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態學視角的幼兒園主題探究課程研究

2021-09-10 07:22傅葉梅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16期
關鍵詞:課程研究生態學幼兒園

傅葉梅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于幼兒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提到,幼兒園應該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這就給了幼兒園充足的權力和空間進行課程設計。為了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在幼兒園開展生態學課程可以培養幼兒尊重生命、熱愛生態的意識,對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基于生態學視角的幼兒園主題探究課程研究。

關鍵詞:生態學;幼兒園;主題探究;課程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文明發展,提升公民的環保意識的也成為了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幼兒發展階段,幼兒的認知、意識、個性等處在快速發展的時期,教師要抓住幼兒這個時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生態課程內容,培養幼兒熱愛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識,從根本上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容,把生態學內容滲透到幼兒教育中,讓幼兒在感受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中學習生態知識,提高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

一、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

在幼兒教育中滲透生態學內容,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自主探究、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找到學習的樂趣,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大自然是對幼兒開展生態課程的最好的場所,在大自然中幼兒可以親身感受周圍環境,不論是小動物還是一草一木都是幼兒認識自然最好教材。教師要抓住大自然這個“天然課堂”,讓幼兒走進自然,利用課外實踐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開展認識植物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附近的花園、公園等具有安全保障的場所進行學習。在幼兒園內,教師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內設定一個大組長,教育幼兒要團結互助,互相照顧。在2-3個老師的帶領下,讓幼兒走進大自然,認識周圍的生態環境。對于這種外出的授課形式,幼兒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由于他們的好奇行強,活潑好動,自我約束意識較差,難免會對有一些不安全的舉動,教師要時刻觀察幼兒的狀態,及時找出不安全因素,保障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安全。在正式教學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引導小朋友觀察周圍的植物,看看有哪些花兒開了,哪些是“成年”的植物,哪些是“寶寶”植物,讓幼兒對身邊的植物有一定的認識。此外,教師可以讓幼兒把一些落葉、掉落的花瓣搜集起來,作為手工素材,讓這些遺落的“寶貝”再次煥發光彩。通過開展戶外活動,幼兒可以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愛護周圍的一草一木,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提升他們敬畏自然的良好品德。

二、普及環保知識,貫穿日常生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生態系統呈現退化的趨勢。為此,國家換個政府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就對每一位公民提出了要求,增強環保意識,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模式。在幼兒的教育中,教師可以把環保知識融入到生態課程中,讓幼兒了解保護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不僅對幼兒進行理論教育,還引導幼兒把理論融入到實踐中,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

例如,在對幼兒進行低碳環保生活理念的教育時,可以從幼兒的日常生活出發,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進行耳濡目染的教育。比如每天上課開始時,教師可以詢問幼兒“小朋友們,今天你們怎么來學校的呀?有誰是乘坐公交車來的呢?”有的小朋友就會舉手,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時機,向學生們普及綠色出行、減少私家車數量等科普知識,提倡距離較近的小朋友步行上學或者乘坐公交車,讓小學生向老師打卡,步行、乘公交出行次數較多的可以得到教師的小紅花獎勵。在幼兒園的午飯時間,教師帶領幼兒去洗手池洗手,教育幼兒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的意識。在吃午飯時,提倡小朋友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費,讓小朋友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向他們展示一些非洲饑荒地區的照片,教育幼兒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真正的做到愛惜糧食,踐行“光盤行動”。通過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教育,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認識到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教師以身作則,有利于讓小朋友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游戲互動,開展生態主題活動

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游戲也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在生態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做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針對生態課堂的特殊性,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放在一些重要節日上,比如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開展主題活動,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學習氛圍,利用做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例如,針對不同的生態環境日,教師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小游戲,提高幼兒的互動積極性,讓幼兒在游戲氛圍中學習生態知識,培養環保意識。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教師可以針對這個節日開展一系列有關節約用水的活動。在迎接世界水日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制作手工海報,提供一些地球干涸、嚴重缺水地區的照片,通過這些材料讓幼兒對于節約用水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實際的教學活動開展時,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大家來找茬”的游戲互動,教師把一些浪費水資源、破環水資源行為繪制到整體的圖片中,讓小朋友自己找出圖片中不合理的行為。在進行了節約用水的知識學習后,幼兒對于正確用水有了一定的認識,圖片上的一些行為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們在游戲中發現錯誤時,會很有成就感,這也就無形之中對他們進行了一次再教育。幼兒在這個游戲中發現了錯誤的用水行為,就會自覺地在生活中規避這些錯誤,從而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用水習慣,保護水資源。

總結:

總的來說,在生態學視角下,幼兒的教育中要注重生態知識的滲透,不僅可以讓幼兒認識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魅力,還可以讓幼兒正確看待生態環境,樹立起正確的環保意識。在課堂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通過走進大自然、普及環保知識、開展主題活動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讓幼兒的生態課程更加多樣化,為幼兒提供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從根本上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白興圓.生態學視域下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6):166-167.

[2]張敏姿.生態式教育走進幼兒園的主題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4):58.

浙江省磐安縣龍山幼兒園 322300

猜你喜歡
課程研究生態學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生態學視野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探析
中職學校光電專業現代班組長培養的課程研究
基于任務驅動的保險實訓課程研究
應用型信管專業課程創新研究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