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

2021-09-10 03:10姚惠慧
客聯 2021年5期
關鍵詞:應用分析職業教育

姚惠慧

摘 要:在以市場為主導的資源配置體系下,職業人才市場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在時代的變革之中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職業教育的畢業生在經濟形勢不明朗、國內外經濟發展承壓的大背景下,學習和就業的壓力也在日趨增大,其心理健康狀態也遭遇著較大的挑戰。作為一名高職專業技術學生要在當前困局下實現蛻變轉型、成長成才,接受系統到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尤為必要的。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職業道德素養提升方面產生了重要作用,師生和學校都應當對其做深入的研究思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應用分析

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讓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成為職業教育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該理論最早是在本世紀初由西方的心理學派提出的,因為其較強的應用優勢迅速在全球掀起了一場心理學革命。我國也在改革開放的政策影響之下普遍地接觸了積極心理學的相關重要元素,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深深地受到了該理論的影響,在教學理念和研究范式上發生了深刻的改變。高職學校也應當運用該理論強化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以更健全的心態人格去迎接職業生涯。

一、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概念和特點簡析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把中外關于心理學研究和實踐當中形成的多元豐富的理論成果,凝練了其中精華內容,把心理學的工作更加前置,從事后挽救和事中的干預轉為了事前的積極預防和準備,這恰恰涉及到了傳統心理學的要害和關鍵。對于高職學校來說,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把積極心理學的思想理念作為指導,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手段在全體的學生群體中開展心理預防工作,變心理干預從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樹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狀態和樂觀心態,增強抵御一些心理問題的能力。就之前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它們更多的是重視時間的管控,心理咨詢室多進行的是心靈受傷學生們的心理治療和恢復,周期長、投入大、效果不顯著。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就像為病毒量身定做的疫苗一樣,提前接種產生免疫,靠本身機體的力量去抵御和消滅這些病毒,形成抵抗力和恢復力都十分強大的心理健康人格體系。

同時,積極心理學更強調學生的主動調適和恢復能力。這與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就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更強調心理教師或者是心理咨詢師的主導作用,心理健康教育類似于開刀手術,一切都是心理輔導主體來決定的,被輔導或者教育者大多只是去被動地接受治療而已。但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卻更傾向于培養學生的主動調節能力,把心理知識的廣泛學習積累真正轉變為能夠學以致用的能力,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困惑、疑問、委屈,這些大多源于學生之間交往中會出現,這時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就大展宏圖,以前期的抵抗力的建設造就了一批心理健康、知識基礎扎實的青年學生,成為大家心目中的榜樣。由此來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所倡導的這一理念和本身的特點也迎合了我們廣大高職技工群體的心理舒適需求、社會交際價值理念和基本的交往風俗習慣等,從而讓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們高職院校的心理學課程中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歡迎和認可,讓心理健康教育衍生出了更多的附加價值,比如社交資源、身體健康、正確三觀樹立等多個領域。

二、當前高職學生群體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的問題簡析

(一)整體價值觀念存在問題

當前的高職學生生活環境和經濟條件大多是相對良好,沒有經歷過艱難險阻、艱苦奮斗的生命歷程,對一些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等理念沒有一個較為形象而真切的概念,特別是很多學生背離了一些傳統優秀的品德和品質,轉而去追求精致的利己主義,凡是有利于其個人的都要全力以赴,甚至是搞變通、捷徑。凡是與其本身利益不相符,甚至可能損害其利益的,都主動遠離和排斥。這就造成了其中的一些學生心理狀態上發生了一定的扭曲,只能接受與其想法、理念和利益相同的環境和人,一旦遇到了逆境和困難就會產生一些抱怨、抵觸情緒,久而久之會積累出一定的心理問題。

