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職德育工作中的創新性激勵機制

2021-09-10 16:01趙向紅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16期
關鍵詞:機制德育中職

趙向紅

摘要:從學生德育工作理念,中職生的全面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幾個方面分析了創新性激勵機制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從觀念、學生獎勵體系、學生處分機制三個方面闡述中職創新性激勵機制的構建。最后,認為創新性激勵的實施必須合理運用創新性激勵原則,同時要注重過程激勵、個體差異、工作規范和及時適度等激勵技巧和策略。

關鍵詞:中職;德育;創新性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中職生激勵機制作為中職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職教育大力發展的今天,其作用越來越突出,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中職學生激勵機制, 是中職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中職德育工作中學生創新性激勵機制的構建

1.樹立以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

樹立以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是構建和實踐中職學生創新性激勵機制的思想基礎。傳統的學生激勵注重社會需要的滿足,忽略了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生活的多樣需求,難以實現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當前,通過激勵促進學生發展的觀念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構建新的激勵機制應突出學生的創新功能、發展功能,使學生自覺地、能動地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與自身發展的優勢,掌握自身發展的方向,實現個性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協調。對學生的激勵還要基于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激勵機制還要面向每位學生,面向每位學生的每個側面,為學生確定個體化的發展性目標,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優勢,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建立多元個性的學生獎勵體系

學生獎勵是調動學生主動性最有效的手段,是學生發展的指揮棒。學校倡導什么,學生就會自主的調整發展方向。因此,在學生激勵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獎勵體系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在學生獎勵設置上要實現立體多層、多元個性的獎項,既要注重對學生個人的激勵引導,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又要注重對學生班級集體的激勵和引導。除學業成績的基本要求外,還要注重學生道德品質、行為規范,尤其要突出學生創新創造、實踐能力、奉獻意識、和素質拓展等。通過不斷改革獎勵評定方式,加大評優工作的宣傳力度,讓眾多的學生在不同的層面體驗成功地快樂,使每一位學生充滿信心、對前途充滿希望,從而激勵更多的學生努力學習、全面發展,以學業成績的提高、全面素質的拓展來體現激勵機制的效果。

建立合法、合理、合序的學生處分機制

依法治校是中等職業學校治校的基本方略。目前從學生的入學分數、整體素質情況來看,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很多方面有欠缺,故學生的處分機制建立很重要。學生處分制度要納入法治化和規范化的軌道。首先從實體和程序兩方面入手加以規范和完善:在實體上,明確法律和教育法規中學校在學生管理中的權力和義務,以使學校有所為有所不為,了解學生合法權利的內容,使處分時不至于侵犯其合法權益;在程序上,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學生處分程序,切實保障學生享有處分前申辯、處分后申訴的機會,甚至可以獲得救濟。學生處分機制的建立有利于慎重、適當、合理、合法地處分學生。

二、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學生創新性激勵機制的有效實施

1.合理運用創新性激勵原則

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以精神獎勵為主,每個人都有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所以獎懲調動的積極性是以人的需要的滿足為基礎的。精神獎勵是將獎勵用一定的榮譽形式固定下來,以激發人們的進取精神,滿足其思想上的需要;物質獎勵則是通過滿足學生一定的生理需要和物質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沒有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的力量會大大減弱甚至落空,沒有精神獎勵作為物質獎勵的主導和調節,物質獎勵的力量也會降低。因為不同的人需要層次不同,在許多需要中占主導地位的需要也不相同,中職生除了對基本的物質需要外, 精神需要還表現出創造、成就需要的強烈性與自尊、榮譽需要的關切性等特點。只有把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有機結合起來,以精神激勵為主,才會滿足中職學生的雙重需要,使獎勵產生實際的、持久的、強有力的激勵作用。

2.注重學生創新性激勵的技巧和策略

注重過程激勵。中職生還處于人生的初期,其發展容易出現波動性、反復性、非連續性, 所以結果評價要跟過程評價相結合,各自發揮其功能與作用,互相補充,互相完善,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和改進激勵方式,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過程評價方法的應有作用。

注重個體差異。中職生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生活環境、成長背景都存有差異。中職生的創新性激勵應該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并根據這種差異,確立個體化的激勵標準和重點。大力鼓勵學生以個人的發展為參照,自我比較、自我關注,關注自己的努力和進步情況,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這樣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注重工作規范。首先是材料規范,對學生實施激勵必須有根有據,對學生的各項考評材料必須保存齊全,這是創新性激勵機制有效實施的依據。因此,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建立相應的檔案,對其平時各方面的表現做好詳細記載。只有這樣,在實施獎懲時才能盡量減少主觀偏差,增強客觀性,做到有據可查,使學生口服心服。其次是程序規范,激勵實施過程要有計劃、有程序、有層次地進行,做到環環相扣,系統配套。在制度確立、意見收集、材料保管、工作檢查、措施落實等方面,都要按規定辦事,積極、合理、有效地發揮發展性激勵機制的管理效能。

注重公平。公平公正是創新性激勵機制有效實施的關鍵。對學生實施獎懲要實事求是、標準統一、一視同仁。只有堅持公平公正,才能真正發揮激勵的教育作用。要允許、鼓勵學生參與到評比過程中來,公開評比標準、評比手段和評比結果,使每一項政策性行為都能轉化為廣大同學的集體行為和集體意愿,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在參與中受到教育,擴大“激勵面”, 又可以盡可能地提高獎勵的公正性。

注重及時適度。為提高激勵的強化作用,激勵必須及時進行。如獎懲措施必須是及時緊跟在行為發生之后進行,這是獎懲激勵機制發揮作用、產生較好效果的保證。一旦時過境遷再進行處理,就會降低效果。所以獎懲結果公布之后,其處理措施也應相繼落實,這樣既教育了個體,也激勵了整體,效果才會顯著。與此相對應的是,德育工作者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以愛心為本,注意觀察和發現學生的每一點成績和錯誤,并能及時給予獎懲。另外,激勵要科學適度,把握好度,對學生漫不經心的表揚和輕描淡寫的批評是起不了作用的。反之,過分的激勵會使大部分學生可望而不可及或者破罐破摔的想法,進取心下降,也會淡化學生積極性或引起學生焦慮,產生不良心理。另外,過于頻繁的激勵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無所謂甚至逆反心理,同樣會降低激勵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正.論高職院校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8):84-86.

[2] 李潤洲.學生評價模式探悉[J].中國教育學刊,2003,(5):53-56.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職業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機制德育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皮革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