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數學本質,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2021-09-10 04:43吳甜甜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1期
關鍵詞:時間軸鐘面時針

吳甜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區分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了解24時計時法并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利用數形結合和一一對應思想,理解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關系,并能熟練轉換。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和演示,經歷觀察、比較、歸納的過程,溝通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關系,培養學生的量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

2.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推理出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的方法,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認識,感受學習24時計時法的必要性,既鍛煉學生的思維,又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體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2.培養數學探究精神,在游戲中體驗運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24時計時法,學會兩種計時法的轉換。

教學難點:利用兩種計時法的轉換方法,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內容:

一、利用生活經驗表述時間,反饋學生學情

師:這是小朋友一天的安排,你看到了什么?

生:早上6時起床。

生:晚上9時睡覺。

……

師: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表述時間時用到的記錄方式。

設計意圖:從孩子生活經驗入手,利用經驗表述時間,這是對學情的第一次反饋。

二、課前收集問題,制定學習目標

師:課前通過預習單,我們也收集了同學們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將這些問題作為我們的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利用課前預習,學生提出質疑,制定學習目標,同時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精講點撥

1.認識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

(1)情境引入,結合鐘面知道一天有24小時

師:圖里看到了什么信息?這是怎么回事呀?

生:一天24小時都在營業。

師:之前我們感受過了1秒的時間,知道了一小時有多久,為了方便,我們把時間加速,看看鐘面上24小時走過的時間。

(觀察鐘面走2圈視頻)你看懂看了什么?

設計意圖:順應學生認知規律,從生活經驗——鐘面——計時法。結合太陽的東升西落、天色的變化對應鐘面上時針的走動,動靜中轉換、數形結合里理解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意義。

(2)結合鐘面,用12時計時法表示時間

師:當一天開始的時候,這是晚上12時;時針繼續走一小時,指向1時這是凌晨1時;這是凌晨2時…………時針又指向了12,這個12是中午嗎?(晚上12時)和剛開始的晚上12時一樣嗎?(不一樣,這是結束的晚上12時)對的!這一天結束了,第二天開始了。所以晚上12時很特殊它既表示前一天的結束,又表示新的一天的開始。

小結:

師:像剛才前面帶有時間詞的計時法,用0-12時來表示的計時法(課件展示),我們稱為12時計時法。

(3)用24時計時法描述時間

師:不用時間詞,只用數字,可以將一天的24小時也準確表示出來嗎?

剛才有同學說的下午2時,還可以怎么表達?晚上7時呢?

生:14時。19時。

師小結: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我們知道時間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像這樣沒有時間詞,用0-24來表示時間的計時法,我們稱為24時計時法。

設計意圖:把“有形”變“無形”,“ 無形”變“有形”,用數學的語言描述生活中的現象,將生活中的現象用數學描述出來。

2.探究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關系

(1)出示時間軸,利用生活經驗豐富2種計時法的聯系,同時反饋 2種計時法的表述。

師:隨著時針的轉動,時間一天天溜走,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時間的魔術師,把一天留住。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我們拿一把剪刀,從 24 時這地方剪開,再把它拉直,它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師:請你像這樣,再舉出一組對應的時間,寫在時間軸上。

(2)觀察時間軸,探究2種計時法的聯系。

師:觀察我們的時間軸,結合你們的例子,有什么發現?

設計意圖:時間軸的第一個作用是幫助學生再次認識一天有24時,它以靜態的數軸的形式呈現,將想象的化曲為直落實到實處,將流動的時間長河變成現實,這也是數學的本質——用數學思想方法、思維方式來解決數學概念的問題。

四、體會24時計時法的必要性。

1.回應目標,再出提出質疑

師:我們現在知道了兩種計時法的特征了,也在鐘面和時間軸中了解了兩種計時法的關系。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或者疑惑的地方?

師:我們已經能用12時計時法準確表述時間了,為什么要學習24時計時法呢?24時計時法到底有什么用呢?

2.應用體會

師:請你試一試,完成堂清作業。

師小結:同學們真棒!學習了今天的24時計時法就是為了方便我們轉化和應用,遷移到我們過去學習的知識,可以通過數或者算求出經過的時間,解決實際的問題。

設計意圖:學習24時計時法的必要性,體現應用意識的培養。在學生質疑和老師設疑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驅動力,促使他們自發運用所學知識去學習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動接受。

3.回應一年級小明的一天,準確我們的認識。

(課件:小明的一天)

師:我們再來看看小明一天的安排,它想用什么計時法?你能看懂嗎?有什么想說的?溫馨提示送給大家。

預設:12時計時法要記得加上時間詞。

設計意圖:回顧一年級的知識,準確表述時間。強化12時計時法的認識.

五、游戲拓展

師:同學們,回顧我們課前的問題,都解決了嗎?在過去3年里已經基本學習了時間的知識了,你會運用他們嗎?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時間對對碰》體驗你學習的成果吧!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三年以來,我們學習時間量感的軌跡,滲透知識收集歸納和整理的方法。以游戲形式多途徑地引導學生經歷觀察、記錄、猜想、交流、推理等學習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構建知識、積累活動經驗。

六、課后作業

如果放假一天,你會怎么安排?計劃好了再試著分析你的安排合理嗎?

猜你喜歡
時間軸鐘面時針
怎樣借助學生作品更好地認識鐘面
怎么做能更好地認識分針和時針運動的聯動關系
鐘面上的數學問題解法
輕松實現PPT圖片局部放大
時針和分針的爭吵
基于時間軸的媒體數據編輯專利技術綜述
鐘表上的數學問題
畫出的“認識”
時間軸說明16種英語時態(下)
時間軸說明16種英語時態(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