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中老年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作用

2021-09-10 07:20耿曉慧孫永強劉夢曉王碩喬幸幸
醫學前沿 2021年10期
關鍵詞:功能鍛煉健康教育

耿曉慧 孫永強 劉夢曉 王碩 喬幸幸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將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應用在預防中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中的影響及價值。方法:研究對象為120例,來自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關節科進行全膝關節置換的老年患者。將所有的研究者隨機分為相同人數的兩個組別,研究組和參照組各60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參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為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遵醫行為、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情況。結果:通過實驗數據比較得出,在對兩組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方法后,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遵醫行為、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參照組。引用統計學予以計算,較參照組各數據,差異性較大且意義成立P<0.05。結論:將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應用在預防中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中,大大的降低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所以此可廣泛推廣應用于臨床中。

關鍵詞:健康教育; 膝關節置換;靜脈血栓; 功能鍛煉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一種治療嚴重骨關節炎以及各種膝關節末期疾病的非常有效的手術,通過此項手術能夠幫助患者的關節疼痛得到緩解,有利于畸形的矯正,使患者關節功能恢復,讓患者日常生活的質量得到提升[1]。但因膝關節置換術的特殊性促使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較高[2]本次主要針對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教育進行研究,分析將其應用在預防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中的價值。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120例來自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關節科進行全膝關節置換的老年患者。將所有研究者隨機分為相同人數的兩個組別,研究組和參照組各60例。研究組患者中,包括18例男性和42例女性,年齡區間在60-76歲,均數(65.5±1.5)歲;參照組患者中,包括21例男性和39例女性,年齡區間在60-76歲,均數(64.5±2.5)歲;將兩組患者的各項基礎資料綜合后進行統計學計算,結果顯示P>0.05,表明此次分組研究有效。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在參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基礎上為患者針對靜脈血栓形成因素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術前向患者宣教相關護理及功能鍛煉知識,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圖片相結合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述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手段和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等,患者在熟悉知識后可以及時預防疾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療效果[3]。

1.2.2術后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及功能段練,防止血栓的發生。指導患者飲食以及盡早功能鍛煉,規范鍛煉計劃,包括鍛煉方法、頻率和注意事項等,指導患者遵醫囑有效實施鍛煉方案并定期開展討論。具體措施包括:① 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醫護人員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鍛煉方案。督促患者積極主動的進行鍛煉;②實施干預措施,鼓勵患者進行關節活動,有助于下肢血液循環,進一步促使關節功能加速恢復。根據患者病情恢復程度逐漸加大活動力度;③鼓勵患者進行生活自理能力鍛煉,如洗漱,吃飯,上下樓梯等。需監督患者鍛煉并予以有效落實,將其恢復效果詳細記錄,將護理措施延續至出院,并進行隨訪等服務[4]。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遵醫行為、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再利用統計學數據包處理后,予以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n%)代表率,X2檢驗;計量(x±s ),t檢驗。文中所生成的數據均借用SPSS21.0數據包處理,P<0.05 顯現檢驗結果有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遵醫行為對比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3.5±3.5)日,飲食遵從評分為9.52±2.43訓練遵從評分為9.36±2.24用藥遵從評分為9.23±2.64;參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25.5±7.5)日,飲食遵從評分為7.19±2.41訓練遵從評分為7.32±2.12用藥遵從評分為7.68±2.81。

2.2兩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3例,發生率為5%,患者滿意度為97.12%;參照組患者下肢靜脈血栓12例,發生率為20%,患者滿意度為83.71%。

通過實驗數據比較得出,在對兩組患者采取不同護理方法后,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遵醫行為、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情況均優于參照組。引用統計學予以計算,較參照組各數據,差異性較大且意義成立P<0.05。

3討論

患者因手術以及術后肢體疼痛不能活動致靜脈內膜損傷、靜脈血流緩慢,加之手術創傷促使凝血因子代償性釋放致血液高凝狀態、止血藥應用、 肥胖等因素,易誘發DVT的發生[5]。血栓形成亦與手術種類、手術時間、創傷程度、肢體制動及臥床時間等密切相關。此方法針對血栓形成的因素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功能鍛煉,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

綜上所述,針對靜脈血栓形成因素將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應用在預防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中,大大的降低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所以此可廣泛推廣并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參考文獻:

[1]徐玉萍,陶云華.加速康復護理理念對預防全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作用[J].雙足與保健,2019,(23).60-61.

[2]徐玉萍,陶云華.加速康復護理理念對預防全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作用[J].雙足與保健,2019,(23).60~61.

[3]孫曉穎?.早期功能鍛煉及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中老年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作用[J].血栓與止血學,2021, 27(1):161-162.

[4]陳霞,蔣紅娟.早期功能鍛煉及以健康信念模式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對中老年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作用[J].血栓與止血學,2021, 27(3):508-509.

[5]呂春芳.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對靜脈曲張術 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效果觀察[J].山西醫藥雜 志,2018,47(18):2232—2234.

猜你喜歡
功能鍛煉健康教育
功能鍛煉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臨床療效的影響
電話出院指導聯合健康教育對婦科腫瘤患者療效的影響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237例手部肌腱損傷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