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體驗式”育人模式研究

2021-09-14 20:55李文欣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8期
關鍵詞:育人模式高校教育體驗式

李文欣

摘? 要:在當今高校實施教育革新的時代要求下,本文積極探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育人新模式,提出引入“體驗式”育人模式,闡明了該育人模式的內涵和理論依據,提出了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育人模式的具體實施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育人模式;路徑實踐

中圖分類號:G41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32-0089-03

一個民族要想復興,需有科學的思想理論引領;學校育人要想達到成效,也需要科學正確的思想理論引領。我國一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具體實際,豐富和發展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歷史證明,這些理論都是科學的、正確的,都是符合我國歷史發展潮流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支撐[2],也是學校育人體系創新和構建的思想理論指導。

一、構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育人新模式的意義

(一)構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育人新模式符合青年觀的教育工作要求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绷暯娇倳浽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3]。承擔如此大任的青年學生需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在時代、社會、自身發展的認識和實踐中踐行,方能不走偏路,不負時代重任,不負黨和人民。新時代青年學生具有不畏艱險、勇于拼搏的精神,他們朝氣蓬勃,有骨氣、有志氣、有底氣,敢說、敢做、敢擔當,有不怕輸、不服輸的毅力,并且當代青年學生具有實事求是、思想開放的特征,因此更需要在新模式的指導下成長發展。

(二)構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育人新模式符合新時代思政教育的現代化建設要求

隨著我國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各行各業對青年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要求越來越高,學生不能只做精通于一行一業的技術人員,而是要成為有思想政治素養的技術人員,做到“兩通”,即“技術通”“思想政治通”。這促使高校加快思政教育建設,要建設符合新時代的思政教育,需要高校狠抓政策、狠抓作風,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給各高校提供了寶貴的指引,只有按照其方法去實施,才能從實踐中得到答案,從而分析是否符合我國現代化建設要求。當今,思政教育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高校需要積極探索優良的道路,找到一條適合本校的合理路線,探索出一條符合新時代思政教育的現代化建設道路。

(三)構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育人新模式符合理論“大眾化”的時代育人要求

隨著我國國民文化程度整體提升,高校逐漸步入“大眾化”階段,這種“大眾化”并不是“盲目從眾”,而是緊貼實際,符合人民要求的“大眾化”。大學生在我國人口中占據較大比例,大學生將從高校走出去,走向社會各個階層。培育具有崇高理想、豐富理論知識的人才,是促進新時代理論“大眾化”的有效途徑,高校應構建一種通俗易懂、潛移默化的育人方式,讓理論深入人心,從而引導學生付諸行動,符合“大眾化”育人要求。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驗式”育人模式的研究依據

(一)理論依據:源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層次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可理解為“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4]?!鞍藗€明確”與“十四個堅持”在內容上不一樣,但它們是不可分離的關系,完美地詮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這為高校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與宣傳提供理論邏輯,鮮明的理論層次為高校發展新育人模式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高校應在思政育人模式上應當下功夫,結合實際,實施適合本校的合理措施,避免走彎路、走錯路。

(二)現實依據:立足新時代青年學生的顯著特點

步入新時代,伴隨著信息網絡的普及與飛速發展,青年學生本該借此便利對自己的思想政治進行培養,但事實并非如此,青年學生對無營養、無用處的信息汲取過多,對時事整治則關注較少。以高校課堂為平臺,普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應以高校為第一戰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基礎,以師資隊伍和有先進思想覺悟的青年學生為先鋒,將青年學生作為主要傳播對象,圍繞國家和自身發展方向,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三觀,關注國家大事。高校應抓住青年學生不畏艱險、敢于冒險的精神特征,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宣傳新時代新思想。

(三)文化依據:傳承中華民族兒女的情感認同

一個理論是否傳播廣泛、宣傳是否成功、是否具有較強影響力,取決于其是否得到受眾的深刻認同和情感支持。中華民族長久以來一直是有著深厚情懷的民族,骨子里就刻著情感認同的字樣,使得人民之間更加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而中華文化則強調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崇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些思想和品性融于新時代我國青年學生的血肉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得到青年學生的情感認同,育人需從認知維度做起,結合青年學生的認知能力,遵從青年學生的學習認知順序,探索育人新模式,以提升認知水平和情感認同為目標,將理論知識、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貫穿新時代思想的宣傳教育中,以便青年學生在新模式下可以獲取知識、汲取力量、付諸實踐[5]。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驗式”育人模式理路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進學生“耳”

隨著網絡的發展,青年學生獲取信息的媒介更加廣泛,但網絡中正能量與負能量相互穿插,學生缺乏是非判斷能力,易掉入思想陷阱。這就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及時、適時加以引導。在新育人模式下,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聽進去,需要人講授、傳授,這首先離不開思想政治教師發揮其優勢,辦好青年學生喜愛的思想政治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上愿意聽、喜歡聽、搶著聽,而不是在課堂上假裝聽、分心聽、夢游聽。高校一是要加強思想政治教師團隊建設。只有教師自身品行端正,思想覺悟高,所教出的學生才能與師同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質。高校應該加強思想政治教師團隊建設,打造一支政治素養高、專業知識硬、授課水平強的師資團隊。二是要重視各專業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養。高校應從各專業課著手,提取各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將專業內容與思政內容相互結合,落實課程思政要求。例如學校定期舉行課程思政教研比賽,以賽促訓、以賽促學、以賽促研,強化對課程思政重視程度,提升專業教師整體課程思政水平。三是利用教研組織的團隊力量。思想政治教師成長離不開組織的力量和培養。高校應合理分配教師資源,合理建設思政教育小組,定期開展交流,思政教研組可制定相應的研討制度,定期對思政教學工作開展反思和研討,在交流中回顧自身經驗,汲取他人優秀實踐,獲取創新靈感。在理論教育基礎上,教師應通過講紅色故事、講思政課和拍微電影等方式進行實踐,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進學生“眼”

