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特點與治療體會

2021-09-10 07:22王建國
臨床醫學前沿 2021年3期
關鍵詞:疼痛評分綜合治療生活質量

*通訊作者:王建國,1987年9月,男,漢族,山東聊城人,就職于莘縣徐莊鎮衛生院,主治醫師,本科。研究方向:兒科。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情況。方法:80例小兒內科急性腹痛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治療,實驗組患兒實施綜合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生活質量評分及疼痛評分。結果: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 6.2745,P = 0.0122 < 0.05)。實驗組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精神狀態、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41.46±2.26)(40.05±2.65)(38.41±2.17)(40.44±2.22)分,均高于對照組的(35.42±3.18)(35.18±1.98)(35.32±3.15)(36.17±3.5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前,兩組患兒疼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實驗組患兒的疼痛評分(11.17±2.44)分低于對照組的(17.46±3.2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 9.7887,P = 0.0000 < 0.05)。結論:小兒內科急性腹痛患兒實施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同時可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減少其疼痛情況,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綜合治療;疼痛評分;生活質量;預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in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80 children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pain scor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0%, higher than 75.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6.2745,P=0.0122<0.05). The scores of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mental state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41.46 ± 2.26), (40.05 ± 2.65), (38.41 ± 2.17), (40.44 ± 2.2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5.42 ± 3.18), (35.18 ± 1.98), (35.32 ± 3.15), (36.17 ± 3.53) (P < 0.05).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pain score of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1.17 ± 2.44)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7.46 ± 3.25) (t = 9.7887, P = 0.0000 < 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in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is remarkabl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and reduce their pai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Pediatric internal medicine; Acute abdominal pai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ain scores; Life quality; Prognosis

一、引言

腹部疼痛是小兒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起病急、發展迅速,病因復雜多樣。常見誘因有蛔蟲癥、急性闌尾炎、腸套疊、嵌頓疝、細菌性痢疾、過敏性紫癜以及腸痙攣等。但由于小兒語言能力的欠缺,難以表達自己的不適,只有通過哭來表達痛苦。所以當家中患兒出現易反復鬧,持續時間長等情況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只是一般的小病運用保守的藥物治療便可以恢復,但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疾病,如急性闌尾炎、腸套疊、腸梗阻等需進行手術切除部分組織或器官。所以,家長不能盲目給患兒服用止痛藥或偏方來掩蓋病情,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后期治療的風險會增加很多,可能會危及患兒的生命。

二、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兒急性腹痛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7.4±2.5)歲。實驗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9±2.3)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1]。

臨床表現:胃、腸、膽管等部位出現痙攣10例、急性胃腸炎15例,消化性潰瘍12例,尿路感染5例,闌尾炎8例、消化不良10例、膽道蛔蟲8例、膽囊炎5例、胰腺炎5例、腸系膜淋巴結炎2例。

(二)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治療,常規給予禁食、止痛等治療。實驗組患兒實施綜合治療,具體如下[2]。

在所有患兒就診時詢問患兒或監護人患者的既往病史、近期飲食情況、過敏史、臨床癥狀持續時間等信息,待患者入院后,認真觀察患兒的臨床癥狀,運用B超、血常規檢查等輔助判斷患兒的腹痛程度和致病因素,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1. 治療方案

(1)保守治療

根據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檢查結果,采用藥物等綜合方式進行治療[3]。寄生蟲腹痛,給予對癥治療后再給予驅蟲治療;糞便堵塞則通過開塞露通便;感染性腹痛則采用有效抗生素、抗病毒的治療方式。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較適用于腸套疊、闌尾炎等外科急腹癥患兒,確診后立即會診并轉外科治療。

2. 輔助治療

(1)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失衡[4]

