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構建和創新

2021-09-22 20:42趙凌峰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高職語文課程思政構建

趙凌峰

摘要:課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重大變革,是“大思政”理念的落地要求。高職語文一向就有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課程思政方面更要首當其沖。當前,要認識到課程思政是高職語文的歷史責任和時代擔當,要牢牢的把握傳統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主要的政治思想表達、社會主義核心觀等內容,從高度融合課程思政的教學環節、現實價值、開展手段、實踐體會等方面增強高職語文教學的思想教育目的。

關鍵詞:課程思政 高職語文 構建 創新

綜觀現有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出現了兩種極端表現,第一種是課程思政的“濫化”,教師對思政內容知之不深、曉之不詳,胡亂的將思政內容硬性的塞進教學內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難以達到課程思政的要求;第二種是課程思政的“無知”,教師不知道如何實施課程思政,認為在教學中講幾段“語錄”,說些思政內容就是課程思政,沒有將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思政內容有機融合、深度表達,學生聽起來云里霧里,不知所云。當前,推進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必須在思想上要撥亂反正,樹立科學的課程思政觀,探索有效的課程思政的實踐路徑。綜合現有的課程思政的理論探索,個人認為課程思政就是國家發展和青年學生個人發展需要的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與相應的專業教學有機融合、深度契合的課程教學方式,課程思政根基在思政課程的內容,但高于或寬于思政課程;同時,課程思政要體現專業教學的思想、融合專業教學的精神,而且深化了專業教學的技術性特質,賦予專業教學更深的內涵價值和實踐使命。因此,要積極推進課程思政,讓課程思政達到它真正實施的目的和要求,我認為要充分解決好“為什么、教什么、怎樣教”的問題,我以高職語文教學課程思政的構建和創新為例來闡述這個命題。

一、課程思政是高職語文教學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

當前,我國國家層面頒布的職業教育語文教學指導文件只有《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高職學校一般參考此標準結合高職教育特點實行。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文教育的性質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睋?019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提高思想文化修養?!币陨?,我們不難歸納出高職語文教學課程思政的價值和作用。

(一)高職語文教學踐行課程思政是弘揚傳統“師道”的歷史使命和本質要求。語文教育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根本載體和重要介質,語文教育因此必須要清楚自己的歷史定位和職業屬性??鬃釉凇墩撜Z》中就點明教師的責任:“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本褪侵v明了教師要做到的是“求真、求善、求知”,將道德、文化、知識做為衡量教學成效的標準。而韓愈的《師說》更是確定了傳統文化中教師的責任,“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明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個教書“匠”,而應是個教育“專家”,不僅僅能運用科學的辦法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人生的道理,獲得全面的成長成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苯處煹恼嬲熑尾粌H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和社會擔當,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一貫要求。因此,重視道德教育是教育傳統,也是教育的本質,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比單純的教予知識更重要。

(二)高職語文教學踐行課程思政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時代擔當和政治責任?!抖Y記·學記》有一句話:“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就是說明教育是為政治服務的,也是國家安邦治理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笨梢?,做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高職院校必然要培養社會主義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而這個合格首先體現在政治合格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追求,對社會主義的認同和追隨,這是高職院校首當其沖要解決的一個教育問題。因此當前,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關系我們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后繼有人,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如期實現,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檢驗教育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一切的教育都有責任和義務為這個標準努力,這是教育根本任務。

.(三)高職語文教學踐行課程思政是升華專業精神的現實支撐和著力工具。高職語文教學與一般語文教學在本質一致的基礎上,在過程目標上有著區別。高職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要著力服務于學生專業發展的需要,要強化學生的專業思想和精神,促進學生的專業操守和職業素養?!抖Y記·學記》中曾說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备嬲]為人師者,不能僅僅傳授技術,更重要的是教會專業具備的職業素養,要做到“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圍繞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發展需求和專業拓展能力的需要,高職語文教學要緊密的配合專業教學的要求,根據專業人才的現實要求和時代任務,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操守,這是當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

二、課程思政在高職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就是要突出文化傳統、政治思想、核心價值觀。

課程思政的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在高職語文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到處開花,這不符合課程思政的原則要求。我看思政課程的內容選擇要把握二點:一要立足語文教學內容,以現有的語文課文篇幅為綱,以點帶面的挈入思政內容;二要立足高職學生特點,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精神的培養為主體,深入透徹的講明時代對青年學生的需要。三要立足時代的特質,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淵源講深、講透、講新??傮w而言,下面的內容要有所涉及:

(一)傳統文化的要素和民族的主要精神。高職語文課必須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髓和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既要豐富學生立體知識面,更要通過課文思想的剖析和互動解疑的方式帶動學生一起分析、判斷、思考、選擇,引導學生學習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旨趣,理解中華優秀的傳統美德和核心精神,增強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自信,強化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追隨感和踐行感。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四個自信”政治思想。要引導學生科學客觀的看待社會發展的必要規律,要教育學生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歷史和現實的必然要求,要指引學生把握民族復興的必需條件和現實依托,自覺的把個人的進步和國家發展聯系起來,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要教育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一到社會意識形態重要性認識上,統一到個人思想修養和品行修為的自覺上,做到真學、真信、真做。

