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試驗研究報告

2021-09-16 09:47王少華
新農民 2021年15期
關鍵詞:穗數粒數夏玉米

王少華

摘要:為更好推廣農業種植新技術,增加農民收入,慶云縣技術站安排并完成了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試驗,其中種植行距,種植密度大小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關鍵因素?,F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關鍵詞:行距;密度;667㎡穗數;穗粒數;千粒重

1? 試驗設計

1.1? 地點選擇

試驗地點選擇在能代表本區域特點的壤土地、水澆田、中產地塊—嚴務鄉大黃邱村。

1.2? 品種選擇

選擇不同生育期的耐密型玉米品種2個,豫單9953、農大372。

1.3? 行距設計

分別設立行距40、50、60、70、75、80cm,六個等行距規格。統一在6月14日人工點種,采用三位施肥的方法。

1.4? 密度設計

共設四個種植密度,分別為4500株/667㎡、5000株/667㎡、5500株/667㎡、6000株/667㎡。

2? 結果與分析

2.1? 豫單9953玉米穗粒數分析

由分析可知,不同行距、不同密度之間穗粒數差異達顯著水平,豫單9953玉米行距50cm的穗粒數最高,行距為75cm的次之,80cm的穗粒數最低。各行距穗粒數之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在60~75cm行距之間各個密度處理的穗粒數間差異未達到極顯著水平。40~50cm之間4500株/667㎡的處理的穗粒數與其他各個密度處理的穗粒數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2.2? 農大372玉米穗粒數分析

農大372玉米行距80cm穗粒數最高,行距70cm穗粒數次之,60cm穗粒數最低,且各個處理間的穗粒數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傮w趨勢上,農大372玉米種植密度越小則穗粒數越多,種植密度越大則穗粒數越少,各個處理間的密度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

2.3? 豫單9953玉米千粒重分析

豫單9953玉米行距75cm,4500株/667㎡處理千粒重最高,70cm行距處理千粒重次之,各處理間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

2.4? 農大372玉米千粒重分析

農大372玉米行距80cm處理千粒重最高,行距75cm處理千粒重次之,這說明行距越大則千粒重越大,而行距越小則千粒重越小。各個行距處理間千粒重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農大372玉米4500株/667m2的處理千粒重最大,種植密度為5000株/667m2的處理千粒重次之,各密度處理千粒重間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

2.5? 豫單9553667㎡穗數分析

由分析可知,豫單9553玉米行距在75cm處理下,每667m2穗數最大,行距70cm處理的每667m2穗數次之,行距40cm處理的每667m2穗數最小。說明行距越小則每667m2穗數越少,行距越大則每667m2穗數越多。由分析可知,各個行距處理豫單9953玉米種植密度每667m2穗數表現:6000株/667㎡>5500株/667㎡>5000株/667㎡>4500株/667㎡,表現為種植密度越大則每667m2穗數越多,種植密度越小則每667m2穗數越少。不同播期下,各個種植密度處理的每667m2穗數間的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2.6? 農大372玉米每667m2穗數分析

由分析可知,農大372玉米在行距80cm處理下每667m2穗數最大,行距75cm處理的每667m2穗數次之,行距50cm處理的每667m2穗數最小。說明行距越小則每667m2穗數越少,行距越大則每667m2穗數越多。農大372玉米種植密度為6000株每667m2的處理的每667m2穗數最大,各個密度處理每667m2穗數的表現:6000株/667m2>5500株/667m2>5000株/667m2

>4500株/667m2,表現為種植密度越大則每667m2穗數越多,種植密度越小則每667m2穗數越少。各個密度處理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

3? 結語與討論

(1)德州市夏玉米適宜的行距為70~80cm。豫單9953玉米籽粒產量一般在650.14~598.06kg/667m2之間;農大372玉米籽粒產量一般在699.38~589.7kg/667m2之間。

(2)豫單9953不同行距處理的籽粒產量的最大值出現在行距70cm,6000株/667m2,其次籽粒產量最大值出現在75cm,6000株/667m2。農大372不同行距處理的籽粒產量的最大值出現在行距70cm,6000株/667m2;其次籽粒產量最大值出現在行距80cm,5500株/667m2。說明:農大372適宜的行距是80cm,適宜的密度5500株/667m2;豫單9953適宜的行距是70~75cm,適宜的密度是6000株/667m2。

(3)同一行距,種植密度越大則每667m2穗數越大,穗粒數越少,千粒重越小穗粒數、千粒重差異不顯著。同一種植密度,行距越大則每667m2穗數越大,穗粒數越大、千粒重越大,穗粒數、千粒重差異不顯著。

(4)夏玉米不同處理各個生育時期葉面積指數、葉面積持續期、干物質積累量、凈同化率及群體生長率規律不一致,說明各個時期生長狀態有差異,所以表現不同。

(5)今年玉米籽粒產量明顯高于去年玉米籽粒的產量,主要因素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由于2019年持續高溫干旱,澆水較晚造成產量偏低。今年增產的原因:首先是葉面積指數及葉面積持續期高于去年持續,其次是玉米有效株增加,再者就是每667m2穗數及穗粒數略高于去年,特別是千粒重顯著高于去年水平,這是今年玉米產量高于去年的最重要的因素。

參考文獻

[1] 司紀升,孟鈺,張亞如,等.行距配置對夏玉米群體結構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20,52(10):67-70.

猜你喜歡
穗數粒數夏玉米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對夏玉米農藝性狀的影響
夏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高溫干旱對夏玉米生產的影響分析
雜交晚粳稻通優粳1號產量及構成因子分析
2018年度定西市春播區豌豆新品種系聯合鑒定試驗
高產小麥構成要素的解析與掌握
寒地水稻良種良法的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寒地水稻主栽品種要素管控體系措施
不同密度下大豆花、莢、粒發展規律研究
影響夏玉米產量的因素及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