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未來發展的影響

2021-09-15 10:50陳書龍
科技經濟導刊 2021年24期
關鍵詞:財務人員財務人工智能

陳書龍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8)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前沿技術。當前,人工智能發展正處于第三次浪潮的初級階段,它對可解釋性和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就會更加關注。

現在身邊有很多人在問,面臨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還能干什么?回顧過去,我們看到,每一次技術的進步,都是機器都代替了人的部分工作。實際上,機器代替人,做繁重、重復的工作將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站在企業角度來看,如果財務人員部分的工作由機器代替了,那財務人員還需要干什么?

1.人工智能加速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

“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這句話是企業里很多人都認同的,財務部門最終接觸到的數據不是片面的,而是通過經營管理最后整理出來的綜合性數據,財務人員能夠接觸到非常核心的數據。也就是說,在現在網絡技術大背景下,已經解決大量的之前賬房先生所干的事情:比如基礎數據整理、報表簡單的分析等,人工智能已經完成這些大量的基礎性的工作,而后邊的價值怎么創造,事前到事后怎么反映的,應該通過財務人員給展現出來的,財務人員需要有更多的能力把數據背后的價值分析出來?,F在很多時候是基于單個企業在談人工智能的未來,這是基于某個點來看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如果跳出這個層面,站在更高的社會角度來看科技進步,對財務人員的挑戰會更大。比如費用報銷,如果今后我國電子發票強制性全面推行,財務人員審核的工作量將成倍或幾十倍的下降,單據將不需要財務人員審核了,財務人員就需要更多地關注怎么把合同制定好,在會計業務發生的事前就做好風險防控措施,后期按照合同要求付款就行了。

企業財務應該如何支持經營管理業務,如果企業到了一定的規模以后,財務將會是業務的合作伙伴,財務價值也就通過業務的完成真正體現出來。這對財務人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財務完全懂業務,并且能夠深入到業務里邊,變成業務的合作伙伴,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財務人員只有站在首席執行官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并將業務執行完成,你財務的價值最終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2.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人才需求轉變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余瀟瀟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宣布:新聞學、會計學專業停止本科招生,伴隨著科技與經濟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已經非常明顯地為社會發展帶來了更加強勁的動力,清華將新增“計算機與金融”雙學位,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招生項目的設立,更好地加速計算機與金融之間的交叉融合,在存貸款與融資、支付與清結算服務、投資與資產管理、可信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分布式系統設計、高性能計算等核心領域,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端復合型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這次變動后,清華大學就再也沒有新的會計學本科生了。停招的原因并沒有官方說明,但是從新增的計算機與金融雙學士學位項目可以看出:會計要大變了!人工智能的出現使核算工作減少,企業管理層陸續給財務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為未來會計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會計專業學生應跟上時代的發展所帶來的行業變革,及時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使自己成為符合時代需求的管理型會計人才。

3.人工智能給會計行業帶來的新機遇

智能財務已成為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趨勢。它不再是只停留在理念階段,而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為企業經營在洞察業務痛點、提升運營效率、識別并控制風險等多方面帶來重要價值。得益于科技的發展,原先由財務人員收集和整理的數據分析結果,可能僅僅是以財務報表的形式出現。未來,企業將獲得海量的數據分析結果。這其中除了財務數據,還會包括非財務數據。如同計算器代替算盤、財務軟件代替手工賬,可以預見,當人工智能取代一般會計做賬的時候,其分析能力更會超越人類。事實上,企業的確需要信息,也需要具備高級分析技能的專業人士給出報告,指導企業怎樣進入市場,怎樣獲得競爭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將處在什么位置?我們必須要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不僅是技術在改變,會計的職業也在改變,不能僅停留在掌握現有的會計技能上。

圖1 科大訊飛報賬機器人流程框架

4.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未來人才發展的需求

人工智能的出現,并不能完全取代財務人員,但是會促使行業轉型,面對會計行業的轉型,會計專業人才需求變化已經從原來的簡單做賬,演變成高端綜合管理型財務人,會計人應如何未雨綢繆呢?無論在什么時代下,財務人員的三個基本的技能都不應該被拋棄。

第一,是業務與財務相融合,作為一個企業的財務總監,必須了解業務,也說是搞智能化也好、信息化也好,如果開始了,就沒有停步的時候,這些深層次的人才需求從哪里來?實際是從管理上的需求而來,無論是財務總監還是其他方面的需求,都是伴隨管理的需求在不斷地進步的結果。

第二,很多企業在用了ERP 的情況下,不管公司制度也好、流程也好,如果能夠滿足80%的普通場景應用,那就已經非常好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有20%的例外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財務總監,還是企業業務人員,不管信息化還是財務,最終的結果都是服務與業務的發展結果,都是服務于公司的未來發展。所以,財務人員要有敏銳的思維和判斷的能力,為公司做出業務發展的決策支持。

第三,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譬如,我們在進行財務審計業務時,經常聽到業務人員說這不行,那也不行;事實上,從業務人員角度出發,他們說是對的,往往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其實這件事情對企業發展更有利。我們國家制度的高度集中性,就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西方國家制度在很多方面就不如我們國家好;比如,我們國家在高鐵建設上就充分說明了這個事情,西方國家往往要走更多的流程,可能幾年都過不去,而我們國家高鐵卻飛速地向前發展,這也說明了西方制度太僵化了,不如我們國家辦事效率高;再比如這次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傳播,我們國家為什么能控制這么好?這也充分證明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優越性,中國人民有偉大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我們學習人家東西時,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5.結語

與人類相比,AI 不具備通識,但擅長更加專業化的工作和協作,社會分工越細致,機器的價值越大,協作的優勢也更明顯,那些具有勞動強度大、危險系數高、重復率高、附加值低、規則清晰等特點的崗位往往存在用工難的問題,機器取代這些傳統的工作崗位是必然的。而人和機器關系的未來發展變化,將會帶來人機共生的新社會形態。會計的管理崗承擔著企業資金規劃、報表審核甚至公司融資籌資、投資并購等重要工作。這些重要工作在一定時期內是絕對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此外,基于場景的智能化應用也將會是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人機智能混合將把人類應用智能的水平帶入一個新境界,對于會計行業的往來發展也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猜你喜歡
財務人員財務人工智能
集團化企業財務人員外派必要性及建議
黨建與財務工作深融合雙提升的思考
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實現
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轉型問題與對策
心理契約在企業財務人員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具體運用探討
欲望不控制,財務不自由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分析師關注對財務重述的雙重作用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