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悲慘世界》中芳汀的悲劇形象

2021-09-10 07:22袁琳孟巖
今古文創 2021年17期
關鍵詞:雨果

袁琳 孟巖

【摘要】 法國浪漫主義的文壇上,19世紀前期浪漫主義代表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悲慘世界》被譽為“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和“人類向善的精神史詩”,在這部史詩級著作中,作者對芳汀這一悲劇人物的塑造深入人心,她的不幸境況是使冉阿讓盡心尋找和照顧珂賽特,并為其甘愿奉獻的原因,作者對芳汀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從側面了解當時法國社會的真實面貌,觸摸當時社會底層人們的苦難境遇。本文通過品析作者對芳汀悲劇形象的藝術塑造手法,解析造成芳汀悲劇的原因,從而探索19世紀法國社會底層人們的悲慘處境,深化理解芳汀悲劇形象的作用與意義。

【關鍵詞】 芳汀;《悲慘世界》;雨果

【中圖分類號】I1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7-0012-04

十九世紀中期,一部以拿破侖戰爭后法國社會為背景的鴻篇巨制—— 《悲慘世界》的發表在全世界引起熱烈反響,通過這本書,作者雨果向人們展示了戰爭后人類的苦難生活。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字里行間滲透的浪漫主義因素,再加上作者塑造人物時的獨特手法,這部作品被稱為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①

在《悲慘世界》中,作者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善良樸實卻遭遇追捕的冉阿讓,再如單純美好卻幼年喪母的柯賽特,但在眾多的悲劇形象中,讓人記憶最深刻的卻是作者筆下的那個苦難的妓女——芳汀。

一、芳汀的悲劇形象

《悲慘世界》中的芳汀作為法國社會最底層的人物,她的一生都在詮釋著一個字:苦。在《悲慘世界》中,作者刻畫芳汀時,注重描寫她作為一名棄嬰,一名戰后底層婦女的悲慘生活,她單純美好卻飽受摧殘,她的人生像一顆不太耀眼的星,從黑暗天際極速墜落,她掙扎過,反抗過,但這只會讓她墜落得更迅速。她就是這樣一個形象,一個讓人有些可憐,怒其不爭,但又有些感動的形象,她既是淪為妓女的苦難者和受騙者,又是一位孤立無援的偉大母親。

(一)淪為妓女的苦難者和受騙者形象

作者筆下芳汀就是苦的,是從她出生就已注定的,芳汀出生在法國北部的小縣城,她從小便被生父母拋棄,她不知道自己的姓名。芳汀這個名字的來源,既巧合又隨意,是她第一次走在大街上時,遇見的第一個人給她“起”的。 在芳汀的成長旅途中,相比她十六歲以后的生活,盡管童年時代是獨自一人過著貧苦無依的流浪生活,但這段童年時光已是照進她黑暗生命中較為溫暖的一束陽光,她十六歲之后的人生就像是被“煉獄的魔爪”抓住了一樣,一步步地將她推進了深淵,成為了備受人們唾棄和蹂躪的,連她自己都厭惡的妓女。

十六歲時,芳汀本著“碰運氣”的心理前來巴黎,但與多羅米埃的相戀成為開啟她更為悲慘的人生玄關,多羅米埃是位花花公子,天性使然,對感情不會專一,但單純善良的芳汀卻輕信了他的“絕妙玩笑” ②,她貢獻了謹慎保持的童貞,成為少女情婦。而輕信謊言的結局便是被拋棄,因此芳汀在最美的年華不幸成為懷著孩子的不守貞潔的棄婦。

但比這更為悲痛的是,此刻的受騙,僅僅是她苦難人生的開始。生下孩子的芳汀,生活處處是艱難,她只有在狹窄幽暗的道路中不斷尋找她和孩子的出路,但善良卻懦弱的她又怎會躲避他人的欺凌、欺騙?為了回家鄉工作,養活孩子,芳汀輕信德納第夫婦會幫她照顧好孩子的謊言,將孩子寄托在他家,但德納第是個狡猾的人,芳汀的孩子柯賽特成為他家的仆人,而芳汀成為他們隨時敲詐的“工具人”。

芳汀工作的工廠要求女人須有好作風,所以芳汀有孩子的事必須隱藏,但工廠的其他婦女因為嫉妒芳汀的金發和玉牙,“調查”芳汀的個人生活,發現了柯賽特,所以芳汀不能在工廠工作下,不工作,沒收入,但德納第的敲詐未停止,芳汀為了孩子,先后賣了自己的頭發、牙齒,后來實在走投無路,這苦命的人當了公娼。