(二)各方的期盼和壓力較多

作為新世紀的青年學生,他們背后的關注主體變得更多,更復雜,不僅有傳統的父母關心,還有眾多的親戚朋友、社會輿論等等,目前社會上對于高職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高職學生就是被大學本科所淘汰的,給其打上了定性的標簽,這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十分嚴重的心理健康的傷害行為,有損他們的健全人格和尊嚴感受。同時還有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高職期間把前期高考的失利去彌補回來,在孩子中間傾注了過多的期盼,這些壓力傳導到學生中去勢必會造成他們的心理負擔過重,一直背著沉重的包袱去學習,難以展示出應有的潛力和能力,學習和實訓成果并非那么顯著,事與愿違。而這樣的循環往復,學生和家長之間的矛盾沖突越來越大,如果沒有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前預防和后期的心理干預介入,很容易導致一些遺憾事件發生。

(三)教師的心理學理論和應用能力不足

職業院校大多把精力放到了學生的就業促進工作上,課程主要是以專業技術和校企合作類為主,而教師群體也重點是側重于對學生技術水平的培養和專業能力建設,對于老師的德育素養,包括心理健康知識理論和實踐能力并不過多關注,這就引起了很多老師本身的心理健康就存在一些問題,在具體教學中又沒有過多去關注學生群體,遇到實際困難時缺少一定的手段方法,導致了很多高職輔導員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緊張,不能發揮心理輔導價值。

三、從學生視角談高職院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策略

(一)同步提升教師心理健康素養

開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其面向的對象除了廣大學生群體之外,還應當把教職工群體納入,提升他們的基本心理健康素養,樹立起在學生之中的積極、陽光、健康的形象,從而在行為觀念、習慣作風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潛移默化間將學生引入到一個更為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建立學生面對現實學習中的逆境,具備基本的價值觀念認知理念。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了如何改善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而不是著眼于長久,從老師和學生兩方面去抓,把言傳身教的價值發揮出來,真正讓老師做到如父母般的精心呵護,助力高職學生積極心理狀態的形成。

(二)形成較為健全的教育機制保障

一是學校應當有心理健康教育專項領導小組或者專責組,專門負責研究謀劃和組織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和具體的舉措,這個專責組要有學生代表充分傾聽學生的想法和建議,相關的教育方案要符合學生的基本訴求和根本利益。二是應當建立定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的制度,通過邀請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專家親臨現場為廣大的師生做理論宣導和實踐指導,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與大師面對面了解積極心理學,認識它、感受它、靈活運用它,比如心理學常用到的暗示、催眠等手法,都可以應用到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去。這種培訓制度中要把互動和開放性作為重點的設計對象,可以幫助解決學生一到兩個的實際問題,突出其實用性作用。三是借助互聯網及時打造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平臺,與學生的社交媒體軟件和輔導員、就業指導和心理咨詢老師的辦公終端相連,平臺的用戶可以以匿名的形式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放下包袱、敞開心扉與對方交流,得到精準的幫助和引導。而在這種虛擬環境下,學生也更容易接受認同和關愛他們的老師們有關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傳輸,更加主動地去踐行其中的要求和主張,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心理獨立調節能力,并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共同促進下不斷地鞏固和提升,構建起更加積極健康有韌性的心理狀態。

(三)加強支撐和支持力度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環,應當在人力、資金和政策上進行充分保障,從家校聯合、校企合作等多種渠道去尋求更大的支持力度。比如可以開展校園開放日、家長座談會,改變他們對于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偏見。在學生的家庭生活中,扮演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教師,打造教育第二陣地,讓學生在學校時期的知識理論得到鞏固和運用。學校要與社會資源開展多形式合作,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在產學研融合的職教平臺下,加入更多的積極心理教育實踐咨詢室,以模擬職場現實情況的翻轉課堂或者是情境課堂,把學生置身其中學會如何運用積極心態去應對、緩解和處理職場壓力和矛盾,提升其職業素養。這期間企業應當積極做好案例收集、實踐指導和人才遴選等工作,真正做到校企在全領域、全方位的教學融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教學當中,把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是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強德育水平、提升學生全面身心素養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應當把這項工作和學生的人格塑造、品德培養、心理能力提升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增強有機結合起來,考慮到學生的真實感受,做到以生為本。文章以高職技術學生的身份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簡要探討,為學校有關工作盡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方紅.淺談心理健康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J].未來英才,2015(4): 80.

[2]鄭漢義.淺談職業教育德育課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8): 51.

猜你喜歡
應用分析職業教育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試析翻譯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新型傳感器在汽車技術中的應用分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