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芻議

2021-09-22 15:42楊黎賓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28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模式

楊黎賓

摘要:初中階段的生物學習是學生第一次開始接觸生物學科的啟蒙階段。而任何一個科目都不例外,啟蒙階段的教育會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因此,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除了應該培養學生相應的學科素養,以及學科學習能力以外,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知識框架。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課堂模式構建

有許多教師并不理解,為什么要在初中的生物課堂中使用生物化的教學方式?這與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成長特點有關。在下文中我們一一探究。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時候,生物教師不僅可以選擇使用單一的教學策略來提高教學的效率以及效果,還可以通過多種教學策略結合的方式來擴大生活化教學的正向影響。

1 必要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有以下特點:①,心理成長進行中,需要更多的內容來補充建立學生的成長觀念;②,理解能力尚弱,學習需要教師的細心引導;③,相對而言更加喜歡富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優勢也有三點:①,與生活建立聯系,容易讓教師將知識滲透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方便教師進行一定的成長觀念滲透引導。最重要的是在以往的學習當中,教師總是將課堂與生活分割,以至于學生即便接觸到了學習過的知識,也無法通過聯系意識到這是哪一類問題,也無法通過相應的知識基礎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將生物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建立交集,不僅能夠快速地意識到某些知識的現象與邏輯,還能夠通過知識的理論基礎進行一些簡單粗糙的生物實驗;②,賦予教材知識一定的熟悉度,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減弱一定的抗拒心理,相比于困難而陌生的知識,學習熟悉的內容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與理解。③,將生物的知識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中,更加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因為生活中處處都能夠接觸到生物學的知識,所以學生也很容易不斷發現生物學的現象并鞏固相應的生物學知識。而這項優勢不僅能夠通過單一的方式發揮其作用,還能夠結合其他教學策略進一步放大應用優勢。比如結合教師與家長的鼓勵式教學,就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慢慢積累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更加喜愛去學習生物這項科目。綜上所述,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模式,能夠讓生物的課堂更加有趣味性,不僅能夠讓學生投入更多的學習熱情,還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學習的知識不光為了獲取更高的分數而服務,還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的潤色作用以豐富學生的日常。

2 應用

比如在進行植物模塊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的時間里去公園或者花展,去觀察花朵的各種器官。在課上講到雄蕊與雌蕊是不一樣的,雖然在課上的教材中,圖片非常的絢麗多彩,學生也能夠很直觀的觀察到雄蕊與雌蕊器官的差別,但是比起實際的花朵,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觀察這些差異性的內容,讓學生更加的將知識去貼近現實以加強理解以及記憶?;蛘呤窃诮虒W大樹的一些內容時,結合教材一些有趣的小知識,去擴大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樹的年輪的生長方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的內容都是教師使用單一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場景,接下來我們可以探討一下,結合其他教學策略,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作用會怎樣被進一步放大。

結合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大多應用于語言類的學科,讓學生通過某一種特定的情景來激發內心中的某些情感,通過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學生去理解相應的知識與內容。那么在生物的教學中,通過情景教學法與生活化教學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將抽象的知識與生活中的具體場景更加的貼合,能夠更加具體地將每一個細小的知識點對應到生活中的現象當中去,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情景教學法,在課上教學的時候,為學生提供更加貼近實際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將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生活的場景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系。而更加密切的聯系,就會讓生物的生活化教學優勢進一步擴大。但是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結合情景教學法,不一定是要在生活化教學的基礎上增加情景,也可以是在生活情景的基礎上做相應的教學。

比如在進行“種子的發育”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生物的知識帶入到生活的情景當中,比如教材說的“黃豆芽實驗”。這一項內容也是教材中的一項實驗任務,因為實驗周期較長,沒有辦法在課上來完成,所以教師大多都會將這些內容留給學生在課下進行。教師可以利用任務的方式留下指導性的實驗意見,讓學生進行正確的實驗步驟并完成相應的探究,而發出的黃豆芽還可以用于日常的烹飪。教師可以將這項實驗任務在發出的時候就給定一定的使用目的,比如,像學生提問,“想不想吃自己培養的豆芽?”、“自己培養的豆芽會不會更好吃?”這樣引導性的提問會激發學生參與的目的,同時給定培養任務的生活情景,那么在學生的意識當中,這不再是為了學習而完成的實驗任務,而是為了有趣而做的嘗試,是為了吃到自己培養的豆芽而做的努力。學生的關注重點就會在知識應用的本身,而不是“為了學習”,學生也就更容易接受與投入這項任務。教師為了教學效果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完成任務,比如引導學生寫一些觀察日記,日記的形式可以圖文并茂,也可以多些照片,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然后引導學生在課上分享,這樣既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展示自己、表達自己。

總結語

生活化教學不僅讓學生更加熱愛生物這項科目,還會讓學生增加對實驗的興趣,在日后的學習中學生會更加樂于接受相應的任務,并能夠有序且高效的落實學習任務與探究任務,讓生物學習更加輕松且具有趣味性。

參考文獻:

[1]吳艷. 淺談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構建[J]. 數碼設計(上), 2019, 000(003):84.

[2]許寶琴. 芻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生活化[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14):1.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模式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小學思品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研究
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探索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基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研究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初探
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