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 技術在跨區域疑難危重癥多學科遠程聯合診斷中的應用

2021-09-15 10:50
科技經濟導刊 2021年24期
關鍵詞:疑難危重癥遠程

許 棟

(創業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

本文以5G 技術在跨區域疑難危重癥多學科遠程聯合診斷中的應用為研究方向,利用5G 技術在網絡速率、容量、延遲、范聯、安全等上的革命性突破的優點,來為醫療多場景化提供技術支撐,全面實現多方交互共享,全面整合分析醫療資源,實時為特定場景、特定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或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采取相關措施或進行規劃,提供更貼心、體驗更佳的醫療服務,最終改變整個醫療服務的運作模式。

1.5G 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趨勢

在5G 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不斷探索5G+智慧醫療場景的應用結合,為5G 技術在醫療行業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發言表示:“到 2035 年,5G 將增加全球產出4.6%,即12.3 萬億美元,其中為全球醫療領域提供超過1 萬億美元的產品和服務?!?/p>

5G 技術具備大帶寬、低延時、高可靠性特性,支持4K 高清視頻傳輸、支持放射科影像、病理科病理切片影像無損無壓縮的傳輸,與傳統醫學影像傳輸相比,實現了質的飛躍。這將有效應用于醫療遠程應用,實現從遠程醫學觀察、指導到遠程醫學操作的又一次突破。在醫療業務場景領域,進行更多創新和探索,比如在遠程超聲指導、遠程手術指導、遠程醫療查房等遠程醫療業務場景中實現率先落地和應用。此外,通過 5G網絡的全場景覆蓋,可以實現上下級醫生隨時隨地互聯互通,滿足各種移動化場景下的就診需求,實現醫生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面對面”問診,高效地提升偏遠地區和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水平,為醫生、患者雙方帶來基于5G 技術的全新就診體驗。

2.遠程多學科聯合診療的應用趨勢

在醫療業務層面,國家衛健委把腫瘤、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等重點病種與重癥醫學等作為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重點醫療改革內容。面向各類大型醫聯體、醫療集團,以高端中心醫療機構為核心,聚合機構內外優質專家資源,形成多學科診療、教學、科研協作體為改革方向,特別是跨區域的疑難危重癥多學科遠程聯合診斷,實現發達地區優質醫療資源豐富地區和偏遠地區之間的遠程疑難危重癥聯合診治,成為國家發展和重點打造的模式。這種模式區別傳統遠程輕問診系統,攻克傳統MDT 在地域與時空等方面的關鍵障礙,在線上實現多學科、多機構、多專家的MDT 全程協同診療,這種模式的建立,具有極大的示范效益。

3.應用平臺設計

跨區域疑難危重癥多學科遠程聯合診斷平臺將實現一體化、易擴展的5G 遠程多學科協同診斷服務。系統整體采用SaaS 服務集群架構,系統平臺采用B/S 架構,滿足跨區域、跨醫院、跨學科的5G 遠程多學科、5G 遠程心電、5G 遠程影像、5G 遠程病理、5G 遠程醫學教育、5G 雙向轉診等功能業務應用。前端系統應用采用HTML5 框架設計實現無插件自適應響應頁面,后臺臨床病例采用標準框架構建可擴展??齐娮硬±龜祿?。

平臺設計:基于5G 技術,面向跨區域、跨學科、跨機構的醫療聯盟之間的多學科醫療協作體業務場景,實現一體化、易擴展的遠程多學科診斷應用,同時支持移動化應用。主要功能應包括會診申請、在線會診、離線會診、多人會診、專家會診、會診管理、會診簽發等核心功能。

關鍵點:系統智能集成患者臨床信息全景視圖,圍繞MDT協同應用場景,實現診斷級臨床信息調閱,借助5G 網絡通信技術,實現臨床大數據的極速調閱。

應用設計:充分利用5G 高帶寬低時延特性,以多學科協同診斷為服務模式,實現跨學科、多專家的遠程多學科遠程會診業務,基于患者多學科臨床資料,實現院內各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和醫療數據共享。主要功能包括時間軸管理、音視頻協同、專家排班與分配、團隊配置與管理等。

關鍵點:基于5G 技術,實現醫學影像數據、數字切片數據(200~5000M/文件)、心電檢查數據等大容量靜態數據的極速訪問。

功能設計:5G 遠程MDT 會診:借助5G 技術,面向疑難危重癥疾病患者,綜合患者臨床信息與醫技檢驗檢查信息,實現多點對多點的跨地域、均等化、體系配套的多學科協同會診。

5G 遠程影像會診:借助5G 技術,成員單位醫院醫技診斷醫生不能明確診斷意見,需得到中心醫院專家會診,專家基于患者標準DICOM 影像源文件,返回明確的診斷意見。

