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人文關懷在ICU危重癥護理中的應用評價

2021-09-10 07:22陳圓
醫學概論 2021年3期
關鍵詞:危重癥患者護理滿意度

陳圓

摘要:目的對ICU危重癥患者采取護理人文關懷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挑選到醫院收入的ICU危重癥患者(200例)為評價目標,時間均是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依據“就診順序”處理分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n=100例)、二組是試驗組(n=100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應用護理人文關懷。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情感障礙、思維障礙、行動障礙、ICU譫妄等ICU綜合征的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分析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的護理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患者綜合征的發生率小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大于對照組(P<0.05)。結論CU危重癥患者采取護理人文關懷,可以改變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的強大信心,并以此實現機體、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的充分改善目標,是值得借鑒的一種護理策略。

關鍵詞:護理人文關懷;ICU;危重癥患者;ICU綜合征;護理滿意度

引言

ICU又稱為重癥監護病房,是專門收治病情危重、急診的患者,由于此類患者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繼而出現免疫力及營養狀態低下、生命體征紊亂等情況,易誘發醫院感染事件發生。一旦發生院內感染事件,不僅會加重患者身心及家庭負擔,還會延長住院治療時間,所以預防醫院感染是必要的措施。據臨床研究顯示,30%的院內感染均可以通過預防措施來降低發生率,所以應在臨床工作中要提升護理質量,完善護理流程。本文以探究優質護理臨床價值為目的,研究其對護理質量和院感發生率的影響?,F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挑選到本院收入的ICU危重癥患者(200例)為評價目標,時間均是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依據“就診順序”處理分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n=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齡24~64歲,平均(45.96±1.74)歲;另一組是試驗組(n=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齡26~66歲,平均(46.25±1.92)歲,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試驗組患者常規的護理干預基礎上進行護理人文關懷,具體操作包含以下幾點:(1)健康飲食護理:絕大多數ICU患者都不能攝入普通飲食,而為了保障ICU患者機體所需,為他們提供科學的飲食護理,優質蛋白質、優質脂肪、高纖維等都是幫助危重癥患者加快康復步伐的主要食物,除此之外飲食必須清淡、易吸收,還要注意引導患者少食多餐,不要過飽過饑,對于實在無法正常攝入營養物質的患者,可以輔助輸入營養液。(2)環境護理:ICU病房通常設置各種精密儀器,患者缺乏醫學知識,對各種醫療器械存在恐懼心理,因此護理人員需收起不必要的器械,避免其暴露于患者視野之中,最大限度上降低患者的精神緊張度,可于病房內增加迷你玩偶掛件放松患者情緒,讓其處于愉悅的生活環境中;同時護理人員還應當保持病房內干凈整潔,盡可能地使患者感到舒適。(3)增強病區管理以及藥品、器械的管理:嚴格要求護理人員的儀容儀表,同時嚴格執行手衛生消毒制度以及物品、器械的消毒和擺放,并且需要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提升操作技能,避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嚴格制定陪護探視工作制度,減少探視人數以及流動的次數。提高對器械的使用技能,做到專人專用,定期消毒,還要保證室內的衛生清潔以及空氣流通,保證室內的溫度和濕度。此外,護理期間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種類評估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必要時進行隔離處理,嚴格把控ICU患者的數量。在護理過程中,護士要保證動作輕柔、降低操作的聲音,將報警器等聲音調至最低,避免驚擾患者,同時更換鞋套、衣物等,做到無菌操作。對于高危物品需要做好醒目標識,并由雙人保管,班班交接。

1.3觀察指標

統計各組的綜合征產生情況(a.情感障礙;b.思維障礙;c.行動障礙;d.ICU譫妄)與護理滿意度。選擇問卷調查評價護理人員們的工作態度以及水準,總分設定為100分,具體評價標準為:超過80分為滿意;而60~80分為基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包括滿意和基本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應用SPSS25.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51例、35例、14例,而試驗組中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72例、26例、2例。經過統計計算,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是86%,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是98%,試驗組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要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由于ICU患者通常具有十分危急的病情,常規的ICU護理模式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作為護理的首要目標,更加重視對患者的臨床疾病護理,在此過程中卻忽視了患者的心理情況。重視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不僅是先進護理模式的體現,亦是人文主義在護理領域的重要應用,心理護理的推行對于全面提升護理行為的內涵及價值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意義。由此可見ICU病房的設立不僅為危重癥患者提供了最為有效的救治管理方式,亦表明臨床護理向層次更深、發展前景更為廣闊的全新領域邁進。

就常規護理而言,其更注重醫囑以及執行情況,不注重患者病情實際所需以及內心所需,導致護理滿意度下降。而優質護理則是強調從患者需求和病情出發,以醫囑為輔,為患者構建舒適的治療環境,改善其負面情緒等。在優質護理模式下,患者的臨床需求、身心舒適感以及生命安全均能夠得到保障,并且有利于提升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所以就ICU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以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綜上所述,ICU危重癥患者開展護理人文關懷措施,能促進患者身體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實現ICU綜合征產生的有效控制與護理滿意度的提升目標,總體成效優于常規護理干預。

參考文獻

[1]安玉蘭,徐果,李華芳.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量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9,18(38):135.

[2]張艷.心理護理在重癥ICU病房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1):196.

[3]秦春麗.創建優質護理服務中優化ICU基礎護理流程的作用研究[J].延邊醫學,2014(25):68-69.

(陜西省人民醫院?陜西西安?710068)

猜你喜歡
危重癥患者護理滿意度
ICU危重癥患者為防止腸內營養制劑錯位輸入靜脈的防范措施及護理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腹內壓監測對開放危重癥患者胃腸內營養的影響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