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古守法 臨古出新

2021-09-10 12:13周奕蔣傳存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18期
關鍵詞:趙孟頫

周奕 蔣傳存

摘要:趙孟頫的藝術觀點、筆墨技巧被明代唐寅、文徴明與清初“四王”等書畫家承續、發揚??梢娳w氏書法藝術上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在趙孟頫影響下,元代以復古為主流,古代各種久已衰微的書體,如鐘鼎、石鼓、詛楚、漢隸、章草等,也相繼得到復興。

關鍵詞:趙孟頫;書論;畢業創作

不管是從元代中國書法史到現在,還是從古自今以來,趙孟頫都是書法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廣范汲取各家的長處,諸體兼善,他不但重視理論、重視實踐,而且成就都很高,即使放眼整個藝術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但是,趙氏至關重要的影響和地位主要是在書畫上,尤其是書法方面。在書法方面,我所知道的五體皆擅長的書家也只有明清的趙之謙和吳昌碩。趙孟頫是書法史上五體皆能的書法家。他尤其擅長楷書、行書。這次畢業創作我就是從趙孟頫的行楷入手。趙孟頫于王羲之的書法中感悟出既要學習古人,又要變化創新的道理,一生都對書法孜孜以求。他取法晉唐時期的古法,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改善,兼容并蓄,終于創造出了流傳至今仍然備受世人喜愛的“趙體書法”。這樣的融會貫通給了我啟示。掌握趙氏的筆法與結字特點,有意識的從中借鑒汲取營養,在我的創作中加以運用。所以我從趙孟頫的《前后赤壁賦》中著手研究,了解趙孟頫創作《前后赤壁賦》的時代背景和創作時的心境。認真臨摹,觀察了解趙孟頫的筆法、墨法、運筆、字形結構特點,選取自己需要的特征進行學習。是利用趙孟頫《前后赤壁賦》打基礎,再擴展臨摹了他其他行書作品,注重字內外空間的變化。然后用了《洛神賦》的塊面形式,以便最貼合趙孟頫小字行楷的藝術特征,以達到畢業展作品要求。感受比較深的是,書法的創作,應該從作品中構建出一個世界,一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美的世界。所以,審美的眼光要打開。書法也就是造型藝術,多加思考頭腦靈活,學會怎么去營造字勢。思考可以開發出新的風格和路線,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合乎法度,法度是作書的標準,具體情況就需要多寫多看了。

臨摹趙孟頫的作品,很容易寫的媚俗。然后經過老師指導,調整了用筆方式,在書寫時多中鋒用筆。古人稱“側筆取媚,鐘(繇)王(羲之)不外傳之秘”。側鋒多了,字體容易顯得媚、俗。因為行筆的速度變得加快,線條的質感就容易顯的單薄無力,所以在起筆和收筆時就更加需注意用筆的技巧。需要把中鋒與側鋒相結合起來,這樣的作品才能成為好作品。與此同時調鋒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趙孟頗從用筆各方面頗具特色,也頗有變化,平中見奇的書風,是他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后人認為他“上下五百年中,縱橫一萬里絕無此書”。學習了王羲之和王獻之,趙孟頫對于他的起收筆、轉折處都有了改進,更加強調婉轉秀雅筆法的純正。結構上,他學習古代碑帖,不管哪個風格,皆取其平正,只是稍一改變,就推陳出新化為自己的獨特面貌。他的書法并不突顯出某些方面,既不追求于整體的氣勢和力量,也不要求其飽滿圓潤,或者是欹側性、陡峭感覺,但是就是能讓人賞心悅目。所有的學習古人也不是簡單的重復。臨摹字帖后,簡單的重復只能把自己的錯誤變成習慣,重復只能把自己變得麻木。要多想想怎樣才能進步。想想古人為什么這樣去寫?從字法看到筆法。放在書法里,我也覺得也適用,落筆前多思考,思考用紙,思考章法,思考落筆。老師上課講的知識,只有經過實踐后的思考,才能有瞬間而來的感悟。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云:“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闭撌隽藭ǖ暮诵氖枪P法和結構,不管用筆還是結字對于書法學習來說都非常重要。趙孟頫一直強調“用筆千年一脈”,必須繼承傳統,而結體因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這里的“宗”說的是“二王”,所以他主張“用筆”和“結體”都必須從“二王”中來。結體會順應時代的需求有所取舍和改變?!坝^千劍而后識器,不見古人則永不得上法?!壁w孟頫的審美瑰麗而多姿,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高級。如果一開始見的就是字帖上那么兩個模塊一樣的字,怕是這輩子都看不懂隸書的圓潤端麗,草書的飄逸瀟灑。所以在臨寫過程中,我搜索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特別是高清的作品圖。學習趙孟頫書風,學習他的書論的獨特見解,希望通過這次行楷創作從趙孟頫書作中汲取,融會貫通,形成點畫精美、結構端莊、神態自然的面目。

