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傳統美德教育于高中歷史教學中

2021-09-07 02:17蔡兆軒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1年14期
關鍵詞:傳統美德歷史教學高中

蔡兆軒

摘要: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之中有明確指出,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要強化對于學生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教育,從多角度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以此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谶@一目的,本文也就如何寓傳統美德教育于高中歷史教學展開了探討,希望借此來有效優化高中歷史教學。

關鍵詞:傳統美德;高中;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4-0051

引言:我國傳統美德本就是在漫長歷史實踐過程中積累、總結而成的優秀道德思想以及道德行為,是我國幾千年發展出來的精華,具有一定的育人功效,在現如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也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歷史課程不單單只是局限于教材知識講解,其也有一定的育人功效,需要教師在歷史教學課堂注重對學生道德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認知。而傳統美德教育滲透于其中就能更好地促進這一目的得以實現,所以教師在歷史教學課堂上應該要充分發揮出傳統美德教育價值,在教學實踐期間借助傳統美德在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促進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讓學生在接受歷史教學的同時也能夠接受傳統美德熏陶和影響。

一、利用歷史人物道德形象開展傳統美德教育

要想真正寓傳統美德教育于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準確認識其機制,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歷史人物道德形象來對學生展開傳統美德教育,這樣就能豐富歷史教學內容的同時有效實現傳統美德教育[1]??v觀我國悠久歷史長河我們就能夠發現有出現較多的民族英雄,如愛國詩人屈原、收復臺灣成功的鄭成功、驅逐倭寇的戚繼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為天下人謀福利的林覺民等等,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夠發現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即可將這些愛國志士以講故事的方式來為學生塑造出人物典型,通過歷史人物道德形象來豐富歷史教學課堂內容,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美德教育的價值,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與熏陶,從而真正有效發揮出美德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價值。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到我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時候,教師即可在課堂上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來為學生講述其生平以及事跡,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其身上的魅力自己愛國情懷,同時也能更好地體現出近代中共的民族覺醒,以此來對學生進行高中歷史教學就能有在優化歷史教學的同時,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

二、展示歷史名言名句促進傳統美德教育

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名言名句,而這些名言名句從不同角度來分析,我們能夠發現其呈現出了歷史任務崇高的理想以及道德風貌,這些都是寓傳統美德教育于高中歷史教學的關鍵。例如,偉大詩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很好地體現出了其學習觀念;還有葉劍英的“攻城不怕艱,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等也能夠體現出其堅持不懈、不畏困難的思想認知,也正是因為他們這種精神和價值觀,才會有現在的璀璨。為此,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可以積極應用這些名言名句來對學生展開傳統美德滲透教育,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從而真正有效實現了寓傳統美德教育于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效果,而學生則能夠在這些名言名句引導下接受傳統美德教育和熏陶,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與認識,從而有效豐富高中歷史教學[2]。

三、創新歷史教學方法促進傳統美德教育

要想真正將傳統美德教育有效寓于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創新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借助于傳統美德教育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教材內容,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于學生學好歷史以及正確道德價值觀形成以及長遠發展而言意義非常。

1.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歷史知識覆蓋面較為廣泛,部分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結構聽不完善,而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則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出較為完善的網絡知識體系,這也是傳統美德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效滲透的基礎和前提。首先,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歷史教學目標,同時理解課堂教學具體存在性,在完成歷史教學任務教學之后,還可以聯系教材內容來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背后所蘊含的傳統美德教育元素,借由此來有效引導學生深入剖析與思考,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于傳統美德教育內容的把握[3]。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這一知識點為例,教師在教學實踐期間即可借助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以此來有效起到良好的傳統美德教育效果。

2.結合歷史知識相關影視作品展開教學

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要想有效將傳統美德教育寓于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借助于與歷史教學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小說等文藝作品來對學生展開傳統美德教育,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有效優化高中歷史教學,喚醒學生內在情緒與思考,這樣才能更好地喚醒學生崇高道德形象,有效促進學生在歷史教學課堂接受傳統美德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電影《焦裕祿》相關視頻,借由這一光輝形象來讓學生體會到其艱苦創業、全心全意服務于第一線,教師可以借由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認識,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結合歷史知識相關影視作品來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這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歷史教學。

3.抓住重大節日開展傳統美德教育滲透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傳統美德教育有效實施下去,教師還可以在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抓住一些重大節日來為學生開閘傳統美德教育與滲透,這能讓學生在無形中樹立起良好的美德素養與認知,從而有效改進高中歷史教學。例如,在面對即將要到來的五一國際活動中,在活動實踐過程中對學生展開傳統美德教育,讓其在實踐體驗過程中樹立起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的美德認知,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發展[4]。另外,教師也可以在這一階段對學生展開弘揚五四精神,在課堂上基于此來促進傳統美德教育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結合,最大程度優化高中歷史教學,提升傳統美德教育育人功效。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傳統美德教育滲透于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同時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歷史作為我國從古至今民族發展史實,本就蘊含了十分豐富的傳統美德教育元素,所以寓傳統美德教育于高中歷史教學實踐課堂行,可行性較高,身為高中歷史教師則需要在教學課堂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典型美德教育元素,以此來有效豐富高中歷史教學課堂,同時在創新歷史教學課堂上提高學生正確價值觀與認知,最大程度優化高中歷史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孫升華.寓傳統美德教育于歷史教學之中[J].現代中小學教育, 2001,000(008):16-17.

[2]楊用國.行歷史長河 承傳統美德———淺論傳統美德教育在新課改下歷史課堂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2(23):45-45.

[3]李宜霞.歷史教學與中華傳統美德教育[J].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2000.

[4]張華榮.淺談歷史教學中的傳統美德教育[J].職業時空,2009, 005(003):107.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第一中學 256300)

猜你喜歡
傳統美德歷史教學高中
讓老人幸福 促社會和諧
助人為樂的小牛
做人美德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