長時間的嘔吐、腹瀉很有可能導致患兒丟失過多的水、鈉離子和鉀離子。所以要注意及時為患兒補液、補鈉、補鉀,恢復水電解質平衡。

(2)控制腸道內外感染

感染是誘發腹部疼痛的因素之一,要及時消除腸內外的感染、炎癥。目前[5],主要運用抗生素類藥物滅菌消炎。

(3)飲食療法

患兒飲食應清淡且營養均衡[6]。腹痛伴有嚴重嘔吐的患者不應該立即進食,需禁食6~8 h,等嘔吐好轉之后,恢復正常飲食。伴有腹瀉的患者,要注意少食用富含脂肪油的食物。食物過敏患兒要及時找出過敏原,避免再次食用。

(三)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生活質量評分及疼痛評分。

1. 兩組患兒的疼痛評分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分數越高表示患兒的疼痛指數越高。

2. 兩組治療效果

按照患兒的疼痛減輕百分數進行評定,疼痛減輕百分數 = (治療前VSA評分-治療后VSA評分)/治療前VSA評分×100%,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等級。顯效:疼痛減輕百分數 > 75%;有效:[7]疼痛減輕百分數50%~75%;無效:疼痛減輕的百分數 < 50%??傆行?= (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3. 兩組患兒的生活質量

采用本院自制的生活質量調查表評定,由患兒家屬進行填寫,護理人員進行統計,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精神狀態、社會功能四方面,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結果

(一)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中顯效2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對照組中顯效17例,有效13例,無效10例。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高于對照組的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 6.2745,P = 0.0122 < 0.05),見表1。

(二)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實驗組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精神狀態、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41.46±2.26)(40.05±2.65)(38.41±2.17)(40.44±2.22)分,均高于對照組的(35.42±3.18)(35.18±1.98)(35.32±3.15)(36.17±3.5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三)兩組患兒疼痛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兒疼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實驗組患兒的疼痛評分(11.17±2.44)分低于對照組的(17.46±3.2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 9.7887,P = 0.0000 < 0.05),見表3。

四、討論

急性腹痛是小兒患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其主要的臨床特點有發病急;病情重;轉變快。而嬰幼兒體質弱,各系統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一旦沒有及時有效地進行診治,肯定會對患兒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一定威脅。并且嬰幼兒表達能力欠佳,大大又增加了對疾病的診斷難度。平時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患兒腸道類疾病的發生。

(一)從食用方面改進

避免空腹食用牛奶,飯后食用或與面包、餅干等面食搭配食用。少量多次飲用,一天多次,每次少量。

(二)調節幼兒腸道菌群平衡

適當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品。益生菌可以在腸道內分解產生乳糖酶或提高乳糖酶活性的物質,還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和促進營養物質吸收,防止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同時還能補充有益菌群數量,調節腸道內菌群失衡狀。

(三)注意飲食衛生

避免患兒接觸含致病細菌的物品,衣、住、玩等各物各地一定要干凈衛生。

綜上所述,小兒內科急性腹痛患兒實施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緩解急性腹痛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丹.小兒急性腹痛的護理觀察.臨床研究,2019,27(2):137-138.

[2]談衛杰.超聲對小兒腹痛的診斷價值.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21):114-115.

[3]陳淑梅.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特點與治療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8,000(012):18-18.

[4]程鳴明,劉麗杰,小兒內科急性腹痛的臨床診斷與處理[J].中外醫療, 2009,28(4):175.

[5]劉靜濃.小兒令科急性臨床診斷與處理分析[J].南方護理學報, 2005,12(6):17.

[6]韓小彤.急性腹痛病因臨床診斷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1,15(6):125-128.

[7]屈文東,劉倫,劉坤玲.326例急性腹痛患者病因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 2009,7(008):17-18.

猜你喜歡
疼痛評分綜合治療生活質量
三種不同鎮痛技術用于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后的鎮痛效果比較
疼痛性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研究
針灸在痛癥患者中的應用及對治療預后的影響研究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帶狀皰疹后遺痛23例臨床分析
綜合療法治療井下煤礦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臨床觀察
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綜合治療的128例效果觀察
舒適護理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社區康復對嬰幼兒精神發育遲緩的療效及父母情緒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