我選的文字內容是《書論》里面的一篇文章《翰墨志》。是南宋書法理論著作,趙構撰寫的。不論其他,趙構在書法上的造詣還是非常高的,主要擅長楷書、行書、草書,用筆端莊婉麗,結構自然舒展,風神雋永,有其晉人神韻。他師法二王,書法功力深厚。不同于北宋文人書法追求書寫所想要表達的意,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自由自在的藝術觀。趙構根據自己學習書法的經驗,崇尚對古法的學習,追求氣息的高雅,主張向古典的書法作品進行學習和取法。這個具有很重大的意義,也與我這次創作學習的趙孟頫的學書觀點相通之處。翰墨志內容大概論述了,學習書法適合先學習楷書,寫平整后學行書、草書,并且他認為正草不可不兼有,提出了學習書法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書法需要有扎實的楷書基本功,掌握了各種筆畫的筆勢形態,運用了行、草,縱情揮墨而不失真法,自然會氣韻生動,神態自然,不落俗套有形態且有神韻。這不僅僅是趙構的學書經歷,也是一條審美創作書法的法則,同時也給我指明了一條學書的道路。

我選擇的形式是十二個塊面豎條拼接成的六尺六尺整張。單個塊面長寬的比例是二比一,長條寫下來更有縱勢的感覺,彌補了趙孟頫字行結構偏平正,增加行氣的貫通。十二個塊面拼成了長三豎四,為了不顯得十二個塊面擁擠,借鑒了國展作品形式,在塊面內部根據文字內容進行了留白處理,使塊面產生了聚與散的關系。同時在留白不和諧的地方合理使用了印章調整,使作品呈現出完整良好的效果。搭配張遷碑的風格在右上方加了題簽,左邊用小行書留下三條落款,增加了作品的可讀性。紙張的顏色搭配沒有很跳動,淡橘粉色搭配草木白宣,營造典雅清凈的視覺體驗。

最后感謝我們專業學習的四年課程,由甲骨文六國文字再到篆隸楷行草的學習拓展了我學習書法的視野。書法學習是寂寞和痛苦的過程,很多進步都是在批評中得到提高的。但是書法的學習中從來不缺少同伴,溝通交流取長補短,逸夫樓的書法教室永遠燈火通明。同時感謝老師們的幫助指導與鼓勵,書法的學習也不能缺少老師,沒有一個正確的指引,容易“劍走偏鋒”。大學四年的課程結束了,但是我書法學習的道路還會繼續向前。遵循法度,學習古法,在有根據的立場上進行創作。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猜你喜歡
趙孟頫
杭州六品書院作品展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上篇 筆走龍蛇 冠絕古今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史上最貴書信!趙孟頫兩信札拍出2.67億元
趙孟頫的棱角
元代·趙孟頫
兩封信賣兩個億,趙孟頫究竟寫了什么?
趙孟頫:半生情緣為道升
趙孟頫,元代藝壇“全能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