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機械創新設計項目入機械原理教學

2016-11-16 20:10劉艷張樂瑩李靜
大學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機械原理實踐創新教學方法

劉艷+張樂瑩+李靜

[摘 要]機械原理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向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過渡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根據機械原理課程的特點來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一個熱點問題。目前,機械原理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應該以提出問題和解答為主線,引導學生在大學期間注重實踐創新,積極參與大學生機械創新項目,改善目前教學實踐環節薄弱、學生動手能力弱的現狀。

[關鍵詞]實踐創新;機械原理;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111-03

機械原理是一門介紹機械中常用機構和一般工作條件下常用參數范圍內的通用零部件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機械類及相關工程類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機械原理這門課程中,學生要掌握“三大機構”和“三大分析”?!叭蠓治觥奔礄C構結構分析、機構的運動學分析和機構的動力學分析的基本知識;“三大機構”即連桿機構、凸輪機構和齒輪機構的設計與綜合。機械原理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創新機構運動方案的設計能力,即針對不同的設計任務,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相關知識,提出多種機構運動方案,并進行綜合評價確定最優方案。因此,它又是一門多學科、實踐性很強的學科。[1]

一、機械原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技術快速發展,而我們的教材一直是經典教材,課程的內容跟不上科學研究的發展,也跟不上技術的實際應用,甚至存在有些知識點是實際應用中多年棄之不用的技術等問題。結合這幾年授課經驗,筆者發現,機械原理教學中存在如下幾點不足:

第一,缺少實踐教學環節,缺少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際設計能力的培養。

第二,重理論知識系統性而輕工程應用背景的介紹。如連桿機構中轉動副(鉸鏈),學生從書本上見到的只是桿是直線和鉸鏈是圓組成的機構運動簡圖,對于現實生活的機械產品難有較好的感性認識。特別是在大四做畢業設計結構設計的時候,構件與構件之間的實際的鉸鏈的裝配關系容易出錯。

第三,缺少對機械設計新技術、新發展和新成果介紹,以及機構解析法設計的內容。

第四,與其他課程聯系少,往往是就機構分析而機構分析,可通過設立綜合性強的課題,將機械原理與工程力學、機械設計結合進行綜合性設計,或結合設計比賽進行串接。

第五,在實踐環節,每年都做同一個題目“減速器的課程設計”,只是每個學生的數據不同而已,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得該環節程序化,制約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上問題的存在,使得本來是創新性強、思維發散靈活、創作激情澎湃的機械原理教學,有可能變成理論實際脫節、教學過程枯燥、學習目標盲目、學習激情減退、教學質量下降的灌輸式教學。[1]

二、要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地位至于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里,在進行教學之前可以設置多重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層層深入,自主進行深入學習,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機構自由度計算是機械原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教師要做到深入淺出地講授構件和運動副產生約束作用,由此自然給出平面機構自由度計算公式。不僅加入了理論知識,還使用一些簡短視頻和動態圖,讓學生了解各個運動副之間的關系,便于理解和識別復合鉸鏈、虛約束等特殊情況。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實際生活中常見并且熟悉的機構進行分析,或者對看起來復雜的機構進行簡化。引領學生在計算自由度的時候建立對機械原理的最初理解以及興趣。鼓勵學生將學到的機構進行應用。建立簡化機構和對機構原動件到從動件進行順序分析的解題思路。提出機構,讓學生自由分析和進行計算,再進行講解。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齒輪機構在各種機器中應用廣泛,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利用在實驗室不同類型齒輪機構的模型和視頻、聯系實際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可以加強學生知識的理解。首先要建立對一般齒輪類型的認知。了解齒輪傳動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再提取最普通的直齒圓柱齒輪進行分析??梢宰寣W生自己探索分度圓,齒根圓,模數等的意義。通過對齒廓的研究了解漸開線各個參數的意義,了解為什么漸開線是最常用的齒廓,從而了解漸開線的優點。再通過實際嚙合狀態,提出嚙合相關的問題,包括嚙合規律、傳動比、重合度等疑問。在研究斜齒輪、蝸輪蝸桿傳動時,讓學生類比齒輪的公式,進行公式的推斷,從而了解其與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異同。通過讓學生研究對不同齒輪加工方法的異同,了解齒輪的加工過程。按照從實際到理論,從設計到制造的順序,提出不同階段的問題,引領學生建立系統的齒輪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同階段不同的公式以及公式的來源。[2]

三、注重實踐創新

我校教師帶領學生連續參加第四、五、六、七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組)。2014年我校學子一舉斬獲一等獎,不僅取得了我校在此項賽事中的最好成績,還實現了我校在該賽事一等獎獎項的零的突破,為學校贏得了榮譽。還帶領學生參加了江蘇省第五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暨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省二等獎,不僅要求學生設計出作品,并且要做出實物,進行現場模擬。據悉,全省獨立學院獲得的最高獎項為二等獎,且只有三項,我校即占其中之一。今年我們爭取再接再厲取得好名次。