芳汀是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塑造的一個底層悲慘婦女形象,她的善良使她受騙,她再堅強也抵不過生活的苦難,她生命的尾聲竟是淪為妓女!她是受騙者、苦難者,她被生活壓得越發墮落,一只來自地獄的手拉著、拽著,步入黑暗。

(二)孤立無援的偉大母親形象

如果黑暗的現實已讓這位受苦難的妓女喘不上氣,那么她的孩子便是支撐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八?,這個世界上,她只有這個孩子,這個孩子也只有她?!?③生下孩子后,芳汀只為孩子而活,她要把最好的給這個孩子,甚至不惜放棄自尊,她是位偉大母親,但在殘酷的社會背景、黑暗的現實、冷淡的人情面前,這偉大的母親十分的孤立無援。

為了順利在家鄉工作,芳汀將女兒寄存在德納第家中,為了女兒能在人家住得舒坦,芳汀答應許多過分的無理的請求。芳汀在工廠上班時,將每月薪酬大部分寄往德納第家,為的是孩子的衣食保障。被工廠開除后,芳汀交不上柯賽特的“伙食費”,她第一次學會恨一個人——瑪德蘭先生。后考慮孩子的過冬,芳汀將自己的頭發和牙齒悉數賣掉。再后來聽聞孩子“患病”,她選擇走向深淵!沒人幫她,就連最后瑪德蘭先生的相救,都沒來得及讓這位母親在離開人世前,見到自己的孩子,她孤立無援,像黑夜里找不到方向的母羊。

她是偉大的母親,但黑暗侵蝕了她的光輝,在冷酷無情的世界里,這份母愛十分無力,這愛的聲音格外慘白,沒有人愿意停下來傾聽她的無助,困苦!

二、芳汀悲劇形象的塑造藝術

雨果能將書中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是因為他獨特的寫作藝術,人物形象塑造藝術。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家,他的作品不免帶有浪漫主義氣息,所以盡管《悲慘世界》是以殘酷的戰后現實為背景,是以人們悲慘生活為突破點,但文字中仍然流露著微妙的情感。

對芳汀的塑造,作者主要從她形象主要特點——苦出發,先以苦情作為基礎,再注入作者獨特的塑造理念——美丑對照原則,將其“變”成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一)苦情為首的塑造基礎

《悲慘世界》主要描繪了一幅戰后人們艱苦生活的血色畫卷,作為社會底層婦女,芳汀一生都是苦的,苦情是她人生主色調。

作者在描述芳汀相關事件時,著重以苦情為基礎。在芳汀的生命旅途中,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社會背景,一幕、一幀都在演繹著苦情。她所生存的是一個以苦情為主的社會,戰后,法國底層人民處于一種饑寒交迫的情況下,衣食溫飽成為人們面臨的首要問題,為了生存,許多社會底層人處于悲慘痛苦的境遇,背井離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當時的社會就是這樣,每一天、一小時、一分鐘甚至一秒都在上演著苦情,讓人心寒,心疼。而雨果正是截取當時社會上的這些苦情片段,塑造了芳汀??梢詫⒎纪〉囊簧譃槿齻€主要的苦情片段:

第一個苦情片段:被拋棄的女嬰——雨果塑造的芳汀時,給她的出場便是“一個被拋棄的嬰兒”,通過這一片段,雨果打造好芳汀悲慘身世的地基,一個亂世中的棄嬰,活下來都成問題,更別提那美好的、有希望的未來了。

第二個苦情片段:被玩弄感情的棄婦——雨果在書中描寫芳汀在巴黎受騙,為花花公子貢獻童貞,最后淪為棄婦,這發生在生活沒什么希望的棄嬰身上,像是在雪地灑了厚霜,讓她的人生更寒冷。

第三個苦情片段:飽受摧殘的無助母親——雨果寫芳汀生下孩子后的生活,主要圍繞她與孩子的生存問題展開,一位偉大母親為了孩子什么都可拋棄、放棄,讓人感動的同時,更讓人心痛。這樣的苦情片段,像吹滅黑暗中前行的可憐兒最后一根蠟燭。

三個主要的苦情片段描寫完,作者便完成了芳汀的塑造基礎,那就是苦情為首,無論作者幾次給了這一人物一縷淡淡陽光,最終故事的發展只會走向悲慘。

(二)美丑對照的塑造理念

大文豪雨果在其《克倫威爾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對照原則”:主張將兩種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有效地突出兩者之間的矛盾,構成一種巨大反差,從而深刻地揭示出兩事物相反的本質特征。④同樣地,雨果在塑造芳汀時,也運用這種原則,不過不像《巴黎圣母院》,描寫兩主人公的美丑對比,而是通過描寫芳汀前后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完成人物塑造。

