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職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路徑探析

2021-09-14 10:30何楚婷張卓婭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8期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高職學生核心素養

何楚婷 張卓婭

摘? 要: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關系學生的綜合發展,關系國家的未來,而“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高職學生核心素養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事關中華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事關國家的前途命運,高職院校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高職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性,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教”“育”相融合,促進黨史的繼承與發展,促進學生的成長與成才。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職學生;黨史學習教育

中圖分類號:D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32-0014-03

教育部2014年下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逼渲兄攸c提及“核心素養”,而中共黨史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核心素養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是踐行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3]。本文擬從“核心素養與黨史學習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是高職學生核心素養養成的助推器、高職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培養路徑”三個方面,對核心素養背景下高職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路徑進行探析。

一、核心素養與“黨史學習教育”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與要求

核心素養是黨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2015年,“核心素養”首次作為“深化課程改革”的目標出現在國家文件中,各學校掀起了“核心素養”的研究高潮。2016年,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報告,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六大要素并非是平行的獨立個體,而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

(二)“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與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意義歸納為“三個必然”: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2]。

在“黨史學習教育”的要求上,黨中央對這次學習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增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的政治自覺;二是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三是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認識,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本色;四是進一步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不斷提高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水平;五是進一步發揚革命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昂揚精神;六是進一步增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以上六個要求,正與核心素養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相吻合。因此,“黨史學習教育”能有效促進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二、“黨史學習教育”是高職學生核心素養養成的助推器

(一)導正和強化對高職學生的思想引領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正確思想的引領下、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探索出適合中國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兒女站了起來、富了起來,并在強起來的路上不斷奮斗。百年初心,歷久彌新。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初心不動搖,作為接班人的高職學生,應自覺學習黨史,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理想與信念,樹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符合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找到自己正確的人生定位,為自己的“青春夢”奮進,為祖國的“中國夢”而奮斗。

(二)增強黨對高職學生的凝聚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不甘落后,不愿挨打,為了民族復興,一代又一代的先進中國人奮起抗爭,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義無反顧地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的斗爭,譜寫了壯麗的史詩。新時代的高職學生,應自覺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感受黨的凝聚力、號召力與親和力,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緊緊圍繞黨周圍,凝聚新時代青年的向心力、合力,煥發青年的力量。

(三)助力高職學生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塑造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新。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鼓舞著全國人民自強不息,不斷進取。作為接班人的高職學生,應自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感受黨的革命精神與優良傳統,在學習的過程中“力踐行”,時刻以“五好”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塑造自己完整的人格[3]。

(四)加強高職學生的道德規范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的先輩用獻血換來的,他們為了民族的復興,拋頭顱、灑熱血,他們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優良的作風,是人們學習的榜樣。作為接班人的高職學生,應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感受榜樣的力量,自覺克服自身思想上的迷茫與困惑,在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道德水平,自覺遵守社會主義公德,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三、核心素養培育背景下高職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培育路徑

(一)深化思政課改革與創新,發揮“黨史學習教育”在思政課中的關鍵作用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八個統一”的具體要求,為思政課的改革與創新指明了方向。為此,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改革與創新,必須在牢牢地把握“八個統一”的基礎上進行。

一是抓主線?!皩W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為此,高職院校要緊緊抓住“黨史學習教育”的主線,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高職院校思政課的主線,加快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豐富教材內容,切實讓“黨史學習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二是抓重點。高職院校應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重點抓好學生“理想信念、中國精神”的培養,引導學生把個人“青春夢”與祖國的“中國夢”相統一,自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

三是抓成效?!包h史”是一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它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與“黨史學習教育”相融合,切實改進傳統“說教”“灌輸”的教學方法,采用實踐式、辯論式、表演式等啟發、探索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優化學習成效。

(二)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發揮“黨史學習教育”在課程思政中的協同作用

高職院校要將立德樹人貫徹到全員、全程、全方位之中,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前行,強化課程思政建設。

一是以“黨史教育活動”促進“五育并舉”的課程思政目標,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大學,學的不僅是文化、技能,還要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大學階段的教育目標是促進人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更高質量地全面發展。其中,德是根本,是課程目標之首,而“黨史學習教育”為大學生“德”的養成提供豐富的養分,有效促進“五育并舉”課程思政目標的達成,有助于推動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成為“品德高尚、專業過硬、體魄強健、審美高雅、熱愛勞動”的新時代好青年。

二是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內容,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專業知識本身具有明顯的價值傾向、家國情懷等,教師可以此為契機,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礎上,把相關“黨史”與專業課程知識相融合,由近及遠、由表及里地引導學生理解在黨的領導下人民“尋夢、追夢、圓夢”的過程,進一步發揮黨史學習教育在課程中的協同作用,實現課程思政的進一步拓展與開發[4]。

(三)細化“黨史學習教育”宣傳,發揮“黨史學習教育”在校園文化中的引領作用

2021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做出安排部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問題。而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則是“校園文化”,為此,高校在校園中應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校園文化相融合,營造“黨史學習教育”的濃厚氛圍,使黨史教育貼近學生、貼近校園、貼近生活,引領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達到“立德樹人”的培育目標。

一是充分發揮校內廣播、網站、櫥窗等宣傳陣地的作用,大力宣傳和展示自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所取得的豐功偉績,讓學生在“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感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自覺弘揚中國精神,明確新時代青年肩負的重任。

二是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時遍訪革命故地、紅色熱土,反復叮囑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為此,高職院校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用好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革命遺址等黨史教育基地,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學習,在參觀學習中學好紅色故事、講好紅色故事、重溫黨的百年征程。

三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積極開發、探索線上“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當今世界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高職院??筛鶕W生特點、人才培養方案等信息,充分利用學校計算機專業的資源,抓住“互聯網+”的契機,為本校學生量身定做一個“黨史學習教育”平臺或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園網站開辟“黨史人物”“黨史上的今天”“黨史成果展示”等黨史教育專欄開展黨史宣傳教育,使“黨史學習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四)固化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發揮“黨史學習教育”與“力踐行”“悟思想”中的導向作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職院校應加強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定期開展“入農村”“走基層”等實踐型青年志愿服務活動,鼓勵高職學生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中,把“黨史學習教育”的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中,在“力踐行”中“悟思想”“出真知”的同時,自覺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感與歷史責任感,不斷砥礪品格、完善自身,實現個人價值[5]。

四、結語

總之,中共百年黨史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高職院校作為國家育人的主要陣地之一,必須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積極主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精神,必須在核心素養培育背景下緊緊抓牢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機遇,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培育路徑,開創“以史為鑒、以史育人”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 (2014-04-08). http://www.m 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 新華網. 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EB/OL]. (2021-03-31).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3/31/c_112727 8288.htm?ivk_sa=1023197a.

[3] 李星. 新時期高職院校加強黨史教育的意義及對策[J]. 職教論壇,2013(03):82-83.

[4] 廣東省教育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與青年學生使命擔當[M]. 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

[5] 楊九詮.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十人談[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黨史學習教育高職學生核心素養
創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青年學生中落地生根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團屯墾戍邊歷史
以史為鑒,切實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質量
學習習近平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論述的幾點思考
職業院校創業法律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化途徑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