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化護理對社會福利機構癲癇兒童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1-09-17 01:53李文慧
醫學概論 2021年11期
關鍵詞: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李文慧

摘要:目的 討論社會福利機構癲癇兒童開展程序化護理分析對其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本次所選取的16例研究對象均來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福利中心癲癇兒童,同時以等分兩組形式展開本次研究,A組癲癇兒童給予常規護理,程序化護理則應用于B組癲癇兒童。借助統計學相關工具對兩組負性情緒、生活質量進行分析,并進行組間對比并判定護理效果。結果 對兩組癲癇兒童護理前后的心理情緒進行研究對比,A組護理前SAS、SDS 綜合評分與B組對比結果顯示無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數據分析結果顯示SAS、SDS綜合評分以B組顯低且生活質量優于A組對比結果顯示有意義(P<0.05)。結論 程序化護理應用到社會福利機構癲癇兒童中,護理效果突出,對癲癇兒童負性情緒有很明顯地改善作用,且提高生活質量狀況,故此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癲癇兒童;福利機構;程序化護理;生活質量;負性情緒

癲癇兒童是由于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出現了短暫性的腦部功能障礙。主要癥狀 表現為手腳抽動、伴意識喪失、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不斷點頭、流口水、吞咽、吸吮動作等。發病因素包括遺傳、腦損傷、顱腦疾病、自身因素等,而先天性癲癇病兒童與腦損傷有較大關系,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受到病毒侵害,放射線照射引起的胚胎發育不良能夠引發此類疾病?;加邪d癇疾病會影響到兒童的生活質量及心理情緒,因此采用程序化護理干預極為重要,本次所選取的16例研究對象均來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福利中心癲癇兒童,分析癲癇兒童采用程序化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負性情緒的影響,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所選取的16例研究對象均來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福利中心癲癇兒童,同時以等分兩組形式展開本次研究,A組癲癇兒童給予常規護理,程序化護理則應用于B組癲癇兒童。這16位兒童的年齡在在5至16歲之間,其中女患兒為8位,剩余為男患兒。對福利中心癲癇16位兒童的各項情況比對后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可開展本研究。

1.2方法

A組癲癇兒童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法,了解癲癇兒童的相關病情,進行健康教育等。B組癲癇兒童采用程序化護理,內容包括:①給予癲癇兒童及護理員耐心地講解有關疾病的醫學技術知識,對其心中的困惑,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講解以緩解心中的焦慮、抑郁的情緒。醫務人員告知護理員多加陪伴給予精神安慰,從而增加治愈的信心與外界的向往,對治療更具信心及依從性。②調整室內光線,減少外界帶來的刺激,保持良好的室內環境,飲食上應清淡避免辛、辣,多吃蔬菜、水果。③用藥護理:抗癲癇藥物對胃腸道具有一定反應,應分次于餐后服用,疾病發作使將牙墊放于磨牙下,以防咬傷舌面頰等。

1.3觀察指標

借助統計學相關工具對兩組癲癇兒童護理 SAS、SDS 評分及生活質量進行分析,并進行組間對比,根據對比結果判定檢驗是否有意義,同時判定護理效果。

1.4統計學方法

SPSS20.0是本次研究所用的處理工具,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如數據直接存在意義,則用P<0.05表示,如果數據見無意義,則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組間病人生活質量評分對比每組均8例:A組精神狀況67.25±13.21,生理功能65.15±14.58,精神健康66.12±14.21,社會功能64.31±10.75;B組精神狀況92.68±10.81,生理功能80.13±11.65,精神健康88.39±10.85,社會功能90.51±12.85,結果表明A組生活質量評分比B組偏低,P<0.05,組間存在對比性。

2.2 組間病人SAS、SDS評分對比每組均8例:A組SAS評分護理前68.58±3.21,護理后61.25±4.16;SDS評分護理前67.91±3.14,護理后60.38±3.16;B組護理前68.97±3.68,護理后47.36±4.26;SDS評分護理前67.25±3.12,護理后46.36±2.83。結果表明:護理前SAS、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無對比性;護理后B組46.36±2.83比A組60.38±3.16偏低,P<0.05,組間存在對比性。

3 討論

癲癇病是由于大腦發育不良引起,癲癇發病時,首先保護好兒童的舌頭,應處于空氣流通的地方,避免兒童發生窒息狀況。隨著醫療界的不斷創新,心理狀態將成為評價護理效果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癲癇兒童的護理中,癲癇兒童伴有負性情緒,從而降低治療的依從性。對于癲癇兒童行程序化護理十分重要,因此要根據兒童的病情、心理特點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態。從兒童的心理狀態給予關心,從病房環境、用藥、飲食等多方面進行干預,提高兒童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兩組癲癇兒童護理前后的心理情緒進行研究對比,A組護理前SAS、SDS 綜合評分與B組對比結果顯示無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數據分析結果顯示SAS、SDS綜合評分以B組顯低且生活質量優于A組對比結果顯示有意義(P<0.05)。

根據以上表述,對于癲癇兒童給予程序化護理干預,可提高兒童的生活質量促使不良情緒得到降低,故此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春笑.程序化護理對社會福利機構癲癇兒童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智慧健康.2020,6(27):132-133.

[2]孔莎莎,李瑋瑋,劉曉鳴.個體化延續性護理對癲癇患兒及家庭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母嬰世界.2021,(3):163.

[3]戴艷,劉雙云,張麗家屬參與式護理對癲癇患兒醫護遵從性?患兒及家屬心理狀態的影響[J].當代護士.2021,28(2):54-57.

猜你喜歡
負性情緒生活質量
群發性產品傷害危機中未曝光企業應對策略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動態機制研究
規范化術前訪視對圍手術期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大學生負性情緒的團體輔導案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