雖然芳汀從小就是棄嬰,過著貧苦生活,但卻擁有著令當時法國女性嫉妒的容貌,她有著一頭秀頭發,一口玉牙,是絕對美人,但這美卻沒給她帶來一絲好運,反而帶給她欺騙和傷害,而她前期的美也為她后期的丑打下基礎。后期芳汀為了孩子,賣掉頭發、玉牙、軀體,成為人們眼中的“丑八怪”,寫如今的丑和曾經的美形成對比,突出生命的悲慘,突出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這塑造藝術,更能夠發人深省。

三、造成芳汀悲劇的因素

芳汀命運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因素——她的性格,又有客觀因素——當時社會的冷漠和觀念的腐朽,作者是聰明的,經過他的塑造,芳汀的一生并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一)主觀因素——芳汀的性格

在讀芳汀部分時,讀者會產生不同想法,人們會可憐這位命運多舛的女性,也會怒其不爭,甚至會生她的氣,是因為盡管在殘酷的社會背景下,芳汀的性格也著實讓人著急。

她善良得分不清謊言,她太過用表象衡量人的好壞。十六歲那年,因為善良,輕信了多羅米埃的情語,被拋棄,還攢下了未婚先孕的流言。生下孩子后,她沒有改變善良本性,她僅通過德納第夫人帶孩子時的慈愛,就斷定了德納第是好人,她放松警惕,將三歲孩子托給人家收養,并且答應按月繳納住宿費的要求,殊不知德納第的陰險,他的收留,只想通過孩子,隨時敲詐她的母親。而更可悲,芳汀不但不懷疑德納第發來的“敲詐信”,而且還十分感謝德納第一家,收留并“撫養”了她的孩子。

除了善良,造成芳汀悲劇命運的主要原因是芳汀的懦弱、不爭。芳汀在遭遇他人欺凌后,想到的不是與世上的不公做斗爭,而是屈服、妥協。在被多羅米埃拋棄后,她表現得十分灑脫,但在獨自一人時,卻忍不住哭泣,書中未看到一處描寫芳汀恨多羅米埃的地方,反而芳汀潛意識里依然相信著多羅米埃是個“好丈夫”。后來為了柯賽特自甘墮落的芳汀就像是城市中的“皮球”,誰都可以唾一口、踢一腳,這懦弱的人,讓人又可憐又憤怒。

(二)客觀因素——社會的冷漠和觀念的腐朽

除芳汀的主觀性格是造成芳汀悲劇的因素外,當時的客觀社會也是造成芳汀悲劇命運的原因。

《悲慘世界》的故事發生在戰后的二十余年里,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多數人在戰后的幾十年里依舊處于流離失所的狀態,處于吃了上頓沒下頓,養不起孩子的生活里,在這種環境下,人們只學會了一種生活技能,那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社會,冷漠成為主要代名詞。⑤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雨果的小說中,芳汀如此孤立無援,為什么當旁觀者看見有人欺負芳汀時,就只是“旁觀”。

將芳汀逼上絕路的,除了旁觀者的冷漠,還有當時的法國,封建思想沒有被徹底根除,人們的思想仍然是腐朽的,在這樣的環境里,出現了芳汀這樣未婚先育的失節女,是不被接受的,這就有了德納第拿柯賽特是私生子來威脅芳汀,有了珂賽特被發現后,芳汀被工廠無情開除。

社會的冷漠、觀念的腐朽,構成了芳汀悲劇命運的客觀因素,讓芳汀的悲劇看起來更加“合理”。

四、芳汀悲劇形象的塑造意義

雨果將芳汀放在了《悲慘世界》的前面,這么明顯的地方,可見其重要。而作者塑造的芳汀,盡管她的主要故事只出現一章,但縱觀全書,芳汀是具有比較深刻的塑造意義的,從故事情節、內容上看,芳汀是這一故事的推動者,從書中所反映的現實意義上看,芳汀又是作者塑造的,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的形象。

(一)故事的推動者

芳汀是《悲慘世界》中的女主人公——柯賽特的母親,她是使男主人公冉阿讓與女主人公柯賽特之間建立聯系的金鑰匙。

這本書的男主人公原先也是社會底層人民,因生活貧苦,他選擇偷竊,在早年偷走了面包店的面包充饑,因當時的社會思想是殘酷的,所以這次偷竊給他帶來十九年的牢刑。之后的人生里,他的心靈受到兩個人的洗禮,一個是教堂的神父,另一個就是芳汀。⑥

