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患者的臨床心理特點及心理護理配合效果探討

2021-09-10 13:45程冬梅
康頤 2021年1期
關鍵詞:心理特點臨床分析艾滋病

程冬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患者臨床心理特征以及實施心理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視本院艾滋病患者為樣本(入院時間為:2018 年 10?月 ~2020?年 10?月),從中選擇 100?例,對患者臨床心理特點進行評估后,使用雙色球法將其分成對照與觀察組(五十例 /?組), 前者給予常規護理,后者艾滋病患者落實針對性心理護理。對比兩組艾滋病患者護理前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結果:100 例艾滋病患者臨床心理特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評分,護理前兩組艾滋病患者的 HAMA、HAMD?評分并無統計學差異:P?> 0.05;護理后,觀察組艾滋病患者的 HAMD、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 0.05)。結論:艾滋病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負面情緒,需要對其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手段,以減輕其心理壓力促進患者配合治療,保證患者身心健康。

【關鍵詞】臨床分析;艾滋病;心理護理;心理特點;漢密爾頓量表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156

艾滋病作為目前最為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導致該疾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感染 HIV?感染,T?細胞遭到破壞后免疫力直線下降,并引發其他疾病發生。該疾病常見于青壯年,且主要通過性傳播 [1-2]。艾滋病的特點是病程長、慢性消耗性、難以治愈。受到疾病以及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艾滋病患者通常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做好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護理顯得十分重要。本文中就針對艾滋病臨床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并探究心理護理配合效果,以下是詳細內容。

1?資料及方法

1.1 資料

研究對象:100?例艾滋病患者;研究時間:2018?年 10?月 ~2020?年 10 月;分組方法:以雙色球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針對性護理。

100?例患者均接受 HIV?檢測結果為陽性,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功能衰竭、惡性腫瘤患者、精神疾病、依從性差。

對照組:男(n=27?例)、女(n=23?例);年齡區間:33~56?歲,平均: 46.3±3.4?歲;

觀察組:男性患者為 28?例,女性患者為 22?例,平均:46.8±3.7?歲(34~58?歲);

將 2?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帶入處理(P?> 0.05)。

1.2 方法

對所有艾滋病患者進行心理評估,發現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存在害怕和焦慮情緒,部分患者存在抑郁心理。對照組艾滋病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服務,即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對其開展用藥指導、病情監護、生活指導等。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觀察組艾滋病患者采取針對性心理護理服務,具體內容為:(1)健康教育 很多艾滋病患者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不僅出現害怕、恐懼心理,甚至還會出現絕望心理,喪失了繼續生活的欲望。針對上述情況患者需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 并告知患者接受治療的重要性,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 [3]。(2)針對性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展開心理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采取鼓勵性語言,引導患者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自身疾病,始終保持耐心、溫柔、關心,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安排患者家屬、親朋好友看望患者, 給予精神支持,讓患者對生活充滿信心。(3)人文護理 讓艾滋病患者參與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中,并給予贊揚與表揚,讓患者感受到尊重。

1.3?觀察指標

對比 2?組患者護理前后漢密爾頓抑郁(HAMD)、焦慮自評量表(HAMA)評分。

1.4?統計學

2?結果

兩組艾滋病患者護理前的 HAMA、HAMD?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 0.05;護理后,2?組患者 HAMA、HAMD?評分均降低,而且觀察組降低程度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 1)。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性意識不斷開放,不良的性生活方式導致艾滋病發病率有所升高。該疾病不僅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傷害,還會給社會帶來負擔,很多患者擔心外界的看法,心理壓力巨大,對其治療、心理健康均會產生影響 [4]。

通過對艾滋病患者進行心理分析,對其開展針對性心理護理措施,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通過健康教育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避免患者陷入到恐懼、害怕等情緒中,讓患者能夠對治療、生活保持積極心態。通過針對性的心理指導,能夠顯著緩解患者負面情緒,督促患者密切配合醫療工作,以提升臨床療效 [5]。

在本次研究中,2?組艾滋病患者護理后心理焦慮、抑郁情緒均明顯降低,而且觀察組患者的降低程度大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 0.05。提示說明目前臨床上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受到社會、家庭、個人心理因素等影響,存在明顯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該采取及時有效護理手段,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并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積極面對生活。

由上所述,艾滋病患者因為病情特殊,精神、心理壓力均較大,臨床心理特點主要包括焦慮、抑郁、害怕、失望等,對于該疾病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手段降低患者心理壓力,促使患者主動參與到治療過程中, 提升病情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虎云 . 艾滋病患者的臨床心理特點及心理護理 [J]. 飲食保健 ,2018,5(1):222-223.

[2]?季瑋. 艾滋病患者的臨床心理特點及心理護理[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8,29(3):376-377.

[3]?王梅. 艾滋病患者心理特點及臨床心理護理體會[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1(20):181,183.

[4]?丁志軍 .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與護理 [J]. 中國保健營養 ,2017,27(5):279.

[5]?陳靜 .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及護理措施 [J]. 糖尿病天地 ,2019,16(5):240-241.

猜你喜歡
心理特點臨床分析艾滋病
關于山區高中班主任專業能力訪談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2030年有望消滅艾滋病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廈門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癥病例臨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結核患者臨床分析
淺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6000萬人感染艾滋病
關于艾滋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