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書育人,育人為本

2021-09-12 20:31許秀區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1年92期
關鍵詞:科學知識學會意識

許秀區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科學知識和掌握更多的基本技巧,引領他們一步步邁入科學知識的殿堂,更要告訴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懂得實踐與生活,懂得學會探索與創新,引導他們攀登智慧人生的最高峰。因此,為人師表,重在育人。

一、學會做人——生存的根本

“尊老愛幼”的精神本身就是我國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學生都只要長期地接觸和生活在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等不同群體中,就會遇到那些有比他們年長和年幼的,在這些情況下就更需要充分發揚尊老愛幼的美德。

我國的中小學生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這些孩子的溺愛,再加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的過度寵愛,很容易直接地導致他們逐漸地形成了一種嬌生慣養、自私任性的個人風氣。并且他們往往在正確地對待事情時缺乏合理的認識、缺少自律感,遇到困難時往往會依賴自己的個人風格和意志;在行為舉止上會因出現暴躁、偏激、厭煩師長的淳淳教導而再次發脾氣或無理頂撞。同學間關系緊張,難以與其他同學和諧地相處。

因此,作為一個基層教師要負責任、有義務地認真做好正確的指導和培養工作。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知和意識,引導他們正確地對待自我、長輩和同學,其他人平等地相處,以具有競爭、樂觀的精神風范面貌共同積極參加到學習中來,從而有效地推動學生個體人格的健全和發展,更好地有利于幫助廣大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學會生活——成長的道路

成長之路是充滿了坎坷荊棘,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成長就是在不斷地解決各種困難問題的過程中歷練才能取得成功。作為一名小學生,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無論是知識上還是實踐上都非常欠缺,生活中肯定也會遇到困難。

作為教師應該逐漸教育他們交流和溝通的技能,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會對人的生活成長道路十分有幫助,教師要引導學生,有耐心、誨人不倦的精神,激發每個學生的熱情奮斗;我們要認識到創造幸福需要身邊的每個人積極努力去爭取,不是只希望別人能給予。教師的一份關愛本身就是為了打開教師和孩子們整個心理之門的一把鑰匙,而且這份關愛又是屬于彼此的,教師只有真正地認識和理解并關愛著每一位學生,才能夠有機會真正地感受到對每一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對于學生而言是多么珍貴。

教師對孩子們的各種關愛與幫助都是一種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而老師的各種表揚與激勵又是良好的交流、溝通的重要紐帶。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贊許,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從心理上得到滿足,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勇氣與自信。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學生感覺到教師既是可親的,也是可信任的,是可以坦誠地傾訴的。

同時,教師在生活中應該給學生建立起榜樣的作用,無論在言行舉止方面,還是從教育教學的態度方面,都應該注意到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了給身邊人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自信的笑容;懂得如何與別人交流、溝通,積極樂觀地面對的工作和生活。

三、學會學習——知識的源泉

有些學生因取得一些成績而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不求更進一步;有些因為學習方法不科學或目的不明確而進步不大產生了自卑心理,遇到問題卻不敢請教而是擔心別人笑話。因此,他們在學習上不能虛心請教求解疑惑,更不會相互協作探究學習生活遇到的問題困難,達到共同進步的局面。

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積極開展拋開思想包袱、協作探究的學習態度的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平等協作的學習能力,使他們進一步堅定幫助別人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的信念,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念,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與身邊的人互相學習。同時也教育學生學習優秀的標準并不是唯一的,學習成績好是優秀,品質良好也是優秀,是否優秀取決于對自身價值的評價,不要一味認為學習成績好才是優秀的學生、才是老師喜歡的學生而感到自卑。要教會他們養成與同學協作探究學習的習慣,贏得與同學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

教師要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自由表現的樂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難的勇氣與習慣。教師只有盡量努力創設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學習氛圍,才會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也是我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利器。并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虛心請教、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讓師生、同學之間建立平等、協作的關系,為更好地接觸知識點打下基礎。

四、學會創新——發展的基礎

在現代化的教育和實踐中要逐步把握好學生潛在的好奇心理,并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逐步加強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那么,在開展教育課堂實踐活動中,如何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創新意識?我的總結體會如下。

(一)在工作和學習生活中要讓學生學會盡量提出疑問、解決問題;避免學習的過程中不懂裝懂或全盤不求甚解。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轉變成探索,使他們變得更加活潑好動,對身邊的事物保持熱情、保持興趣,并從中展示個性,形成追求成功的意識和愿望。對于他們的探究性討論與問題提問,教師應該及時地給予評價與反饋,并始終堅持以鼓勵引導為出發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同時,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學會積極提問和質疑,善于獨立思考與探索,勇于實踐與創新,培養他們相信自己、敢于嘗試與探索、敢于展現自我的精神品質,為培養其創新意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鼓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在學會自我學習的前提下建立創新意識。學習的目標就是為了使學生充分地接受科學知識,積累科學知識,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自己解決科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主動地探究科學知識,目的就是為了發現新的知識,提出并解決新的問題,滿足學習的需求。自然,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是逐步培養和形成的。通過這些實踐檢驗的結果與成效來鞏固與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避免學生因為傳統的教育評價方式而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總之,教師在對每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育中,必須以科學的社會主義發展觀為核心去正確看待每個學生,將其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同時教師要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技能,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探索和學習自主創新,讓學生健康快樂地在課堂中學習和茁壯成長。

猜你喜歡
科學知識學會意識
如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
例談概率統計備考的五個意識
學會分享
飲料瓶中的云
初一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應從“理解”入手
探析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
科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
消防意識
夢想中的學校
學會分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