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思考

2021-09-08 02:58王娟
中國新通信 2021年14期
關鍵詞:主觀能動性學習積極性現代信息技術

王娟

【摘要】? ? 現代社會環境中,信息技術早已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全面滲透,影響人們的生活。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同樣為教育教學帶來了革新的契機,但是由于現代科技在教學中應用時間尚短,部分問題也日漸暴露出來。因此,本文從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應用并有效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角度來談談一些看法,并對兩者整合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現代信息技術? ? 小學數學教學? ? 主觀能動性? ? 學習積極性

引言:

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信息技術的應用,確實能夠為數學課堂帶來不少趣味化或這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優化改革,但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教師的教學素養等關系巨大,效果實用與否更多取決于教師的素養。很多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都有目共睹。

一、小學數學教學整合信息科技的現狀以及問題

在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這個課題中,一定要結合信息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已經出現的問題,針對性的去提出更優的整合思路,而不是只考慮現代信息技術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客觀作用,多從教師主觀角度去研究,從實際應用、實際實施過程中去探究,最終形成可落地的、合理的、恰當的整合方案。

1.1過分注重信息技術應用,忽略教師的主體作用

許多教師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工具進入課堂后,過分依賴信息技術,卻忽略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不只是純粹知識的傳遞,還包括數學素養等綜合能力素養的培養。一些小學數學老師為了過分追求標新立異,或者課堂上過分追求課堂氣氛,整節課、每節課都要用多媒體,濫用信息技術,反而逐漸磨滅了信息技術的優勢特點。

1.2 阻礙師生交流互動

傳統的課堂完全依靠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來取得教學成果,但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之后,多元化的知識呈現方式取代了教師。小學生這個年齡非常喜歡與人交流互動,并且對于教師,他們內心是非??释玫絹碜越處煹年P注與交流,從而獲得認可,獲得被夸獎、被鼓勵等的滿足感、喜悅感和成就感。

但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埋頭操作電腦,或者注意全在如何設計多媒體,如何引導學生看多媒體,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多媒體上,學生的交流需求被嚴重忽視。

1.3浮于表面,沒有深入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

多媒體教學為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形象性展示等帶來了實質性的進步,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等方面確實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一些創設情境、問題情境等等方法在數學課堂中應用確實行之有效。但要注意的是,數學教學不單單只是數學知識和數學計算應用能力的教育提升,還包括數學學習習慣、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學習方法、數學應用能力等的綜合素質提升。

很多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浮于教學知識表面,并沒有深入去引導培養學生的深度學習與延伸拓展學習,造成課堂教學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幾點策略

2.1結合教學內容,實現技術與內容的整合

現代信息技術在一些數學抽象圖形、抽象概念等抽象化的知識教學方面優勢比較突出,信息科技可以利用豐富的展現形式將抽象的圖形以及概念,進行動態的、形象化的轉換變化,或者多角度呈現,讓學生能夠更清晰明了的理解知識要點。

例如在一些“體積”方面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透視的、立體化的三維圖形,幫助學生通過抽象描述和形象展示,靜態呈現與動態變化之間的來回切換,構建一個多維度的知識框架,培養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認知能力。

從教學目標來說,教學內容的“教”與“學”占據著數學教育的主體,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延伸學習,教學內容都是總綱領性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也是如此,布恩那個脫離實際教學內容,天馬行空,否則數學課堂就變成了現代化科技觀摩課程了。

教師選擇信息技術的應用時,可以結合教材進度與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例如在一年級下冊學習“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各種1元、10元、100元人民幣的樣式,并通過設計對比、放大、翻轉等形式的PPT頁面,引導小學生觀察各種不同幣值人民幣的區別,1元和10元人民幣的顏色不一樣,100元上面有毛澤東畫像,50元錢的背面有布達拉宮的照片……同時實物展示,引導小學生更快速便捷的掌握教學內容,并印象深刻,知識掌握更加牢固。

再有例如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3D圖形向學生展示“圓柱”的“圓錐”的區別,并通過動態形象的圓柱、圓錐變換,引導學生發現“圓柱”是由兩個圓形和一個長方形組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形和一個三角形組成的。通過初步認知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慣差生活中有哪些圓柱、圓錐的物體。在學生說出“水杯是圓柱體”……之后,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圓柱體和圓錐體物品,加深學生對于“圓柱”和“圓錐”結構的印象,從而為后面的面積學習、體積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2.2結合教學模式,發揮信息技術的多元作用