5G 遠程病理會診:借助5G 技術,成員單位醫院醫技診斷醫生不能明確診斷意見,需得到中心醫院專家會診,專家基于患者數字病理切片的源文件,返回明確的診斷意見。

5G 遠程心電會診:借助5G 技術,成員單位醫院醫技診斷醫生不能明確診斷意見,需得到中心醫院專家會診,專家基于患者動靜態心電數據,返回明確的診斷意見。

5G 雙向轉診:借助5G 技術,成員單位醫院實現上下轉診申請,促進中心醫院的分工協作和上下聯動。

5G 遠程醫學教育:利用5G 技術,通過實時音視頻、課件等方式,為基層醫生提供業務培訓、教學,技術支持與指導,通過遠程培訓和遠程病歷討論等遠程教學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5G 組網設計:基于5G 的增強型移動超高帶寬特性,遠程進行多學科會診、示教、指導,有效打破空間限制,實現醫療資源下沉。醫院信號通過5G 無線遠程傳輸,大容量、多維度檢查檢驗數據,4K/8K 高清視頻回傳,即時掌握病人病歷和生命體征數據,與診斷現場的醫護人員進行遠程會診。

網絡拓撲圖如下:

圖1 整體架構圖

5G 組網關鍵技術有很多,包括頻率選擇、64TR 大規模天線方案、語音方案、多網協同策略、CU-DU 網絡架構、前傳技術等。

整體組網技術采用云+端的架構,借助5G 技術實現高等級醫院與聯盟醫院之間的高效協同。以高等級醫院為核心,構建跨區域疑難危重癥多學科遠程聯合診斷5G 管理平臺,通過5G 專線實現和聯盟醫院之間快速高效的連接。其次,建立5G云診室、5G 遠程醫療協作平臺,采用云端架構,在院內構建5G 環境,通過5G 專線,高等級醫院的專家可高效地對聯盟成員醫院進行會診,構成承上啟下的協同醫療服務網絡,讓專家醫療資源可以直接下沉到聯盟醫院。通過5G 的低延時特性,讓專家和遠端的溝通更高效,有效發揮遠程門診的能力,提升聯盟醫院解決疑難問題能力。另外,采用5G 物聯網技術,基于各種醫療設備開發5G 模組,采用嵌入式5G 物聯網芯片,采用5G VPDN 技術,保障物聯網診療設備的數據通過5G 專網安全、快速地實時動態采集、上傳,在云端結合AI 能力,對采集的數據計算、分析。

4.效益性分析

基于5G 技術的跨區域疑難危重癥多學科遠程診斷是全面深化醫改、更好地滿足群眾醫療健康需求的需要,也是健康醫療模式轉變、強化科學有效行業監管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培育健康產業增長點的迫切需要。平臺整體基于國際標準,采用診斷級的圖像和“互聯網+”“5G+”的信息技術,實現跨區域、跨科室、跨機構的專家遠程協作,并給出專家診療意見,攻克傳統MDT 在地域與時空等方面的關鍵障礙,實現線上全程MDT 協同診療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專家的診療效率,推動高水平的專家資源向偏遠地區和基層醫療機構下沉,提高偏遠地區和基層醫療機構的疑難危重癥診療水平,同時也積極響應國家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和精準醫療服務的政策,普惠民眾,讓看病不再難。

5.推廣性分析

5G 疑難病診治遠程多學科協同平臺契合全面深化醫改,更好地滿足群眾醫療健康需求,有利于推進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供給,優化區域布局,顯著提升區域疑難疾病能力提升,有效發揮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對增強醫療服務能力,健全完善服務體系,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強化健康中國建設戰略保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6.結語

基于5G 技術的跨區域疑難病診治多學科診斷平臺面向以腫瘤為代表的疑難危重病癥,構建線上MDT 多學科協同診斷平臺,以跨區域多學科協同診療為服務模式,滿足跨區域、跨醫院、跨學科、多專家交互、非交互式的遠程聯合診斷要求,實現遠程多學科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實時超聲診斷、遠程醫學教育等應用業務場景,開展疑難重癥疾病多學科診療服務,實現多點對多點的跨地域、均等化、體系配套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逐步推動我國醫療衛生資源合理布局和均衡發展,提升基層醫療服務人才素質,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猜你喜歡
疑難危重癥遠程
危重癥患者鎮靜鎮痛標準化護理實施效果研究
遠程求助
體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臟危重癥患者的研究進展
遠程工作狂綜合征
首都醫科大學危重癥醫學系
《左傳》疑難考辨一則
大型辭書疑難字考釋七則
《全元詩》未編碼疑難字考辨十五則
遠程詐騙
全程護理在112例ICU危重癥患者轉運過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