網絡時代背景下,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讓青年學生對各類信息觸手可及,各大網絡平臺層出不窮,大量信息映入眼簾,青年學生對新鮮知識具有獵奇心,但常缺乏正確的判斷力,這就可能給眾多不良思潮“鉆空子”的機會。各種各樣的短視頻層出不窮,部分短視頻通過身邊展示優良榜樣傳遞社會正能量,也有極少數的短視頻內容枯燥乏味,缺乏營養,更有甚者宣傳惡劣思想,此時高校需起到“濾網”作用,合理利用網絡信息時代的優勢,避免青年學生受不良信息荼毒。在此方面,高校應“投其所好”,也應與時俱進,如今當代學生的偏好由圖片形式轉向視頻形式,高校也應將育人平臺往短視頻的形式上傾斜,在傳統育人平臺的運營維護基礎上,高??梢岳脤W校學院微信視頻號、抖音號等新媒體平臺,定期發布時事政事以及近期校內或者院內所發生的事情,以圖文、視頻穿插的方式來入青年學生“眼”,制定嚴格的發布審查程序,避免推文內容出現偏差。同時,圖書館可引進時事政治、思政知識等讀物并宣傳推廣,為青年學生提供安靜的閱讀、思考環境,使讀物的內涵精神映入青年學生“眼”[6]。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如何走進學生“心”

雖然高校以教授專業知識為主,強調培養技術型人才,使青年學生擁有特定的專業技能,可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高校不應僅關注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更應關心青年學生未來成為什么樣的人,推動“體驗式”育人新模式的實施,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起到育人的作用,從而起到“入心”的作用。教育的過程不能是簡單的灌輸,而是讓學生欣然接受。這個過程需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革命性、先進性獲得學生的認同,需要教師在育人的內容上下功夫。處于思想敏感期的青年學生,正是接觸并吸收思想的優良時期,對新鮮事物具有獵奇心,教師可以借此發力,融入思想教育。教師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釋學生們普遍關注的時事新聞和思政熱點,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身邊事來闡述理論,讓理論生動起來,讓知識圍繞學生日常,讓話語接“地氣兒”,從而在強化理論知識理解的同時,讓理論知識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產生內化和共鳴。例如思政教師可在課堂上聯系實際,聯系時事,使用親近學生的流行語言進行專業知識講解,用妙趣橫生的課堂抓住青年學生的心。同時,高??赏ㄟ^定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宣講,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減少學生接觸不良思想的機會,讓青年學生產生認同感[7]。

(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如何走進學生“行”

思想政治教育最終落腳在于“行”,青年學生需將科學理論融會貫通,使“內化于心”轉變為“外化于行”。學生首先在耳、眼、腦、心四個層面上打牢基礎,方可立足且行遠。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實踐是認知的重要一環,理論學習終須實踐檢驗,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自身做起,付出行動,從實踐中驗證所需、獲取新知,從而才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在學習生活中,教師應指導青年學生多講心里話、實話,讓話語還原初色、回歸純真;多說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大白話”,讓話語生動活潑、富有生命力;多說針對問題、直面矛盾、敢于擔當的話,讓話語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等[8]。例如高??赏ㄟ^寒暑假,開展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并讓社會實踐成為假期“必選”任務。檢驗學習成果最好的辦法之一是讓學生“講出來”,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利用課前、課中、課間等時間展開話題討論或者發表見解心得,也可引導青年學生走進中小學,以志愿者的身份開展“課間二十分鐘”小課堂,以所學指導教學,以實踐傳播理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驗式”育人新模式通過多層感官體驗有機統一,強調“耳”是前提、“眼”是基礎、“心”是核心、“行”是目的,努力探索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育人模式,為深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路徑,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要求,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全國黨建研究會課題組,佟延成. 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刻骨銘心進頭腦[J]. 求是,2021(06):56-63.

[2] 馬莉.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在當代中國的發展和創新[J]. 商情,2013(18):143.

[3] 李斌. 希望寄予青年(人民論壇)[N]. 人民日報,2021-07-08.

[4] 張首映. 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J]. 奮斗,2019(15):79.

[5] 戰秀云. 提升理論宣講實效性[J]. 支部生活(山東),2011(06):41.

[6] 童齡. 認知風格在教學中的實踐意義[J]. 文學教育:中,2011(04):76-77.

[7] 文秀. 習近平話語風格的實踐意義[N]. 學習時報,2014-01-20.

[8] 張明明.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以《馬克思靠譜》為例[J]. 智富時代,2018(06):170.

(薦稿人:王貞,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育人模式高校教育體驗式
情景體驗式外宣紀錄片《四季中國》民俗文化負載詞英譯探微
用體驗式探究活動打開探索之門
浙江金華開展新錄用年輕公務員體驗式實踐鍛煉
論學分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
“雙一流”建設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高校設計教育網絡平臺的服務系統設計研究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高中生物新課程下“體驗式教學策略”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