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2021-09-10 04:43陸仕啟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1期
關鍵詞:課程教學有效策略小學語文

陸仕啟

摘要:隨著我們國家當前階段教育改革的深入完善,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并且社會各行各業中不僅需要具備專業基礎知識的人才,更加需要具備綜合能力與素養的人才,這就需要教師在基礎教育階段抓起。小學語文教學是基礎教育事業當中的重點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并且結合學生的綜合特點以及具體知識制定有效的方式,全面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素養,進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成效,本文就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體系當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語文課程的有效教學,可以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并且促使學生們在成長的關鍵時期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等,從而為小學階段學生的綜合發展以及良好成長打下基礎。但是經過以往的教學經驗可以看出,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教學有效性提高,同時對學生綜合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對此,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深入分析新課程改革中的要求,并且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方式,全面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具體的知識內容進行思考,全面結合抽象化的知識進行轉變,將單純的文字知識轉變為形象、具體的形式,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產生學習知識的熱情,這樣才能夠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適當創設出一定的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具體的教學知識內容進行分析,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并且引導學生們在良好的情境之中進行知識探究,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整體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觀潮》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們對于課文中的知識內容產生深入的理解,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沖擊,我首先搜集了關于錢塘江大潮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并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們展示了出來,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進行了直觀的觀看,在這種良好的課堂情境之中,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被有效調動了起來。然后,我及時根據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了講解,促使學生們能夠深入理解其中知識,并且有效加深了學生的記憶,集中了學生們在語文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的注意力,活躍了整體教學環境。如此一來,學生們在這種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情境之中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體會,加強了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同時有效實現了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

二、體現教學主體

新的教育改革中強調了學生是整體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部分,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全面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加強思考,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引導學生們適當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有效強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同時幫助學生鍛煉思維,加強學生獨立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的有效培養,進而實現良好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進行《夜間飛行的秘密》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們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形成自主思考的習慣與意識,我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提出了:第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為什么飛機能在黑夜中安全飛行?第三自然段寫的什么內容?從哪里看出蝙蝠的飛行本領高超?這些引起了科學家怎樣的思考?書上是怎么說的?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做了三次試驗,每次試驗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結果怎樣?等等問題。如此,通過這些問題的有效引導,促使學生們學會自主總結問題,同時有效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給予了學生們足夠的課堂思考時間,有效體現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從整體角度上來看,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拓展教育資源

在現代化背景下,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多樣,但是許多教師仍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講解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為主,難以實現對教育資源的拓展與延伸,學生們在這種學習活動當中比較被動化,并且難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對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進行適當的延伸,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優化教學模式,并且拓展教育的資源,讓學生能夠全面理解、學習語文知識內容,同時推動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進行《梅蘭芳蓄須》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促使學生們能夠全面理解其中的知識內容,我首先為學生們布置了一個課前任務,要求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通過自主查閱書籍、網絡化渠道搜索等多種方式整理關于梅蘭芳的事跡、文章等,并且與小組中的同學進行分享。然后,我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再引導各小組代表分享所整理的資源內容,并且將這些資源與課本教材中的知識相結合展開了講解。如此一來,在這種教學活動當中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有效拓展了課堂教育資源,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成效。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發展現狀,并且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活躍教學氛圍,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強化小學階段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紅.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體會[J].科教導刊(下旬),2017(01):117-118.

[2]陳宇,陳文祥.論小學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及科學化構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11):103-107+111.

猜你喜歡
課程教學有效策略小學語文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