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的實踐探析

2021-09-13 03:58吳佳慧
天津教育·中 2021年8期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小學

吳佳慧

【摘? 要】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知識本位主義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課程的實效性,以體驗式教學理論為基準,結合教學實踐,尊重小學生身心需要,探索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的運用。本文從生活場景創設、和諧氛圍營造、交流分享引入、撰寫心得運用、行動遷移的借助五個環節,淺談如何推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體驗式教學的融合。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小學

中圖分類號:G4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3-0004-02

【Abstract】In terms of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based teaching model,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take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theory as the benchmark, combine teaching practice, resp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need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l Appl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xperiential teaching from the five links of life scene creation, harmonious atmosphere creation, exchange and sharing introduction, writing experience application, and action migration.

【Keywords】Experiential teach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一、創設生活場景,重視喚醒體驗主體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心理健康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體驗,重視學生心理層面上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準,積極整合生活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使其在有機融合中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由此,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可以以體驗教學為基準,不斷地創造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見的情境,從而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進入學習狀態,并且對心理健康知識產生探索的興趣。例如,在引領學生學習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我是小學生”時,在教學之前為了更好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可以有效地借助生活談話,引領學生走入班級這個大家庭中。其次,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即引領學生思考自己通常是怎樣向好朋友和喜歡的人介紹自己,以此引領學生與同桌進行相互介紹。同時,教師還可以創設生活談話情境,讓學生談一談在實際的生活當中自己都是怎樣進行作息的,以此真正帶領學生走入班級這個大家庭當中,并明白自己的行為規范。最后,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小學生在生活當中的表現,讓學生結合這些不同小學生的表演,猜一猜哪些學生是小學生,并且說明原因,以此帶領學生通過模仿而習得規范性的行為。

二、營造和諧的氛圍,尊重體驗主體的需求

心理健康教學的目標在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協助學生完成各種活動。因此,小學心理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通過營造良好的、和諧的氣氛,滿足學生的主體需求。首先,教師要始終把學生當成課堂主體,深切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生理問題,為之搭建和諧、溫暖的課堂氛圍。其次,在教學時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態,以謙和、寬容的態度鼓勵學生、鞭策學生,引領學生、關心學生,如此不僅能夠使學生學到心理健康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親密無間氛圍中獲得健康的心理。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更喜歡哪科教師,進而在引領學生表達自己對教師的喜愛時,可以呈現相對應的照片,讓學生在直觀圖片的引領之下更好地描述自己對教師的喜愛,以此切實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再次,小學心理教師在引領學生表達喜歡之時切勿太過嚴厲,以免讓學生喪失表達的樂趣,可以讓學生自由表達。并且在學生說不出原因時,教師要以包容的心態鼓勵學生再想想,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下再次認真思考,以此展開心理健康教育,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相關知識,還能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三、引入交流分享,促進體驗主體發展

交流分享是體驗式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通過交流和分享,小學生的認知體驗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诖?,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首先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體驗活動,讓學生將其內心所思、所想、所悟,先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和分享,以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其次,教師可以巧借問題情境的創設,再次引發學生共同討論,并尋找建設性的方案,以促進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發展,并通過互動增加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領會和理解。但在引發學生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可能存在的隱性和顯性沖突,鼓勵小組成員積極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進而在和諧中促進體驗主體的發展。教師還可以創設情境引發生生交流,讓學生討論交流被誤會了到底有哪些策略,到底應該怎么辦,進而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知道被誤會了要學會向對方說明情況,向他人解釋自己被誤會的原因。最后,教師引領學生結合自己被誤會的事情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派出代表分享給其他同學,從而共同找出策略,進而讓學生再結合自己的經驗,發現被誤會了不要難過,要寬宏大量,與人傾訴,分析原因,交流溝通,解釋道歉。

四、采用撰寫心得,深化體驗主體感受

撰寫心得,能夠幫助小學生實現心理知識從具象化走向概括化,引領學生將所獲得的感悟和經驗總結到一起,并且為學生下次運用打下基礎,如此提高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深化了學生的主體感受。但教師在引領學生撰寫心得之時,切勿以字數多少論英雄,而應該充分尊重小學生的感受,不限定字數、內容形式,讓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形式,既可選擇文字,又可借助現代技術運用說說、朋友圈、微博等方式將所悟表達出來,以此更能夠激發學生歸納總結所思所悟,增加學生體驗,促進學生感悟和領悟的進一步升華。例如,在引領學生學習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她生氣了”時,因為在小學生的生活當中,與他人相處之時難免會存在情緒摩擦的狀況,所以教師要有效地引領學生懂得與他人相處時關注別人的情緒和心情,并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以此推動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首先,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環節演繹出“猜一猜”環節和“百寶箱”環節,讓學生了解與他人相處時要注意別人的面目表情和動作以及說話的語氣。其次,為了使學生真正學會與他人相處,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想一想自己的媽媽或好朋友以及其他喜歡的人生氣后要怎樣進行善后,以此讓學生在撰寫心得之時學會觀察他人表情,并且學會安慰他人、鼓勵他人。

五、借助行動遷移,完善體驗主體人格

小學心理課堂的開展,在于引領學生學以致用、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注重行動遷移環節,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首先,教師可以創設總結環節,引領學生總結體驗活動當中的所思,以此使學生獲得基本技能。其次,教師可以創設真實的情境,引領學生在情境當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使學生的體驗和知識得到應用,以此使學生在前進中完成自我成長,最終達到知識內化于心的目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相關案例引發小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完成知識的遷移,進而幫助學生完善人格,提高品格。

六、結語

簡而言之,在小學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地借助教學形式、教學評價,打破原來的單向式教育,實現體驗式教育的融入,致力于打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元教學模式。在課堂之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引領學生獲得相關知識,同時也要通過生活情境、真實情境的打造,引領學生應用相關知識開啟心理知識的探索之旅,進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姜紅宇.試論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9(07).

[2]金鳳宇,劉鳳林.體驗式教學在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農經,2017(16).

(責任編輯? 范娛艷)

猜你喜歡
體驗式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小學
分析體驗式教學在中職會計課中的應用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