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文化的滲入與融合

2021-09-26 01:16李棘董錚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7期
關鍵詞:教學融合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李棘 董錚

摘 ?要:紅色文化作為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的革命、建設、改革等時期所創造的全新社會主義文化,有著非常重要且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學資源。近些年,國家和政府非常強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各種學校也逐漸嘗試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但是在實踐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缺乏對紅色文化的關注、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學方式單一、紅色資源開發不夠等情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融入紅色文化,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并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教學融合;教學方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41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8-0013-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對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綜合素養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是高校需要探討的核心問題,其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地將紅色文化融入教學出發,并提出相應的具體實踐路徑,希望能夠對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鑒。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與功能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人們在生產生活與建設中積累的一種精神以及物質上的傳承,也是人類歷史發展給人們帶來的寶貴財富。紅色文化屬于中國社會特有的資源,表現的形式可以是精神層面,也可以是物質層面。紅色文化以物質為載體,將精神作為思想內核,是中國革命的寶貴遺產,同時代表著中國社會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態度。先進性是紅色文化在發展中始終體現出來的一種時代特征,當前紅色資源主體反映在精神領域上主要體現為人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所創造的寶貴思想財富。狹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彰顯出的黨性精神及與之對應的遺址。廣義上的紅色文化是能夠彰顯出革命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經歷的革命活動場地以及景觀[1]。從具體的紅色文化上來看,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但思想內核強調紅色文化主要是中國社會的革命道路與革命精神,也就意味著紅色文化包含各種類型的中國革命道路以及革命文化內容。

綜合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紅色文化思想內涵主要是指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并幫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的思想資源,必須明確其中的有用性、時效性和針對性,只有能滿足這些需求的紅色文化才能夠有機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

(二)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功能

1.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紅色文化是革命發展的源泉,能夠充分體現出這一文化屬性的政治性以及價值取向,革命時期的紅色文化蘊含著人們奪取勝利與戰勝困難的核心力量,其中的思想財富被群眾認可之后,便會產生強大的社會影響力。這些紅色文化的背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寶貴財富,人們可以利用這些思想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透過時代的發展看到背后的規律,明辨是非,堅定立場,開辟未來。

2. 革命文化歷史的傳承功能

紅色文化作為黨和國家在發展中的寶貴財富,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其中的革命精神以及革命文化在發揚與傳承的基礎上探索與創新,在不同時期開辟出與時代相對應的發展道路,在每一階段的發展與斗爭中都會體現出全新的時代價值。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紅色文化的思想內涵更加豐富,紅色資源不斷累積,這也成為紅色文化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源源不斷的動力。不同的革命文化精神形成后,會形成強大的精神驅動力量,對社會的建設與發展產生強大而有效的影響。由于新時代與革命時期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各自的精神傳承上有著各自的內涵體現,但是具體的表述卻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分析。對紅色文化進行審視可以發現,紅色文化的思想內涵始終體現“實事求是”這一重要思想,并且在社會主義的發展態勢中展現出本質上的統一。

3. 思想引導和情操陶冶功能

在紅色資源的現代傳承中,不同歷史文化所產生的物質資源,包括各種遺址、文藝作品、檔案記錄等,可以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呈現全新的藝術手法,向現代社會展現過去革命環境之艱苦,使人們在接受紅色文化傳播與影響過程中感受紅色革命文化給自身帶來的思想與精神的洗禮,在聲像俱全、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中感受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這種文化上的傳播從精神與物質層面對學生的素質以及品行產生影響,從而在新時代使紅色文化迸發出巨大能量,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激勵其為國家的發展與建設貢獻出自身的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紅色文化融入與滲透的思路

(一)選擇合適的紅色文化課程資源融入

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并非一蹴而就,教師需要不斷對教學過程進行探索分析,教學中需要認識到紅色文化資源之間的差異,選擇適合的紅色文化融入教學。對于一些和教學相關度不大的紅色文化可以直接舍棄,在一些相關的文化教育引導中,教師需要對文化做出細致的加工,將一些傳統紅色文化中的資料和元素等有機地融入教學中,使整個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體現出紅色精神的影響和傳承,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教學資源如果不能融入產生情感共鳴,或紅色文化的引入過于生硬,會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反感,并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反面的效果。從避免問題的角度出發,教師要從系統發展的層面上應對這一問題,對紅色文化做出深度挖掘與思考,找到其中存在的聯系,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賦予紅色文化生命力,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教學關系,拉近教學中的距離感

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引導出發,謀求更完善的師生教學關系。一是平等與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師生之間的交流越充分,在思想上的引導就會更有效果,在紅色文化的傳播中可自然輕松的滲透,這一點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有著較為直觀的表現和影響[3]。二是教師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師要提升自身對紅色文化的認識與感悟,理解紅色文化的思想內涵,內化于心并將其融入教學實踐中,從自身出發,對學生產生較強的示范作用。

(三)強化師資力量建設,提升教師教學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角色定位,以學生為主體,而更多地承擔起引導者角色,只有提升教師在教學中的綜合素養,才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成為教學中的主體??梢詮娜缦聨c對教師教學能力進行提升:一是紅色文化培訓。首先是要強化教師對于紅色文化的認識,只有認識到紅色文化的重要性,教師才能夠有效地調動紅色文化資源應用在教學中,并豐富自身教學內涵,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是教師教學方法培訓,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視頻、圖片等資料,轉變傳統教學中單方向的灌輸教學,使學生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并為學生提供電影以及PPT等各種教學資源,轉變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認識。二是教師在教學中以身作則,提升職業素養。教師在教學中并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教師的言行舉止、職業觀、價值觀、思想等等都會對學生造成直觀的影響,如果教師難以控制課堂,也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身作則,在此基礎上提升教學水平。

