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徑研究

2021-09-10 07:22金敏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培育路徑文化自信大學生

金敏

摘 要: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最深沉的內在動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其他三個自信的本質源泉[1]。當代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其是否有文化自信的自覺意識,既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又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本文將從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現、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徑三個維度來探析,力圖能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4-0042-02

基金項目:2020年武漢商學院“應用型本科高?!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在線教學設計與組織模式創新研究”研究成果(2020N002)

一、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

(一)堅持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化。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經住了時代和人民群眾的檢驗,既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又是文化自信的源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既為我國人民價值觀的形成提供歷史淵源,也為我國人民永葆文化自信提供內在動力。

尤其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優秀的傳統文化能為大學生自覺認同文化自信提供內在精神動力,有利于推動他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例如: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而不息”引導大學生形成奮斗的人生觀;“天行道,道法自然”引導大學生形成辯證的思維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導大學生形成與人為善的人際觀。優秀的傳統文化既是中華民族價值觀、思維方式、禮儀文化、道德文化的源泉,也是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助其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接班人的核心力量。

(二)堅持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

燦爛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自信的底氣所在。然而,在近代史中國人民歷經磨難的歷程中,面對帝國主義的武力侵略和文化侵蝕,一度使部分中國人民喪失了對本國文化的自信,將本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轉移到對外國文化及制度的崇拜上。是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并不斷在實踐中發展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重新凝聚文化力量,才讓中國人民重拾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堅持不忘初心是人民服務的宗旨。黨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改革等一系列偉大實踐中,創造出來無數令人敬仰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3]。例如,代表著革命文化的井岡山文化和延安精神。堅持文化自信必須不忘革命傳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與時俱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三)堅持在實踐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關鍵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立場的內核。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哲學文化精神內核相通;另一方面,堅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與時俱進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是實現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

二、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現

(一)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缺乏系統認知

當代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缺乏系統認知,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我國傳統教育模式使學校和學生普遍形成了重視考試和分數而輕視對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與自主學習的現象。目前,仍然有部分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只追求分數及格,而不重視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學習。這種學習習慣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當代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上花費時間較少,難以自覺形成文化自信。其次,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創新力不足,不利于在大學生群體里傳播。

(二)對外來文化過度崇拜

部分高校大學生在面對外來文化時,采取了全盤接收的態度,在日常生活里的集中體現就是在對待“洋節”的態度上。部分大學生極度推崇過“洋節”而不了解中國傳統節日,認為過“洋節”就是潮流,過傳統節就是不時髦。例如,感恩節、圣誕節、萬圣節、情人節等受到大學生的極力推崇。而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這類中國傳統節日,有的大學生甚至連節日的歷史由來都不了解。此外,甚至有些大學生極力推崇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對外來文化的過渡崇拜削弱了當代大學生對我國文化自信的認同。

(三)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缺乏全面系統認識

部分大學生仍然存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缺乏系統的認識,導致出現文化自信不足的現象。其突出表現是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認識不足。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當代大學生不重視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主渠道。大學生主要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程去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然而,大部分學生對這門課的重視度不夠,導致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缺乏宏觀而系統的理解。二是大學生很少從其他渠道去自主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

三、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徑

當代大學生最主要的生活環境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高校教育的正面引導、社會的宏觀環境及家庭潛移默化的熏陶對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有著重要作用。

(一)以高校為載體,加強文化自信的教育

高校是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加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第一,充分用好思想政治課這一課程平臺。思想政治課程是幫助高校大學生形成科學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關鍵課程,課程內容是培育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全面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吨袊F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有利于幫助學生更系統地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了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的先進文化,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有利于全面幫助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

第二,充分重視社會實踐與文化自信結合。一方面,各地高校要根據本地特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文化自信類社會實踐活動。例如:武漢地區的高??梢越M織學生參觀武漢市革命博物館,幫助學生理解革命文化;組織學生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幫助學生從文化古跡中發現中華優秀文化,做到心中有自信。此外,各地高??沙浞掷锚剟顧C制來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先進文化等。例如,通過開設專門的文化自信類課程和在已開課程中加入獎勵環節來激勵學生。

第三,充分營造文化自信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時代特征和當代大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感興趣的網絡平臺來營造文化自信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高校還應當搭建更多的文化實踐平臺來讓學生擁有更多參與文化創作活動的機會。傳統文化的學習離不開具體實踐,學生需要在實際創作實踐中進一步深化自身對文化知識的理解。

(二)以社會為載體,加強對文化自信的引導

社會對高校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影響。結合時代特點和當代大學生多為“手機族”的特征,社會尤其需要重視互聯網和新媒體的作用,充分運用其優勢來培育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學生感興趣的網站來進行文化自信的引導。例如,鼓勵社會群體制作象征優秀文化的視頻短片上傳到大學生感興趣的視頻網站BILIBILI上。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學生受歡迎的App來進行文化自信的引導。例如,鼓勵社會群體積極在微信里進行文化自信的引導與宣傳。

(三)以家庭為載體,加強對文化自信的熏陶

文化自信的熏陶離不開家庭文化的影響。一方面,家長要充分發揮其榜樣力量,從自我做起,從自我做到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家長要在家庭里營造文化自信的氛圍。例如,通過建立家風、家訓制度、家庭文化交流等方式,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我國先進文化,辨別外來文化。

四、結語

當代學生正處于青年階段,對于各類文化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吸收能力,因此社會、學校、家庭需要在學生的這一思想成型期間給予其充分正確引導,引領學生這一思想成熟階段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當代大學生是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和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的主力軍,因此這樣一批年輕人需要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4]。

參考文獻:

[1]紀亞光,楊衛芳.一元與多元的對立統一——新中國70年文化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與啟示[J].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研究,2019(2):3-22.

[2]王明.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路徑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8.

[3]新華社.習近平: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J].中國民族博覽,2019(13):4-8.

[4]王育鋒.新時代文化自信的歷史邏輯、內涵意蘊及提升路徑[J].未來與發展,2020,44(3):31-36+6.

(責任編輯:董維)

猜你喜歡
培育路徑文化自信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我國社會組織品牌個性及其培育路徑研究
新媒介視閾下藝術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研究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