芳汀是照進他生命里的一束陽光,是她給他的生命帶來了希望,盡管他見到她時,她已奄奄一息,他同情她的遭遇,想為她做一切,來了結她的心愿,他替她給德納第家里寄錢,在她去世后,幫她找回孩子,他盡心照料她的孩子。芳汀改變了冉阿讓,讓他逐漸成為一個更加善良的人。而正是有了芳汀,冉阿讓才去尋找柯賽特,因此芳汀的出場,使男女主人公之間有了聯系,她是這一故事的推動者。

(二)現實的反映者

芳汀形象的塑造具有現實反映作用,在戰亂后的年代里,想了解當時人們的悲慘生活,一個處于社會底層飽經風霜的軟弱婦女是最有發言權的。

芳汀的一生像集合體,集合了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經受痛苦的幾個片段,將這些片段不斷放大,但一點也不夸張,只讓人覺得在平淡文字后,可以感受到芳汀的控訴,她在控訴現實的黑暗、社會的殘酷、人情的冷淡,而這正是當時法國社會的現實。人們看到嬰兒芳汀被遺棄,相對應,當時的社會有無數的嬰兒被遺棄;人們看到青年芳汀被玩弄感情,相對應,當時的社會因為階級分化嚴重,許多的社會底層的女孩都不免被花花公子玩弄情感,慘遭拋棄;而中年芳汀為了孩子的生存不斷墮落,反映的也是發生在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種種事件。

雨果塑造的芳汀這一形象是成功的,她就是當時法國黑暗社會的代名詞,是當時底層人民的代表,是社會現實的反映者。

五、結論

在這部世界名著《悲慘世界》中,作者雨果塑造了許多血肉鮮活的人物形象,而讓人記憶最深刻的仍是芳汀,雖然作者對她的著墨很少,但其實在這短短的篇幅中,讀者們已經能看到芳汀作為一個悲劇形象,透過書本站在人們面前了,而通過芳汀的形象分析、作者獨特的塑造藝術及芳汀人物的現實意義,常常會發現,在芳汀部分,講故事的早已不是作者雨果,而是芳汀自己。

注釋:

①維克多 · 雨果:《悲慘世界》,人民出版社2015版,30-32頁。

②維克多 · 雨果:《悲慘世界》,人民出版社2015版,36-40頁。

③維克多 · 雨果:《悲慘世界》,人民出版社2015版,第50頁。

④維克多 · 雨果:《雨果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版,62-67頁。

⑤鄭克魯:《外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70-290頁。

⑥維克多 · 雨果:《雨果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07-140頁。

參考文獻:

[1]維克多 · 雨果.悲慘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汪敏萍.從《悲慘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4.

[3]汪怡辰,從《悲慘世界》中感悟雨果的女性觀[J].北方文學,2018(3).

[4]胡衛衛,女性主義視角下《悲慘世界》的主題思想解讀[J].電影文學,2014(15).

[5]劉天藝,救贖之路風雨兼程——運用崇高理論分析歌劇電影《悲慘世界》[J].教育教學論壇,2019(52).

[6].袁筱一,雨果.《悲慘世界》和浪漫主義[J].書城,2019(12).

[7]康乃馨.雨果小說中的史詩性維度:以《悲慘世界》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1).

[8]曲麗麗,孫艷婷.論《悲慘世界》的文學隱喻因素[J].文學教育(上),2019(06).

[9]錢世錦.引進音樂劇《悲慘世界》[J].檔案春秋,2019(12).

[10]仉梓含.投河自盡的執法者——淺析《悲慘世界》中的沙威形象[J].科學咨詢(科技 · 管理),2020(3).

[11]郝雪.音樂劇《悲慘世界》角色分析與演唱風格分析[J].戲劇之家,2019(03).

[12]王晶晶.音樂劇表演中的角色塑造研究——以《悲慘世界》為例[J].戲劇文學,2019(09).

[13]張曉菲.音樂劇《悲慘世界》芳汀的角色塑造和唱段分析[D].山東藝術學院,2018.

[14]李沐蓉.淺析《悲慘世界》中不同的悲劇人物形象——基于電影影視文本的分析[J].國際公關,2020(09).

[15]丁松云. 《悲慘世界》中芳汀的角色塑造與分析[D].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2017.

猜你喜歡
雨果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of English major
雨果剃發
在雨果的沙龍里
雨果的“謊言”
雨果賒賬交友
雨果的“謊言”
雨果的“謊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