必然要求授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點講解與價值觀塑造的結合,從而使教學內容具有課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二)課程價值

通過《稅法》這門課程的學習,首先,能夠使學生熟悉稅法基本的理論知識,掌握中國現行稅收實體法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具備計算各稅種應納稅額的業務能力,同時也為后續實驗課程提供理論基礎。其次,學生面臨的資格證考試涉及稅法知識,本課程的學習能夠為學生考取必要的資格證書打下基礎,也為畢業后工作面臨的涉稅問題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通過專業知識與課程思政的融合,可以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培育既具有高道德情操又具備高專業素質的人才。

二、《稅法》課程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融合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專業課程的教學授課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傳播專業知識,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塑造的意識較淡薄,錯過了塑造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良好機會。課程思政要求教師在傳播專業知識的同時適時引入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當然,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引入,并非在課堂教學中生搬價值觀的內容,而是在原有的教材內容中充分挖掘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將二者緊密融合,進而實現對學生正確價值取向、專業理論素養等的綜合培養。稅法課程中思政元素非常豐富,以下僅列示出了部分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法治社會進程的推進,我國稅制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這就要求教師要緊跟改革的步伐,時刻關注改革的動態,思考稅收政策變化的背景和影響,深挖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融入課程知識中。

表1 《稅法》課程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融合示例

三、《稅法》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探索

(一)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

在思政教育過程中,需要認清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是課程思政教育實現其價值的一個前提條件。在傳統的思想教育體系中,思政課程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對學生價值觀的培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它對課程思政的建設也起著引導的作用,而課程思政又是對思政課程的一種拓展與具體運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轉型的加快,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培養要求也不再僅僅局限于知識水平的層面,對人本身所具備的思想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除了要“教書”還要“育人”。只有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兩者緊密結合,推動兩者的同向同行,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協同育人、全過程育人。

(二)加強課程思政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作為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主力軍,首先應該增強課程思政的意識,主動摒棄教師只承擔教書責任的傳統落后思想,明確教師的第二項職責:立德樹人。其次,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做有境界、有家國情懷和民族情懷的高校教師。另外,教師需要持續從知識點中提取新的思政元素,并融入課程中。就《稅法》課程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國家稅務總局等網上平臺隨時關注最新的稅收政策,并積極思考政策出臺的背景和產生的社會影響,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

(三)提供課程思政教育的配套機制保障

課程思政教育的推進實施還需要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就《稅法》課程而言:首先,應根據課程思政的要求重新編制教學大綱,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等內容融入課程思政的元素;修訂《稅法》課程配套教材,將思政元素融入具體知識點和教學案例;修訂《稅法》課程思政配套課后練習冊,將課程思政教育貫穿于課前備課、課中教學、課后思考中。其次,組建《稅法》課程思政的教學團隊,打造一批從教學內容設計、課堂講解、課后總結全公開的課程思政示范課。再次,設立《稅法》課程思政的相關課題研究項目,加強課程思政的學術研究,鼓勵授課教師積極申報課程思政的相關課題,強化對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課程思政的教學競賽。最后,應該設立課程思政建設的專門激勵機制,對在課程思政建設中表現優異的教師給予獎勵,激發教師對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

四、結語

育人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本質,也是最終目的。育人的過程就是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融于一體的過程。本文以課程思政教育為背景,探討了高?!抖惙ā氛n程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并從教師隊伍建設、制度保障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實踐路徑,有利于提高高?!抖惙ā氛n程的思政教育建設,推進國家思政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

猜你喜歡
稅法專業知識思政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憑你現有的專業知識,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房地產稅法正式列入立法計劃
如何判斷你的老板是個“精神病”
淺議稅法效力及其減損
現代化醫院統計工作的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