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數學關于課前導學的幾點原則

2021-09-10 10:01劉君艷
家庭教育報·教師論壇 2021年2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

劉君艷

【摘要】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是遠遠不能滿足新課程的要求。長期教育大環境使教師和學生都養成了以分數評判一個學生的習慣,這樣的大環境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學生只有從內心真正喜歡上一門學科,才能把這門科目學好,隨著新課改的要求,課前導學的模式成為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重要的一環。對于小學數學這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勢必會改善學生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態度。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前導學;保證科學性;一定啟發性;要有互動性

數學是一門教會學生思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但在實際學習中往往很多學生因為數學這門科目非常的抽象難以理解,使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其中,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能夠在教師的教學下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意識,從而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到課堂所學的數學知識。因此接下來本篇文章將和大家一起探討運用導學模式進行授課需要需要注意的幾點原則,希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保證科學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導入課程的時候需要注意導學部分的科學性,不要為了導學而進行胡編亂造。教師導學要根據每堂課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著手,看看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巧妙地導學吸引學生的興趣,有效的達到教師導學的初心。關于教師導學常見的可分為下面兩種基本情況:有的導學部分是教師整堂課內容的必要補充部分;有的導學部分是教師教學內容的引子,這種情況雖然從導學的內容來看對于教學目標和內容沒有必要的關聯,也不需要學生對其內容進行掌握,但教師用它導學的話就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面談到的這兩種情況,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是教師教授當堂課內容的有機板塊,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導學應該從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進行出發。如果教師的導學部分違背了科學性,即使有趣、生動、精彩,都不應該進入課堂。

例如,教師在講“我說你搭”這一堂課的時候,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生觀察物體。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指令搭積木,并且學會根據觀察圖,利用正方體正確搭建出相應的立體圖形。本堂課的教學難點也正是根據同一觀察圖搭建出不同的立體圖形。課程的導學環節教師可以運用播放動畫的方式進行引入課程,一方面能夠客觀科學的為學生展示本堂課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形式,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導學環節注意導學部分的科學性,要知道導學部分也是學生的有機的一部分,也應該注重其客觀性和科學性,嚴謹教學態度給學生樹立正確的知識觀。

二、一定啟發性

小學教師在進行導入課程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導學部分的啟發性。教師一定不要為了導學而進行導學,失去了導學作為教師授課板塊的意義,同時也可能會出現相反的效果。具體情況就是教師授課的時候,雖然教師也進行了導學部分,但只是成為了一種形式。說教師沒有導學部分,但是教師教案以及授課時候也有相應的板塊,可是最后并沒有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導學部分對于教師授課時候的運用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要求通過教師的導學能夠很好的啟發學生的學習本堂課的內容,而不是直接為了導學直接把問題丟給學生。

例如,教師在講“三角形分類”這一堂課的時候,導學部分可以從實際生活中的分類進行講解。比如教師可以問同學們寫字的筆進行導學,詢問學生大家平常都用過什么筆,學生回答有鉛筆、碳素筆、圓珠筆等等。接下來教師引領學生說今天我們來一起探索關于三角形都有哪些具體的分類。教師在導學的同時也能夠啟發學生可以將學習和生活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從而曉得學習是為了運用,并且數學思維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會被學生逐漸遺忘,但是學生腦海里從教師這里得到的思維不會遺忘。因為數學思維只有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故而,教師的導學部分也應該具有相應的啟發性,使學生學到數學的思維。

三、要有互動性

教師的教學過程是教師“教”與“學” 互相進行的過程。一位教師的課堂效果如果學生覺得好,那么這位教師的課堂一定是“教”與“學”共同促進的結果。故而教師在設計導學部分,也要注意這一點,教師最好能夠使學生參與進來。教師平時就要多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在哪里,方便在備課的時候才能更好的抓住兒童的特點,這樣才能在課程的開始就能很好地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

例如,教師在講“四邊形分類”的時候,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提倡生活中的一幅畫面,讓學生從中找到平面圖形都要哪些?讓學生從屏幕中找出他們熟悉的平面圖形。這樣一方面避免了教師一個人在講堂上講解的尷尬,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的進行學習。并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組進行探究屏幕中的圖形,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表達和傾聽其他學生意見的學習品質。這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

總的來說,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模式也隨之發生了很多改變。一方面是時代的滾滾浪潮在推動者教育模式的改變,另一方面新的教學模式也是為了幫助學生很好的學習。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越來越多,其中導學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時也很好的提高了教師課堂授課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想通過這篇文章呼吁廣大教育者運用好課前導學這個板塊,從而更好的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1] 方云霞.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探析[J].學周刊,2011(26)

[2]張亞杰.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初探[J].教學與管理,2009(33)

吉林省德惠市大房身中心校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
數學教學中的互動教學策略探究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優化例題呈現方式夯實數學教學研究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