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21-09-10 11:43周藝云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18期
關鍵詞:有效措施傳統文化教學方法

周藝云

摘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傳統文化,挖掘傳統文化的英雄人物、歷史名著、神話故事、經典古詩文等,將其中的經典內容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滲透,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和內涵,豐富學生的語文文化內涵。因此教師應當提高對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視程度,進行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的融合教學,通過國學經典、教材內容、傳統節日、背景資料等滲透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有效措施;教學方法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可以提高語文的閱讀理解,還能夠給其他的學科奠定一定的理解基礎,能夠在為學習其他學科奠定特定的基礎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我發展和素質,這是完成此任務的有效方法。對中國傳統文化最了解的小學教育對于將中國傳統文化灌輸到小學漢語中非常重要。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小學滲透的重要性

文化是深入骨子里的血液,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就是中華人民代代相傳的印記。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也肯定了中華民族從古到今形成的道德觀念有代代傳承的價值。也就是說,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傳承的必要性,中華傳統美德是每一位青少年都不可缺少的品質。同樣的,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也強調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知識能力強,但是他們對于價值觀念的判定還比較模糊,因此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在語文教學上,教師要善于運用文化的精髓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積極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促使他們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二、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弘揚中華傳統節日

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引導我們學習古人的智慧,又能讓我們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更好地展望未來,所以學生需要從小就開始學習傳統文化。小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有助于增強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有助于培養他們廣闊的文化視野和人文素養;有利于實現國家培育、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和立德樹人的目的。

教師應該聯系課堂內外,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充分運用課堂教學策略,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

例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及重陽節,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節日。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關于春節的基礎知識,主要內容包括春節的各種習俗、春節的起源及春節的不同名稱等,還要收集古代詩人寫過的關于春節的古詩詞等,然后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針對這些古詩詞相互學習、交流。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的順序,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體驗傳統文化的氛圍。傳統文化的精髓包括傳統精神、傳統習俗、傳統思想等,教師可以由易到難并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將傳統文化與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地成長,加強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

(二)在閱讀教學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國學經典內容,加入到閱讀活動中,成立專門的興趣小組,并針對閱讀內容開展主題交流活動,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通過閱讀引發學生思考,能夠在交流中產生新的想法,深入理解傳統文化,感受國學經典的魅力。例如在閱讀課堂中,教師可以選擇《啟蒙初誦》《千字文》《論語》等相關的國學經典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上半節課進行自由閱讀,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國學經典中的句式結構、文章特點等,并標記出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下半節課的時間可以成立閱讀興趣小組,針對閱讀內容進行溝通討論,引導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彌補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缺失。通過長時間的閱讀積累,學生擁有了一定的傳統文化基礎,并且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由來、組成以及重要性,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積極配合教師開展傳統文化的學習活動,在閱讀中能夠挖掘文章中的傳統文化,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逐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在創設情境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

學習環境的創設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小學生的普遍特點是活潑好動、貪玩、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受到不良行為的影響,但模仿能力強。因此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必然的。教師在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時候,可以根據教材不斷創新或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使學生們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熏陶。例如在學習《梅花魂》這一課中,梅花是四君子之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梅花的圖片,讓同學們說出描繪梅花的詩句。文章主要描寫了作者與親人朝夕相處的生活片段,進而表述出外祖父對于國家的深刻思念。學生由于學習經驗的缺失,并不能夠將其中的深意理解透徹。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思鄉課文、古詩和詩歌進行比較,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感悟情感,對比分析,并在進一步的交流中不斷加深體會。最后還可以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領悟到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從而更好的進行文化傳承。再比如在學習《四季之美》時,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來收集大量的有關四季的圖片,然后將其帶入到課堂上,為大家進行展示。此時,教師應該讓學生擁有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活動的空間,讓每一名學生尋找有關古人描述四季美景的詩篇、文章或者是名言,從而使他們真正意識到四季之美,感受到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

結束語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人的使命,在語文教學上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位老師的家國擔當。小學階段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起點,也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師應不遺余力地在教學上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更積極更自信地成長。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依然要永不止步地堅持傳承,持續思考探究,更好地傳播。

參考文獻:

[1]齊麗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中華文化的引入與教育方式創新[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8):214-215.

[2]田本娜.我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歷程[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2):116-123.

[3]李彥群.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觀念滲透研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7(10):38-42.

本論文系2020年度漳州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漳州傳統文化資源與小語部編本教材的整合研究》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ZPKTY19169]

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實驗小學 363005

猜你喜歡
有效措施傳統文化教學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船舶涂裝工藝技術改造中的環保技術研究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