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課程群建設為抓手 夯實專業人才培養基礎

2021-09-10 04:37楊新宇張強李孝全李大喜邵思羽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32期
關鍵詞:課程群信息平臺實踐創新

楊新宇 張強 李孝全 李大喜 邵思羽

[摘 要] 精品課程群的建設對促進軍隊人才培養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變革具有核心支撐作用。探討了在信息化條件下,以課程群建設為抓手,通過合理規劃學科專業課程群頂層設計,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依托優秀教學團隊,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手段;構建多層次信息化實踐教學資源體系等方法,促進軍隊院校電氣專業人才培養及學科發展與部隊實際工程需求的有效對接。最終通過構建系統化、模塊化的信息化課程教學資源,服務于學員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其第一任職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 課程群;信息平臺;體系建設;實踐創新

[基金項目] 2019年度空軍工程大學項目資助“‘電氣控制及PLC重點課程建設”(19-279)

[作者簡介] 楊新宇(1979—),男,陜西西安人,工學碩士,空軍工程大學防空反導學院作戰保障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專業研究;張 強(1973—),男,陜西西安人,工學博士,空軍工程大學防空反導學院作戰保障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專業研究;李孝全(1968—),男,陜西西安人,工學博士,空軍工程大學防空反導學院作戰保障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專業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3?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32-0128-04? ? [收稿日期] 2021-03-27

一、引言

隨著國家倡導的創新驅動發展的一系列戰略舉措的實施,新工科建設成為國家對高等工程教育新的希望和要求。相對于地方高校的“新工科”建設,伴隨著新裝備的不斷應用,黨中央關于軍隊院校培養能打仗、打勝仗合格人才,推進院校教育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的指示精神,突出了新時代軍隊院校人才培養對創新能力的重視,也對學科專業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院電氣工程專業的任務是培養適應現代裝備作戰需要,具有專業技術學歷和軍官基本素質,系統掌握電氣工程專業領域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突出強調具有較強的電源裝備使用、維護、管理、應用、研究能力的工程專業人才??梢?,部隊對學員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管理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作為人才能力培養的載體,課程建設對促進軍隊人才培養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變革,具有核心支撐作用。然而,傳統的課程建設內容、案例、實驗都是各自為政,理論知識無法融會貫通和靈活應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課程資源信息化融合更為普遍。從專業整體角度出發,圍繞核心能力需求,以課程群建設為抓手,構建立體化工程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對于提高軍校電氣工程專業學員的實踐能力,完善專業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二、合理規劃學科專業課程群頂層設計,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課程群建設的基本思想,是把內容聯系緊密、內在邏輯性強、屬于同一培養能力范疇的同類課程,作為一個課程群組進行建設,從技能培養目標層次上,有效地把握課程內容的分配、實施、保障和技能的實現,是近年來高等院校課程體系建設實踐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課程開發思想。課程群的特點是課程之間的教學內容具有相關性、連續性和交叉性。課程群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使群內各門課程協同作用,發揮整體效益,通過教學使學員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綜合素質、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優化構建創新型的專業課程群體系

面向部隊裝備實際,我院電氣工程專業核心課程包括“電力電子技術”“電機學”“電氣控制及PLC”“電氣測試技術”“內燃機原理與構造”“內燃機維修工程”“電源設備原理”“裝備使用維護”等。專業課程覆蓋電氣工程及動力工程兩大學科,專業覆蓋面廣。為適應部隊對電氣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具有電氣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強和富于創新的電氣人才,需要對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功能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和調整。我們根據課程性質以及課程間的聯系,將專業課程劃分為多個課程群:(1)電氣類課程群:由電機學、電氣控制及PLC、電力電子技術、電氣工程基礎和電氣測試技術等課程組成,是電氣專業的主干課程群,主要教學目的是掌握電氣工程專業核心基礎知識,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學會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仿真手段實現對電力電子電路、電機等典型對象的控制,從而具備基本的專業實踐能力。(2)內燃機工程類課程群:由工程熱力學、內燃機原理與構造、內燃機維修工程等課程組成,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內燃機動力機械運行原理及結構的掌握。(3)裝備運用課程群:主要針對部隊現有各型裝備的結構、原理等進行介紹,熟練掌握所學裝備的使用和基本維護方法。建設過程中,首先,對課程群的建設做出整體性規劃,通過任務劃分,明確每門課程建設的具體目標和要求,然后,把相關課程組合在一起進行整合。尤其注重課程群內各課程之間培養目標能力的銜接,合理分配可增強學員創新能力的內容,形成一個有機的課程體系。

(二)基于課程群目標規劃教材體系建設

首先,對課程群教材建設的外部環境和自身內部條件進行研究分析,確定教材建設方向,通過組織專家學者帶動整個學科梯隊,群策群力,確保教材規劃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然后,對課程群教材建設的內容、具體方案加以落實。強化課程群教學理念,實施系列化教材建設。以本校具有優勢和特長的裝備原理及維護教材作為突破口,將教材建設作為推動課程群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支持與保證,整體規劃,分步推進。在體系和內容上,為體現課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電氣類課程群教材選用以電氣類國家規劃教材為主,體現基礎性和先進性,實現經典與現代相結合;內燃機工程類課程群教材由于以服務裝備為主,因此以針對性的自編教材為主,國家通用類教材為參考,將基本理論與工程技術相結合;裝備原理及使用課程群教材要體現裝備工程應用特色,以本校自編裝備原理及維護教材為基礎,充分吸納工業部門、科研院所,以“四位一體”的組織方式開展精品專業教材建設。同時,為進一步做好專業能力的“厚基礎,寬口徑”培養,編寫出版了《軍用移動電站技術》,以強化專業核心能力,銜接學科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培養。

猜你喜歡
課程群信息平臺實踐創新
基礎醫學顯微形態學實驗課程群的構建及意義張雪莉
“卓越醫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教學分析及醫學方法學課程群構建
引機械創新設計項目入機械原理教學
軟件工程專業編程語言課程群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初探
高校實驗室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的構建分析
面向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的嵌入式系統教學研究
實踐創新驅動的計算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分析
試論快遞行業自律評價信息平臺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