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與現代化信息技術整合,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里,能夠更好的發揮兩個共同的力量優勢,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對于教育教學的優勢引領作用,從多元化的角度進行深度整合,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時、分、秒”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利用教室內懸掛的鐘表或者多媒體虛擬鐘表。

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先引導學生有沒有在生活中見過或用過鐘表,會不會用鐘表看時間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而通過多媒體向小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在進行關于時針、分針、秒針的教學,然后歸納總結,引導學生理解時間里“時、分、秒”各自所代表的含義。

2.3結合多樣化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思路

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固然明顯,但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地位仍舊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只是在輔助工具、教學多樣化方面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的提升空間。

所以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作用,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探索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教學改進方案,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從客觀角度來講,信息技術雖然能為教學帶來一定進步,但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方法,例如比較受追捧的情境創設,雖然更加形象生動,能夠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但畢竟缺乏真實環境的載體,只是一個虛擬的,與教師的設計水平、學生的想象力、四維空間等配合協調與否,有著不可忽視的紐帶關系。

因此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應用之前,就應該深入思考如何能好的與教學方法結合,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兩者優勢,實現教學效果的質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圓的運動”一課時,教師可以從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自行車的運動、汽車的行駛、呼啦圈的轉動等,首先從一些日常常見的物體入手,先帶領學生觀察“圓”,讓學生沉浸在生活實際探究的思想世界里,還能發現例如水杯、筆筒、花瓶、燈罩、帽檐等等圓形物品。然后再從“圓”的認識的基礎上在去引導學生觀察“圓的運動”,教師可以從學生常見的“共享單車”為例,通過視頻/動畫向學生展示自行車行走過程中車輪的轉動,或者汽車的車輪轉動,進而掌握“圓的運動”的相關知識。

課堂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尋找家中還有哪些“圓形”的物品?;蛘撸号c爸爸媽媽一起,觀察車輪(兒童車、玩具車……)的運動。讓學生通過親自觀察發現,或者親自參與體驗獲得的知識,將會比枯燥的講解講學效果更好,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已經到了潛移默化掌握,不需要刻意強調記憶的深度鞏固效果。

2.3與小學生的學習方法相結合,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視,加之小學生正處在學習培養的重要階段,方法的養成教育十分重要,對后期的學習發展、思維培養等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學習主動性、學習探究欲望、學習習慣等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注意小學生學習方法的養成教育。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這一課程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首先,利用微課向學生傳遞基本的“角的認識”,然后通過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發現生活中的“角”的方式,調動學生觀察發現的積極性,學生在對“角”有基礎的認知后,發現生活中有很多“角”,例如“尺子”上面有各種各樣的“角”,書本翻開也會形成一個“角”,手掌張開大拇指和食指、食指和中指都能夠形成“角”,五星紅旗上面的星星有5個“角”……然后在學生對“角”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認知之后,在引導學生觀察這些“角”有什么不同?進而引申出“角度”的概念,以及“直角”“銳角”“鈍角”之間的不同,并再次引導學生去觀察剛才的那些“角”屬于什么角……通過不斷的引導探究發現,讓小學生親身參與到知識的挖掘中去,逐漸形成知識的整體認知,激發小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就感,從而為學習進步提供不斷向前的動力。

三、總結語

信息技術的優勢與小學數學結合,為小學數學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潛力,教師應積極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從而實現教育教學的發展進步。

參? 考? 文? 獻

[1]田茂平.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 000(003):29.

[2]陳勇. 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與模式[C]// 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貴陽會場)論文集(二). 2020.

[3]盧南林.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簡析[C]// 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 2020.

[4]趙淑霞.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整合所引發的思考[J]. 學周刊, 2019, 400(16):141-141.

[5]鄒艷. 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探究[J].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 2019(06):87-88.

[6]朱勤. 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效率的實踐——以《運算定律》整理與復習為例[J]. 教育信息技術, 2020, 000(001):69-71,84.

猜你喜歡
主觀能動性學習積極性現代信息技術
研究性教學在口腔醫學??粕a實習中的應用
加強班級凝聚力建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中政治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整合的思考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武術教學中的應用解析
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提高軍校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
論職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提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