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有效的小組討論

2021-09-22 11:42蔡新喜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29期
關鍵詞:小組討論教師

蔡新喜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深

入實踐,小組討論越來越引起教育界尤其是一線教師的廣泛關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從科學合理構建小組,設計有價值的討論問題,穿針引線式的教師引領三個方面,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有效的小組討論進行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小組討論;有效;合理構建小組;有價值的討論問題;教師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9-320

引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深入實踐,小組

討論這種教學方法越來越引起教育界尤其是一線教師的廣泛關注,它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培養了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習效率。不過,有些教師未能充分理解小組討論的真諦,誤以為衡量一節課堂教學的好壞在于有沒有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次數的多少,使小組討論流于形式,課堂教學亂而無序,不但掩蓋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嚴重背離了小組討論的初衷。那么,如何具體展開有效的小組討論呢?筆者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角度,提出三點粗淺的建議,供同仁參考。

一、科學合理構建小組

小組討論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科學合理地構建小組。要深入了解、精心搭配。構建小組不僅要考慮學生的成績,還要了解其興趣、愛好、特長、能力等方面,本著互補原則,兼顧性格、性別搭配,站在全局高度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人數一般為4至6人為宜。在具體構建小組時,既要公正、嚴格安排,也要顧及學生的感受。在小組和睦相處的前提下,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學會學習。

一個小組就像一部機器,要想讓它高效運轉,需要各個零部件有機配合。小組討論要有效、高效,就必須嚴格分工、明確職責。以4人小組為例,可設主持人、發言人、記錄員、情報員等。主持人負責具體任務的督促落實,發言人負責匯報討論的成果或觀點,記錄員負責記錄、整理討論的過程及結果,情報員負責對資料或信息的搜集、整理。具體分工要考慮小組成員的性格、興趣、能力、特長等,如發言人聲音要比較響亮、吐字比較清晰,主持人要膽大心細、責任意識強。當然,這些職位無需固定,要視具體情況進行周期性輪換。這樣,既能給學生們新鮮感,又激發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同時還彰顯平等公正、機會均等的原則,強化小組的合作意識。

二、不失時機地設計有價值的討論問題

小組討論成效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討論的問題是否有價值,是否有針對性。當學生對問題感興趣、對問題存在較多分歧和意見時,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所設計的應該是有價值的討論問題,即能夠引起學生思考的教學重難點。討論次數不宜過多,一至兩次即可。下面我從兩個方面舉例闡述。

1.抓住文中看似有矛盾、有分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如九下課文《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按蠹s”表揣測,“的確”表肯定,似乎自相矛盾。那孔乙己到底是死了,還是活著?為什么?在這里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大約”“的確”兩個看似矛盾的詞語,帶著以上問題合作探究,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立足文本找依據,最終讓學生領悟到這是矛盾的統一,深刻地揭示孔乙己活著無人關心,死后無人過問的悲慘命運,批判社會的冷酷無情,揭示了小說的主題。

再如教師可根據九下課文《送東陽馬生序》中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設計如下問題:如何看待作者這種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的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的表現?讓學生擺開正反兩方辯論的態勢展開討論,各抒己見。隨著辯論的不斷深入,學生對主旨的感悟將逐漸加深。如此討論,讓學生廣開思路,暢所欲言,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了思維的概括性。

2.抓住文章的重難點生成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教學的重難點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關鍵所在。教學

的重難點與中考考點往往是融為一體的,在此“中樞”存疑設問,展開小組討論,必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主動參與討論,與文本深刻對話。如七上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9段提到爸爸遠遠站在懸崖下,并沒有爬上去“解救”我。在此可生成問題:爸爸為什么不直接上山背我下來?試析其原因。這樣的小組探討不但能引導學生品讀課文,把握人物心理成長的過程,還會誘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思考并實踐課文所探討的人生經驗。既讓學生在合作探討中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又對實踐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三、穿針引線式的教師引領

教師在小組討論中既不能置身事外,作壁上觀,更不能過多干預,充當“裁判員”,而應該成為穿針引線式的引領者、主導者,貫穿整個討論過程。教師的引領、主導作用表現如下: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的見解,教師不要急于點贊或反對,要善于留白,點到即止。對于討論過程中學生膚淺的觀點、荒謬的結論,教師要予以指正,但要寬容以待,采取適當合理的方式,不挫傷其討論的積極性。

2.引導全員參與小組討論。絕不允許小組討論變成優生的表演舞臺,要尊重每位學生,采用激勵機制引導每位學生尤其是成績較差、沉默寡言的學生融入其中,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3.及時制止偏題、離題現象。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巡視四方,深入小組,一旦發現偏題、離題,甚至聊天、娛樂,要及時撥亂反正,讓小組討論走向正軌,確保討論的方向和價值。

4.善于鼓勵、肯定、表揚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互動,努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恰到好處地加以表揚、推重,挖掘其潛能,鼓勵學生創新,多角度、全方位地辨證看待問題。

小組討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恰當使用小組討論,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⑴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討論的實施策略 [J]殷武超·《讀與寫·下旬刊》·2016(3)

⑵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寇永軍·《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26)

猜你喜歡
小組討論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自能”課堂中小組討論的實施策略
高中數學課堂小組討論1+1模式教學應用
試論如何處理好歷史課堂小組討論和獨立思考的關系
秋天在哪里
應用“小組討論法”改進《微生物學》教學的初步實踐
喚醒傾聽的耳朵,打開合作的心扉
美育教師
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討論的策略研究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