第七屆(2016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主題為“服務社會——高效、便利、個性化”;內容為“錢幣的分類、清點、整理機械裝置;不同材質、形狀和尺寸商品的包裝機械裝置;商品載運及助力機械裝置”。我們選擇關于錢幣的分類、清點、整理機械裝置的設計。

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人們越發注重綠色出行,因此公交車出行越來越成為人們優先選擇的公共交通設備。然而,現如今公交車上錢幣分類主要依靠人工或者簡易的投幣裝置,這樣的方式成本高并且效率低下。這都預示著新型的多功能投幣機械將會被人們廣泛使用,其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作品一設計的是新型公交車投幣箱。利用簡單的滑道及杠桿機構進行紙幣及硬幣的分離,再以簡單的滑道機置對不同面值的硬幣進行分類,如圖1所示。由兩個滑道構成主要結構,上面一個滑道兩點固定,主要是給硬幣和紙幣一個下落的初速度,下面的滑道是一個杠桿結構,硬幣的質量完全可以壓下杠桿落入硬幣箱,人們把硬幣從投幣口投入,經過一系列物理反應,達到分離的目的。此結構簡單,不需要能源輸入,只需要小小的改動就能更便利。主要創新點:1.沒有科幻元素,處處體現實用化。簡單的機械結構容易制造,并且出現故障容易修理。2.無須通電和供能,因此投幣機十分安全并且節能、受到的使用限制也會大大縮小。3.設計制造成本低,可批量生產,便于推廣。此設計不僅功能齊全、可靠性高,并且機械裝置簡單,大大降低了公交公司的生產成本,價格的低廉也將會贏得廣泛的客戶群。由于成本低,可以批量生產,具有廣泛的市場性和實用性。

作品二是根據公交車上的投幣特點(需要人們一個一個投)設計了該產品,如圖2所示。我們根據硬幣的直徑不同,給它們在軌道上安排了不同的出幣口,使得不同面額的硬幣進入不同的空間內。由于目前我國新版人民幣有三種圓形硬幣,其直徑依次為:一元硬幣25mm、5角硬幣22.5mm、1角硬幣20.5mm。所以我們將第一個出口處的擋板與軌道的間距設置為21mm(先將一角錢分出),將第二個出口處的間距設置為23mm(再將五角錢分離),最后的出口的間距設置為26mm。這樣,不同的硬幣就會不同的出口處落出,原理如圖3所示。我們在每一個出幣口搭建了一個容器,使它的開口直徑不超過它所盛裝的硬幣的直徑(裝一元的容器直徑為40mm,五角的為40mm,一角的為30mm)的兩倍;我們又測量出每一種硬幣的厚度(一元為1.85mm,五角為1.65mm,一角為1.67mm),然后根據計算,在容器外表面標出刻度(不同的高度對應不同的數量,如:在一元容器外,每隔18.5mm,畫一刻度線,標出數字十;在五角容器外,每隔16.5mm,畫一刻度線,標出數字十;在一角容器外,每隔16.7mm,畫一刻度線,標出數字十)。主要創新點: 1.可進行硬幣的分類。2.可計數根據測量硬幣堆積的厚度,從而計算出硬幣的數量。3.將軌道分段銜接。4.原理簡單,結構簡單。5.系統還具備升級和擴展的潛能。本作品結構簡單,可后續添加其他功能,較好地滿足了硬幣發展的需求。

作品制作歷時四個月,經過多次改造。從剛開始產品設計的構思到最后整個作品的制作完成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綜合設計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提高了學生針對實際需求進行機械創新、設計、制作的實踐能力。[3]

四、總結

通過這次研究課題的實踐,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許多了專業知識,而且培養了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團隊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團隊核心就是通過合作去開展工作,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合作就需要良好的管理,對于不同的問題需要設立討論小組,對問題進行研究,集眾人之力去解決問題。最后筆者認為,本次研究關鍵就是不斷反思問題,從反思中取得突破。研究是個連續的過程,在每個階段發現問題才能確定接下來工作的方向,這樣不斷進行反思總結,才能取得突破,取得最后的勝利。

[ 參 考 文 獻 ]

[1] 孫亮波.在機械原理教學中引入機械創新設計項目的研究與實踐[J].機械,2010(12):21-23,33.

[2] 殷勇輝,高志,章蘭珠.提高機械原理課程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4(6):57-59.

[3] 張躍,李雪瀅等.淺談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對機械類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促進——以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為例[J].大學教育,2015(8):168-169.

[4] 黃晨華,蔡小夢,毛桂生.提高機械原理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J].大學教育,2012(11):92.

[責任編輯:劉鳳華]

猜你喜歡
機械原理實踐創新教學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應用型大學車輛工程專業機械原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初探
新課程高考對學科思維素養的創新考查
提高機械原理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面向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的嵌入式系統教學研究
實踐創新驅動的計算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分析
機械原理實驗教學創新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