(四)職業發展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和道德操守。要培養學生以核心素養和職業操守為基本內容的終身職業精神和能力,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觀、職業忠誠度、職業責任心。引導學生認同職業的社會價值和精神意義,促進學生“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職業文化理念和文化品質,要著力強化學生“大國工匠”的文化思維和職業發展理想,切實將中國特色的“工匠精神”融匯進學生的理想價值追求中去。

三、課程思政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方法和創新做法。

課程思政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必須要注意其設計的定位和內容的把握,不能喧賓奪主,影響語文教學的整體實施,但也不能敷衍了事,草草完成,需要考慮四個問題,一是在語文教學出現的環節;二是要結合語文課文的主旨和思想內容;三是要以小見大,從語文課文思想剖析中反映深刻主題;四是要借助語文教學的現代手段。

(一)思政教學環節要與與語文課程的主題表達高度融合。

主題表達是語文課的靈魂和根本,文學手段是主題表達的渠道和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常用的課文分析是通過對課文的文意梳通來達到思想認識的目的,通常來說思政內容會安排在教學靠后的環節,在主題講解中融合思政的內容。如高職《大學語文》(蔣雪艷版)《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分析,我會以問題導疑:“青年在選擇職業時要考慮嗎?考慮什么?如何考慮?”,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在問題的指引下,通過視頻、圖片、故事會等方式來了解古往今來名人的不同考慮,再進入課文學習馬克思對這問題的解答,并以對比的方式來引出職業選擇的不同意愿會產生什么結果,最后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青年在中國夢的指引下應有的職業擔當和時代責任。當然,語文課主題表達的內容不同,思政教學設計的環節安排也可以不同,思政內容和主題表達同步是能夠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思政的主題訴求和語文教學的思想張力是高度融合的,從語文教學的美學價值和思想表現來說,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能體現出不同的思政內容,對于教學者來說,要從語文教學的本質要求出發來安排思政的內容,要做到的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二)思政教學的現實價值和語文課的時代表達高度融合。

高職語文課的課文選擇一般來說都是名人名篇,具有時空的隔閡和思想的落差,必須要引導學生強化以今觀古、以新知舊的能力,并將它轉化為現實的思想覺悟和行動實踐。如《孔子論孝》的講解,“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基本的人倫標準,但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階級、國家制度等對“孝”的理解具有不同的要求,孔子的“孝”是站在維護封建統治的角度從人倫的方面來闡述孝的意義和做法,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對孝的意義更注重家國情懷,注重社會治理的家庭關系,因此要將歷史成因和時代需要有機統一,讓學生明白孝的當今意義,從而做到現代孝道的知行合一。時代表達對于教學者來說,要注意掌握時代的語言,要尋求青年學生公同話語,將晦澀的語言講得生動、有趣、深刻,動之以情、啟之以思。

(三)課程思政開展手段和語文課的教學技術高度融合。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在功利主義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思政課程和語文課程在高職生中都不討好,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強烈,因此在保證教學主體目標達成的情況下,靈活的運用教學技術手段是調動學生的一種教育方法。如《黃河頌》一課,通過視頻播放《黃河大合唱》歌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領學生通過教學圖片領略黃河的宏大氣勢;欣賞由名家朗誦的經典名作,讓學生走進課文描述的波瀾壯闊的場景;在系列教學技術支撐下,學生直觀感受影視作品畫面帶來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同是對黃河的偉大而堅強精神由了感觀認識,在此基礎上,將黃河精神上升到國家精神,通過國家近年類來的重大發展的記錄短片的展示和渲染,引導學生更加感受國家的強大和民族的偉大,從而達到文化和思政教育的效果。有效、合理利用教學技術手段(如微課、短視頻、朗誦軟件、動畫圖片、在線影庫等技術手法),將思政教學手段和語文課信息化教學技術融匯,能夠讓學生獲得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發其主動而熱情的參與到主體性教學中來。語文教學技術的運用要注意學生的理解度和參與性,把握學生對技術的運用性,強化技術手段和人文精神的有機融匯。

(四)課程思政實踐體會和語文課現場教學高度融合。

陸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彼颊n程和語文課程其實有個共性,就是要引導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樹立理性的思維,在真實的生活實踐中獲取深刻的精神體會。因此,有的課文教育必須要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如《革命烈士詩抄》一課,帶學生進行一次烈士墓園的祭掉活動,通過觀烈士事跡、祭烈士活動、讀烈士詩句、品烈士精神等活動,在現場肅穆、莊重的氣氛中,培養學生對烈士犧牲精神的認識,對現代生活來之不易的認識,促進學生在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中勇于擔當的精神?,F場教學要促進學生教學的參與性和主體性,將教學的情感體驗和精神感悟融入到學生的現實活動中,培養學生在做、行、感中的價值體驗和精神升華。

課程思政一直是高職語文課的主要目的和實施方式,但隨著新時代思政教育環境的大改變、語文教育技術的大變革、思政課程教育內容的大深入,必須要有新的構建和創新才能激活語文教育教學活力,讓語文課程成為職業教育課程不可或缺的必要課程。

參考文獻

[1]段鳴驊.大學語文課程結合思政教育之教學策略探究 [J].語文建設,2015,9:21 ~

[2]聶迎娉,傅安洲.課程思政:大學通識教育改革新視角 [J].大學教育科學,2018(5):38-43.

猜你喜歡
高職語文課程思政構建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高職語文教學中“大國工匠精神”滲透研究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