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林業優勢強力助推脫貧攻堅

2021-09-17 06:16莫運勇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10期
關鍵詞:脫貧貧困人口

莫運勇

摘要: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偉大目標,開展精準扶貧攻堅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很多貧困戶都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山區地帶,而對于這些貧困農民進行扶貧開發,一般都是通過農業幫扶促進其脫貧致富。為此嘗試發揮山區林業優勢,強力助推脫貧攻堅,首先闡述脫貧攻堅的工作內容,并指出林業脫貧對策,以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林業優勢;脫貧;貧困人口

引言

為了提高扶貧脫貧工作成效,可以結合山區貧困人口實際,發揮林業優勢,強力助推脫貧攻堅,但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認真了解和掌握貧困人口具體現狀,同時,各個部門還應當加強聯合,才能保證精準扶貧順利實施,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奠定良好的基礎。

1 脫貧攻堅的主要工作內容

首先針對轄區貧困人口開展全面的評估工作,了解和掌握其致貧原因,并結合貧困人口貧困情況,對扶貧工作優先級進行劃分,運用分層扶貧的方式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其次,對一些就業資源不是非常良好的地區,如一些山區偏遠地帶,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公益組織應當為其提供一些物資支持,提供相應的資金,激發貧困戶積極主動地發展農業,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針對一些平地較少的農村,調動其生產轉型,重點發展林業。另外,為了實現貧困人口致富,還應當大力推動精細栽植,增加林業產出率,使其快速脫貧致富。另外,隨著林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政府部門應將貧困人口組織起來開展就業技能培訓,使其脫貧能力進一步增強,為貧困人口介紹就業資源,確保其獲得更加穩定的收入,快速脫貧致富。

2 發展林業脫貧攻堅的對策

2.1重視林業特色旅游業的發展

現如今,特色旅游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可以針對貧困地區,大力推進特色是林業旅游業建設,如打造農家樂,鄉村觀光以及森林旅游等產品,將農村地區的自然環境充分利用起來,改造環境條件,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此旅游。并將設計師邀請過來科學設計,增加觀賞植物種植品種,打造優美的鄉村景觀。并與旅行社加強合作,舉辦旅游推介會,大力宣傳鄉村旅游產品,將更多的游客吸引過來到此觀光旅游。貧困地區相距城市較遠,空氣質量非常的好,一般沒有光污染和水污染情況,這對于長期生活在城市當中的人群來講吸引力非常大。所以應當確保游客住宿基礎上,可以推進森林療養等旅游項目,將廣大的中老年游客吸引過來,推進退休旅游產品的開發,提高特色林業旅游業發展水平,不僅能夠為城市人們提供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機會,使他們心情得到放松,而且還可以借助特色旅游業的發展,帶動扶貧地區消費與就業,增加貧困人口收入,促進他們早日脫貧致富。

2.2 發展林業特色種植業

常規的農作物種植效益不是很高,這樣一來可以結合扶貧地區具體實際,推進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如建設速生豐產林,特色經濟林。如調動貧困人口種植油茶、毛竹等,并積極推進林下種植業的發展,在惠農政策支持下,增加扶貧覆蓋面,促進貧困人口早日脫貧致富。

2.3 開展公益林生態補償扶貧以及生態護林就業扶貧

根據我國脫貧攻堅相關要求,對公益林生態補償機制健全和完善,并對國家補償標準適當提高,使地方和國家公益林補償資金差距同步縮小,借助這種方式能夠使貧困戶建設公益林獲得更加穩定的收入。國家近年來大力開展退耕還林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與此同時,森林火災發生幾率也在不斷增加,為了進一步提高森林防護力度,需要招聘更多的生態護林員來進行森林防護,而這些崗位設置過程當中,首先考慮貧困戶,由于這些貧困戶在山區長時間的生活,對當地的自然條件非常熟悉,進行森林防護工作更具優勢,所以應當對護林員的就業限制適當放寬,強化培訓力度,使其防護知識和技能得到全面提升,達到精準扶貧和生態扶貧的有效融合。

生態防護林工作除了對森林隔火帶進行設置與清理之外還應當進一步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沒有接受過得較好的教育,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還時常存在捕獵野生動物的行為,或者對珍貴植物資源進行采集的情況。為了使這些問題有效轉變,可以將貧困戶作為護林員,出他們距離工作區較近之外,還應當強化崗前培訓,使其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性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工作職責約束下,及時轉變他們野生動物捕獵的不良行為,并通過護林員向其家庭成員進行輻射,并在地區間形成良好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整體水平。

2.4 加大林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林業脫貧攻堅存在的不足應當更加深入的進行分析,提高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打造更加完善而又健全的林業扶貧機制,通過完善的制度保障,推動扶貧工作高效開展,并對林業資金配置比重不斷增加,加強和金融機構合作,林業扶貧推出相應的金融產品,使資金獲取渠道進一步拓寬,利用政策,稅收等各方面優惠,將社會閑散資金吸引過來,共同提高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為開展相關扶貧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結語

綜合上述,借助林業優勢脫貧攻堅,首先要建設林業基礎設施,為發展林業提供硬件支持,接著根據貧困地區的自 然條件和農業優勢,開展林業特色旅游業、種植業,改善當地的就業和消費情況。配合生態文明建設,開展公益林生態補償扶貧,使其成為貧困戶的穩定收入來源之一。將以上方式有機結合,實現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得桂,鐘小榮. 貧困治理背景下脫貧攻堅有效實現路徑研究—以鎮安縣“ 三帶四聯”模式為例[J]. 地方治理研究,2018,(1):65-77 80.

[2]王思斌. 理解共享發展及社會工作的促進作用——以我國扶貧開發和脫貧攻堅為例[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6,33(5):1-6.

[3]王思斌. 農村反貧困的制度-能力整合模式芻議——兼論社會工作的參與作用[J]. 江蘇社會科學,2016,(3):48-54.

[4]陳昌正.強化黨建引領加快脫貧攻堅——尖扎縣全面推進脫貧攻堅見成效[J].青海黨的生活,2017(5):60-61.

[5]蔣秀芝.創業致富帶頭人脫貧攻堅先行者[J].吉林農業,2019(1):31.

猜你喜歡
脫貧貧困人口
隱形貧困人口
詞匯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脫貧攻堅中的媒體擔當
全媒聯動融入、強化責任擔當,把脫貧扶貧作為“走轉改”重要抓手
唐縣精準發力助推精準扶貧
巴士在線 “脫貧”記
山村“脫貧”還有多遠
2013年各省貧困人口數量及貧困發生率
印度貧困婦女面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