三、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與滲入的具體策略

(一)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

通過紅色課程教育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可以從多層面出發,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開展多層次的教學。教師可通過對不同地區紅色文化調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紅色文化中的實踐觀摩,使學生在心靈上感受到全新的體驗和震撼,這樣學生對書本教學也會更加深刻。另外在圖書館中利用全新的方式展現紅色文化,包括利用一些有關紅色文化的知識書籍、主題書的陳列設計等,使學生對課堂教學中的抽象認知產生不同層次和不同方位的了解,并結合相關知識對課堂做出解讀與整合,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水平產生直觀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4]。當然紅色文化還可利用影視傳播,如在長征相關主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長征》這部電視劇使學生感受先輩在革命中不怕艱難的狀態,對當下生活產生更深刻的認識,更加珍視當下的社會生活。

(二)探索教學體驗方式,強調學生在價值觀、態度以及情感上的體驗

當前關于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已經出現了不同層面上的創新,并獲得了相應的教學成果,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引導學生對傳統的紅色文化有更多方位的了解。從讓學生的思想情感有機融入紅色資源出發,教師可以利用情境體驗式教學方法進行教育[5],在體驗的過程中利用圖片、文化、視頻等不同的形式展現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歷史有著緊密聯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往往也需要歷史的引入才能更加充分地調動學生情緒。

在相關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引入一些對學生有思想震撼和引導的素材[6],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中并沒有關于戰爭的具體情境,但是這種歷史的傳播與沉積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情感,教師應從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出發,對這些在學習中可引起學生共鳴的地方,利用視頻等方式強化學生對內容以及內涵上的理解,利用想象以及聯想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看法;或者從歷史的角度出發,使學生從景觀中反觀自身,并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學生情感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學生在思想上的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在創新中理解強化,引導學生更加全方位地認識教學中的紅色文化重要性[7]。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活躍教學氣氛

當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師生缺乏有效互動,教學過程也較為枯燥,學生喪失對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學習的興趣,這些傳統的教學方法深刻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只有提升教師教學的質量,引導學生提升對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課程的興趣,才能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更好地促進課程教學資源的有效發展[8]。在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多種方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案,并引入具體案例分析教學,改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度以及學習興趣。教師可使用案例來提升教學效率,這種教學方法有著靈活性、針對性以及新穎性等特點,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與吸引,將傳統的教學過程轉化成故事形式的教學,將一些抽象復雜的教學問題簡單化和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9]。在具體的教學方案上,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灌輸式的“一言堂”教學,通過教學中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中進行多方面思考,提升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以及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10]。在相關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從不同的課程目標角度出發,交替使用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最終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兼顧差異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課程教學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中嵌入紅色文化,需要在網絡、實踐、理論等教學中逐漸滲入,并將各種教學方式融合在一起,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狀態以及心理特征,掌握好當代學生認識知識和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11],利用情境、體驗、參與、研討、講授等不同形式的教學創新實踐,強化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效果[12]。這一目標的實現依賴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和運用,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趣和新穎,就會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若仍然沿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則會事倍功半。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并進行傳播,需要從不同層面出發,對這一問題作出探索研究,在實踐中找到適合不同學生的差異化學習方法,最終實現紅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 韓震.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統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編寫背景及主要特點[J]. 基礎教育課程,2019(19):48-52.

[2] 周勇. 淺析問題意識導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與實踐[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26):84.

[3] 姬海濤. 批判性思維視域下的政治課教學法優化[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9):4-7.

[4] 楊志敏. 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的教學設計[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9):28-31.

[5] 陳愛金. 議題式教學彰顯主流意識形態[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9):18-20.

[6] 萬如生. 發揮學生在情境素材創設中的主體作用[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9):21-24.

[7] 李勤. 做學生堅定信仰的領路人[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9):82-84.

[8] 董亞. 在思想政治課程中涵養學生政治認同素養[J]. 基礎教育課程,2019(18):57-61.

[9] 余華,涂雪蓮. 關于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效銜接的思考[J]. 思想理論教育,2019(09):62-67.

[10] 鄭琳川. 教師要加強思想政治課中學生情感教育[J]. 中國教育學刊,2019(09):102.

[11] 饒苗苗,胡華. 以融合思維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水平[J]. 中國教育學刊,2019(09):103.

[12] 孫淑秋. 思想政治課應有效嵌入紅色文化因素[J]. 中國教育學刊,2019(09):101.

(薦稿人:牛玉萍,沈陽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

基金項目:遼寧省科學研究經費課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課題編號:WSNJC202029);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課題“發揮紅色文化在國防教育中作用的研究”(課題編號:2020lslktyb_078);遼寧省科學研究經費課題“關于多方面、深層次推進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研究”(課題編號:WSNJC201912) 。

作者簡介:李棘(1979—),女,碩士,沈陽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董錚(1978—) ,女,學士,沈陽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教學融合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淺談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探索
法制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淺論高職教育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