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節奏感訓練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

2021-09-10 02:15許德堂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16期
關鍵詞:節奏感節奏小學生

許德堂

摘要:我國小學基礎教學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為我國教育事業貢獻力量。小學音樂教學作為基礎教育引導的環節,幫助學生提升課程學習興趣至關重要,而不是在課堂上只重視對學生的理論教學引導。音樂節奏本身就是音樂曲目的靈魂,當學生能夠在節奏學習中,將自己的理解能力與感知能力進一步加強,那么個人的音樂學習重點明確起來,能夠從少年階段開始奠定自己的良好學習基礎。

關鍵詞:小學音樂節奏感訓練;重要性及其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帶動我國各行業發展迅速,其中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尤為顯著。隨著當前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音樂課程已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受到了教師和家長的重視。對于音樂學習來說,一個人的節奏感是欣賞音樂的重要能力之一,但是,當前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節奏感的培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的發展。

1小學音樂課堂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節奏作為音樂的核心構成部分,對學生來講是掌握課程基礎構成部分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節奏訓練引導,能夠幫助學生將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起來。小學音樂課程中教師要認識節奏感的重要性,節奏感合理引導學生的樂感才能逐漸培養起來。結合現階段對學生音樂學習綜合能力引導的目標要求,教師需要讓學生在節奏訓練中,提升自己的音樂理解能力與感知能力,良好課堂教學氛圍建立起來。教師在確立課堂教學曲目之后,從音樂節奏鮮明、韻律感強的基礎之上,通過對音樂曲目起伏、張弛的節奏引導,能夠讓學生跟著節奏律動,將自己的音樂學習熱情逐步建立起來。節奏訓練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情感積極帶入,是產生與曲目情感共鳴,體會曲目內涵特征的途徑。通過對學生進行節奏訓練,學生能夠體會到音樂知識的無窮魅力,將自己的情感體驗感逐步增強。

2小學音樂節奏感訓練措施

2.1培養恒拍意識

培養學生的恒拍意識非常重要,因為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所有的音樂旋律都是建立在各種節拍上節奏)的。我們在樂譜中經??吹健爸兴?、中速稍快、快速”等速度標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根據具體的速度標記練習打拍子。課堂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中速”的曲譜開始練習,先進行“口頭+擊打”練習打節拍,如“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要求學生速度均勻地打出相應的節拍(可以拍手或拍腿)。在口頭訓練進行一段時間后,再讓學生跟著音樂打節拍。由于每首歌曲所表達的音樂情緒各不相同,因此音樂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教師可帶領學生一起打節奏,等到學生能熟練地根據歌曲速度打擊節拍后,讓學生跟著曲譜獨立完成節拍。穩定的恒拍能力是培養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基礎,教師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2.2可以運用樂器提升節奏感

在音樂教學中,樂器是升華音樂最好的輔助,樂器本身可以創造出不同情緒的樂感,音樂可以給人帶來不同的情緒,樂器可以生動地表現出音樂,學生可以通過樂器表現出藝術感染力,激發自身創造音樂動力。學生因為還處于懵懂的年齡,對待事物慣于模仿,在選擇樂器時可以選擇一些打擊樂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歌曲進行合理的節奏與旋律的模仿。不同的樂器所體現出的音樂風格是不一樣的,借助樂器不光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樂感。讓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與多樣化,活躍的課堂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歡樂,適合小學生的心理上的需要,提升了音樂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將一些理論知識通過一些特殊的形式插入到音樂的教學小游戲或者活動里,直觀地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上的主體。

2.3提升肢體語言的輔助力度,激發學生節奏感學習興趣

在許多的音樂教學課堂中可以看出,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播放一些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會有很多小學生隨著音樂做出動作,并且會非常興奮。這主要是由于小學生還處在發育的階段,通常會使用一些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對音樂的領悟。因此,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開展教學活動,提高肢體語言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從而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節奏感。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拍手、跺腳和拍肩等動作來讓鍛煉小學生的節奏感。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來讓小學生練習節奏感。在課堂之上,教師首先播放一首歌曲,然后將班級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在組內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練習歌曲中的“titi\ta\ta-a\”節奏,在練習一段時間之后,可以讓學生隨機分辨不同的節奏,接著還可以讓學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節奏,加深同學們的記憶。最后,教師需要再次播放音樂,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來自由地做出肢體動作。對于一個音樂作品來說,必須要具有節奏,這是音樂的核心內容,因而必須要加強學生音樂節奏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從音樂元素入手,讓學生能夠感知到音樂的內在旋律。分角色體驗音樂中的節奏,這樣可以讓學生聯覺參與體驗,使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4重視互動訓練引導

教師在音樂課程教學引導期間,認識到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發展相對較快,所以學生對新的知識內容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與求知欲望。教師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課堂教學活動系統性地開展,學生的參與感、積極性逐步增強,那么節奏教學目標也能進一步達成。教師可以通過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在班級教學引導期間,讓學生在不同的小組中,當教師播放節奏感相對較強的音樂曲目,學生統一進行拍手、踏腳等節奏訓練形式,將個人對節奏的感知能力提升,讓自己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之中,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把控能力逐步增強,同時還能體會到節奏的內涵特征與積極影響價值,在開放性、包容性的課堂之中,音樂課程教學質量也能逐步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感的培養是重要的內容,教師必須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借助肢體動作,從而加強小學生的節奏感培養,開展聽力訓練,創新教學方法,讓小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牛延龍.柯達伊教學法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7(15):28-29.

[2]潘雅靖.小學音樂課堂中的節奏訓練[J].北方文學(下旬),2017(3):177.

[3]孫丹丹.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藝術評鑒,2017(1):141-143.

云南省富寧縣歸朝鎮架街小學

猜你喜歡
節奏感節奏小學生
《節奏的美感》教學設計
《節奏的美感》教學設計
節奏學習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節奏
輕快漫舞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我是小學生
視唱練耳教學中節奏訓練之我見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